正文 真實情緒的力量(2 / 2)

第三,比較對方的說明和你自己的推測。

第四,再表達一次自己的情緒。

原生情緒一般是有事情相伴的,表現不誇張,在表達後它走得很快。這是一種幹淨的情緒,順隨它,穿越它。

對待派生情緒要覺察。當你發現自己總是為一些小事而生氣,而且很長時間都陷在情緒的沼澤裏時,你就要警惕了。

派生情緒是種反應性情緒,它經常是有問題的,因遭受挫折而引起的防禦和攻擊,從而使原生情緒被掩蓋或指向相反方向,因而失效。

對待派生情緒最好的辦法是覺察,覺察情緒背後的真實需求。

比如很多夫妻之所以關係緊張,就是因為彼此之間沒在原生情緒上做溝通,而是在派生情緒上做了以牙還牙的反應。

讓我們看下麵的這個案例:

妻子告訴老公,鄰家男人換了新工作,又買了一輛新車。正在看報紙的丈夫“嗯”了一聲,抬眼看了看妻子,沒說話。妻子接著說:你覺得我們是不是也該買輛新車了?丈夫又“嗯”了一聲,但沒再抬眼,而是繼續看報紙。

這時,妻子心想:如果有了新車,能讓鄰居們看到我家的經濟實力,可他雖然努力工作,卻並不愛我了,對我的話毫無反應——如果愛我,他不會這樣表現的。

與此同時,背身看報紙的丈夫心裏也在說:她一點也不理解我,隻會提出更多的物質要求。這麼想著,丈夫背過身去。

這下可惹怒了妻子,她大聲地指責丈夫:你根本就不愛我!

丈夫備感傷害,摔門離去。妻子傷心地哭喊著跟出門去。

於是,形成了妻子在後麵追,丈夫在前麵跑的鏡頭,直到妻子追累了不想再追提出離婚,丈夫才猛然覺得事關重大,需要尋求幫助。

當事雙方都被對方表象的情緒激惹了,控製了,不知此情緒下麵掩藏的真實需求。

妻子心裏擔憂的是“你還關心我嗎”,那個被指責的男人內心想要的是“你能不能尊重我一點?理解我努力工作就是對你的愛”。可他沒想到,他的背身與摔門離去,都是在拉大與妻子的距離,加劇她的擔憂,使得她做出一係列更強烈的反應。

逃跑丈夫的不予理睬,讓妻子感到被拒絕的挫折。對此,她有了一個反應性的情緒即憤怒,所以指責。事實上,憤怒下麵掩蓋的原生情緒是悲傷,悲傷下麵是恐懼——她害怕與丈夫的關係變得如此的“不可聯結”,親密不再。

就這對夫妻來說,對他們的治療就是要讓丈夫知道妻子的恐懼,讓妻子知道丈夫對她的依戀,不然,他不會在她提出離婚後來尋求治療師的幫助。他對妻子的依戀,能讓妻子感到自己被需要的價值,這會平複她對失去親密感的恐懼。

當然,很多派生情緒也來自於童年的創傷,我們隻有洞察到派生情緒下的需求,學會表達真實的感受,才能重新尋回內心的力量。

正視情緒

解讀情緒時,還有個關鍵問題:情緒讓我們發現究竟人生要麵對什麼挑戰。

換言之:正視情緒,幫助我們發現真正要麵對的東西。

比如當人生目標和方向迷茫的時候,會產生焦慮,我們可以因此看看過去,進入過去情緒的糾纏,和情緒做朋友。既要看過去(創傷),也要看未來(人生使命)。

我們可以從改變情緒狀態的目標引發對未來的思考:如果輕鬆快樂了,希望帶給家庭事業什麼?輕鬆快樂對我意味著什麼?我的人生理想是什麼?十年後我想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麵對未來,我的挑戰是什麼……

最後還需要提及的是另外兩種情緒。

係統情緒是我們表現了家族係統中其他成員的感覺,當事人無意識認同的身體、情緒反應。它可以增強我們的同理心和其他生命的連接感,但我們必須有能力認清並區分哪些感覺是別人的,才有可能選擇自己的感覺。

超然情緒是不帶情緒的感覺和感受,是純粹的能量。比如勇氣、謙恭(接受世界本來麵貌的意誌)、寧靜、睿智等,這是我們的方向,也是我們生命的本來麵目。

因此,對待四種情緒的方式各有不同:原生情緒要表達,派生情緒要覺察,係統情緒要歸位,超然情緒要發展。學會管理情緒,才能做情緒智慧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