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畸形權欲的農機局長(2 / 2)

尚林是一個老實的農民,通過自己努力,辦了一個果園,以前與有關部門打交道時見過不少互相推諉的人,讓他吃盡了苦頭。如今當他聽說黎正賜幫他們辦補貼時,深深感慨:“現在像黎副局長這樣為百姓著想的官員不多見了”,可是,誰又知道黎正賜真為農民著想呢還是有其他意圖?

瘋狂造假加速畸形心態

一台小型農機具的補貼最多也不過1000多元,這已經無法滿足黎正賜的胃口了。他把目標瞄準了補貼額度更大的大型農機具上。紅葉合作社購買的水果分級機市場價格有的21萬~22萬元,有的則27萬~28萬元不等,補貼額度達到四萬~五萬元每台。他好心為尚林等人辦理補貼的目的隻是他開始實施套取大額補貼款的一個嚐試。

2009年7月,廣西鴻大農機供應有限公司進入富川縣農機市場。經理張曄很快聯係上了黎正賜。黎正賜對該公司開始辦理的幾筆補貼審批申報手續都非常及時,服務也十分周到。經理張曄也十分感激黎副局長,她曾暗想:“隻要有黎副局長這樣好說話的領導幫忙,在富川擴大市場指日可待。”可她不知道,“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

2009年12月,張經理接到了五份購機補貼申請表,其中有兩份機主姓名(周蓮和李某)從公司銷售登記表裏查尋不到。張曄於是向黎正賜詢問,黎解釋道:“噢,是這樣,這兩個人是去年購機的,買的也是你們經銷的產品,你幫忙辦理一下。”黎副局長嘴巴一動,就為難了張經理了。按照規定,辦理補貼不但要有真實銷售情況,還要有購機發票,周蓮是有發票的,可是李某連發票也沒有,這叫她怎麼辦呀?丈夫王某也感到為難:“怎麼辦?無論如何也要幫他辦,不然你以後就別想在富川縣賺錢了。”張曄知道,丈夫說的一點沒錯。最後,張曄想方設法完善了票據,幫黎正賜順利地辦理了這兩個補貼。

張曄領教了黎正賜的厲害了。然而,讓她更為看不懂黎正賜的是後麵的行為。2010年2月的一天,也就是張曄幫黎正賜辦理兩個人貼補共計9.5萬元到賬的第二天。上午11點左右,黎正賜到了南寧市機械賓館,他打電話給張曄:“張經理,你把7.5萬元拿到我住的賓館,剩下2萬元轉到周蓮的賬戶。”張曄匆匆趕到賓館把錢交給黎正賜。按照交易習慣,金錢往來要有個收條。她正猶猶豫豫想等黎正賜給她寫條子而沒有離開之意時,黎正賜看出她的心思,說:“不用寫收據,這是給農機局作產品推廣費的。”9.5萬元的補貼他就吞了7.5萬,在生意場上打拚多年也見過不少官場上事情的張曄對黎正賜的行為還是非常震驚。

黎正賜從南寧回來後,電話通知周蓮說補貼款到了,叫其取出來。晚上,黎正賜來到他們果場。黎正賜說:“我幫你們辦理補貼跑了幾趟南寧,本來是辦不下來的,我還走了有關領導才批下來。”幾個老實巴交的農民聽出了黎正賜的弦外之音,於是,黎正賜又堂而皇之從這兩萬元裏拿走了8000元。

一個虛報的和一個補報的補貼共9.5萬元,黎正賜就拿走了8.3萬元。這樣把事情辦到極致的也許隻有黎正賜這樣的官員才能做得到,而且是那麼“光明正大”,並且還讓當事人懷著感激的心情。

陷入癲狂再發不可收拾

從小試牛刀,到十萬八萬,黎正賜的內心升騰的貪欲再也無法停下來。

2010年初,黎正賜打起了水果類農機補貼的主意。在黎正賜的指點下,縣裏的水果大戶陳大富叫手下找來14個農民身份的員工的身份證,整理材料後報給了黎正賜。隨後,黎正賜又通知富川縣花果山果業公司的經理駱山,大勝果業公司經理劉大盛,讓他們申報補貼。幾個公司申報加起來的額度超過160多萬元。

2010年4月至10月期間,三個果業公司申報的補貼陸續到位,黎正賜渾水摸魚,將10萬元補貼款塞進了自己的腰包。黎正賜甚至安排了女兒黎靜進入廣西鴻大農機供應有限公司富川縣農機銷售店管理財務。由女兒掌管著公司的財務情況他就可以放心地開展“工作”了。

一種官商勾結侵吞農機補貼款的合作模式在富川縣悄悄地產生了。這種合作的產生,對農機購置補貼公平嗎?國家強農惠農政策在這種地方還能順利開展嗎?

2012年11月29日,法院以黎正賜犯貪汙罪判處有期徒刑10年,並處沒收個人財產人民幣5萬元;犯濫用職權罪,判處有期徒刑三年;犯受賄罪,判處有期徒刑三年。決定執行有期徒刑1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