畸形權欲的農機局長
關注
作者:柳毅平 董慧軼 廖三 義國才
縣農業機械事業局(下簡稱:農機局),是一個行政權力有限的單位,一個平常很不引人注意的單位。多少年來,在這個單位工作的領導,默默無聞地做著與農民打交道的工作。沒有錢,沒有權,有時甚至辦公經費都無法保障。長期的“貧困”讓有的領導感到失落,一旦有機會,有的人就無所顧忌的釋放權力壓抑感,導致權力心態發生畸形變化。農機購置補貼政策於2008年在廣西賀州市富川縣執行,農業機械化管理局的黎正賜副局長,就因為瘋狂貪汙農機購置補貼款,最終走上自我滅亡的不歸路。
機會降臨攪動內心貪欲
2006年,黎正賜被調到縣農機局任副局長。這個調動,表麵看起來是高升了,可是實際上卻看不到什麼好:辦公條件簡陋,也沒有“油水”。黎副局長看到眼前的一切,感覺不到高升的快樂,也沒有什麼工作激情。這種狀態一直到了2008年農機補貼政策在富川縣實行,才讓這位長期得不到“實惠”的副局長看到了一絲機會。
2008年,農機購置補貼工作在富川縣正式啟動,黎正賜是負責人。為了迅速打開補貼工作局麵,黎正賜從下麵二層機構抽調一個人及本局辦公一人,臨時組成了一個工作小組,然後進行學習宣傳,基本掌握了整個發放流程。經過一季度工作,富川縣農機補貼款發放進展非常順利。
然而,黎正賜眼看著補貼款嘩啦啦的從自己手上流過,自己勞心傷神為農戶辦事,卻什麼也沒有得到,不由有些不平衡。表麵上,黎正賜以“工作分內的事”不接受別人給他的好處,實際上他正在苦心思索著怎麼能從補貼款中得到好處。
2008年3月的一天,黎正賜與桂林市牧濤農機有限公司經理劉雲聯係上了。黎正賜與劉雲建立了合作關係:劉雲公司的微耕機在富川縣銷售,由黎正賜負責推廣。有農機局副局長幫助推廣,對於劉雲來說簡直是天大的好事。幾天後,劉雲飛快趕往富川縣,親自拜訪黎副局長。席間,黎正賜提出,在富川縣出售的微耕機補貼數額不小,每台達到1000元。深諳經商之道的劉雲以為黎正賜想要回扣,馬上表態說:“補貼都是給農民的,我會從每台機具的利潤中提出一定費用給你,作為辛苦費。”看到眼前點頭哈腰隻知道蠅頭小利的商人嘴臉,黎正賜非常惱火:“劉老板,一定費用是多少?現在補貼1台就達到1000元,你以為你的機器在富川家家戶戶都要呀!”劉雲不敢再冒失答話,小心翼翼地征求黎的真實意思:“是不是在申報補貼的時候加多點銷售數量?”劉雲腦子拐彎還算快,黎正賜怒氣消了下來,說:“我現在掌控著補貼申請這塊工作,基本上隻要我簽字就能拿到補貼,到時你配合一下,我們多申報台數,錢不就出來了嗎?”劉雲明白如何配合黎副局長,但是這裏也存在風險,他若有所思狀支支吾吾。黎正賜一下看透劉雲的心思,於是說:“既然我們共同做,得到利益各一半。”聽到黎正賜這樣承諾,劉雲一拍大腿道:“既然局長關照,就按局長意思辦,沒什麼可說的,說具體到各一半就見外了。”其實,在後來的分贓中,狡猾的劉雲一個子也不讓。
2008年5月到11月,桂林市牧濤農機有限公司在富川縣推銷微耕機44多台。在申請補貼過程中,黎正賜親自出馬,找來20個農民的身份證複印件,假冒農民填寫申請報告和協議,通過牧濤農機有限公司向自治區財政支付部門申報補貼款項2萬元。補貼款到賬後,劉雲按照事先約定,通過銀行打了1萬元到黎的賬戶。初次合作相當愉快,黎正賜感到非常滿意。這時,黎又向劉提出要一定比例的回扣作為回報。劉雲深知如果沒有黎正賜幫忙,他的農機具也無法在富川銷售,隻好答應。2009年到2011年1月,劉雲分幾次共打進黎正賜提供的銀行賬戶3萬餘元。
欲望之門一旦打開,黎正賜便像獵犬盯住獵物一樣盯著補貼款,千方百計尋找機會撈一把。2009年6月,黎正賜了解到富川縣紅葉合作社的股東尚林、周蓮(尚林之妻)、李民俊於2008年向湖北宜昌市某機電設備製造有限公司購買了一台水果清洗打蠟分級機。因三個股東不知道這種農機可以享受補貼,黎正賜找到了尚林,說:“你們的水果清洗打蠟分級機可以享受補貼。”尚林半信半疑:“都買了一年了還能辦補貼啊?”黎正賜說:“可以補辦,你隻要把購機發票拿給我,有關手續我幫你們辦理。”既然都出錢買了機器,又有人幫辦補貼,不拿白不拿。於是,尚林按照黎正賜的吩咐叫另外一個股東周蓮提供身份證給黎正賜,並按照黎正賜的指點,在申請表格和協議上簽上了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