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王路平教授看來,出現這一現象最核心的因素是“浮躁”的時代氣息。“人們靜不下心來。為什麼靜不下心來呢?這個時代讓人不得不浮躁。時代氣息浮躁功利,加上成功的標準單一,人就難以沉下心去讀書、思考,沉澱出定見來,反而就容易變得攀比、跟風、盲從,生怕被這個時代拋棄。為此,在人們不得不貪多求快地占有、傳播信息資源,碎片化閱讀當然是首選。”王路平說,有時候我們得減慢腳步、跳出這個時代看一看,才能看得清楚,小心別被時代裹挾住了還不自知。
這種手機碎片化閱讀,其特點和其出現的原因在於“便利”兩個字,現代生活節奏快,便利的閱讀方式有利於知識的普及,有利於知識麵的拓寬。這個社會進步得太快了,隻靠看書來補充知識,已經跟不上知識更新的速度了。“但是,任何事物都有其兩麵性。”在王路平教授看來,碎片化閱讀的“利”和“弊”是共生關係:在信息時代,信息豐富多元,碎片化閱讀促進了大家交流,人與人之間的交集多了;但人們多憑借表層化的話題交流的,不利於形成深層次的思想共識;碎片化閱讀帶來海量信息的背後,是知識來源的隨意和不可考……
人際敵不過人機
“現在想想挺後悔的,父母一直盼著我們去吃頓飯,沒想到會弄成這樣。”王明講述了他前段時間發生的一件事,這件事讓他後悔不已。
“除夕晚上,我們一大家子吃晚飯。說實話,平時大家都忙,這種機會不算多,兩位老人就盼著孩子們一起吃頓飯。”王先生說,晚上六點半,家人們都趕到老人家中,“年輕人湊一塊就喜歡研究手機,分享什麼遊戲好玩,而我也在一旁刷微博。”吃晚飯時,全家人都圍在了桌前。看到家庭團圓,老人自然很高興,一時興起喝了點酒。
“吃飯時,父母倒是挺想和我們說話,不時問我的工作情況。當時,我們都把手機放在飯桌上,大家都時不時地看看手機。後來弟妹們吃飽了,就轉身拿起手機繼續玩遊戲,而我則時不時地回複朋友的微博。”
老人屢次想和我們交流,但是我們卻並不在意,隻顧著低頭玩手機,老人開始不高興了。“看我們都不和他說話,老人說了一句‘你們就和手機過吧’,說完之後摔了眼前的一個盤子,生氣地回了房間。”原本其樂融融的家庭聚會場麵,立刻變得尷尬無比。“我父親屬於比較暴躁的性格,見我們隻玩手機不和他說話,問了一些問題我們又沒搭理他,一時上火摔了盤子。後來我們也趕緊收起手機,輪流進屋勸說,這才平息了他的怒氣。”
“本來是很開心的家宴,沒想到會成了這樣。”事後他也很懊惱,“父母就盼著我們一家團圓吃頓飯,我也理解他那晚為什麼會如此生氣。”他切身體會到了網上流傳很廣的那句話,“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莫過於我們坐在一起,你卻在玩手機。”
小伍今年28歲,丈夫阿俊大她四歲。兩人結婚已有五年多,小孩也四歲了。但這五年多來,阿俊可沒少對小伍抱怨:她自懷孕辭職保胎,到生下小孩後,就一直以照顧小孩為由而沒去找工作。誰知她壓根就沒有真正地全身心去照顧小孩,而是把大部分時間花在了電腦和手機上。
為了解悶,小伍買了個蘋果手機。這下好了,刷微博、搖微信成了她生活的全部。平時終日擺弄手機,跟丈夫說話也懶得搭理,總是隻回一句“嗯,哦”。次數一多,阿俊實在忍不了了,爭吵增多,冷戰加劇。今年剛過完年,阿俊就到了法院起訴要求跟她離婚。這日子真是沒法過了!上了法庭,小伍說自己不愛說話,卻發現自己在虛擬世界中能說會道。“網絡中,微信也好,微博也好,發言其實就是打字,我覺得自己更能駕馭文字表達。”
戲劇性的一幕發生在法庭上。“她微博上粉絲有好幾百個,但現實生活中朋友卻寥寥無幾。”阿俊說著說著,突然大喊一聲:“法官你看她現在還在玩手機!”
法官一看,果然,小伍坐在一邊低頭看手機,優哉地刷著屏幕。這讓法官也忍不住當場批評了小伍:“開庭時不準使用手機,這是法庭紀律。”
見小伍紅著臉認了錯,法官也趁機做起了工作:“手機再好玩,也不能當飯吃,日子不是這麼過的,你收獲了虛擬世界裏的友情和虛榮,眼看就要把現實生活中的婚姻和幸福犧牲掉了。”調解時,小伍承認了自己的錯誤,並表示不管是為了自己還是為了孩子,都不願離婚。阿俊的心也軟了,最終兩人調解和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