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把遏製官僚主義當做反腐倡廉的著力點(2 / 3)

官僚主義產生的嚴重危害

反對和克服官僚主義是我們黨麵臨的一項重大任務和嚴肅鬥爭。這個任務和鬥爭的重要性十分清楚,因為官僚主義危害巨大。

首先,官僚主義嚴重脫離群眾,直接侵蝕黨的執政基礎和動搖黨的執政地位。“水能載舟,亦能覆舟”。我們黨作為執政的馬克思主義政黨,其最大的政治優勢是密切聯係群眾,最大危險即是脫離群眾。人心向背,對於一個執政黨來說至關重要。在革命戰爭時期,我們黨要安身立命,就必須自覺、主動地去密切與群眾的關係。黨執政後,對權力資源的全麵掌控支配,以及實際上形成的黨和群眾之間管理與被管理的關係,往往容易淩駕於群眾之上,忽視群眾工作,密切聯係群眾的緊迫性更是不那麼強烈了。漠視群眾意願和要求,官僚主義和特權思想就會滋生蔓延,就會動搖黨的執政基礎。蘇聯的解體和蘇共的垮台,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蘇共已經形成了一個擁有特權的官僚階層。有人估計,這個官僚特權階層大約有50萬~70萬人,加上他們的家屬,共有300萬人之多。嚴重脫離群眾,從而被人民所拋棄,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

其次,官僚主義侵蝕了黨風政紀,導致腐敗的滋生和繁衍。實際上存在的一些違反黨紀國法的現象,如一言堂、買官賣官、領導的意見不能提、領導的看法是最大的法、領導身邊的人相當於領導等現象,都是官僚主義在背後作祟。官僚主義盛行,在現實中就表現為放棄我們這個社會被法律、道德、文化、規律等因素所支撐的健康的社會秩序,從而侵害人民的利益。正是因為存在官僚主義,雖然國家不斷加大反腐倡廉力度,但不正之風和消極腐敗現象在一些地方和部門仍然比較突出,損害群眾利益的事情仍然時有發生。鄧小平同誌1980年8月18日在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上作了《黨和國家的領導製度改革》的講話,其中對官僚主義的危害做了深刻論析,斷言官僚主義是導致腐敗產生的重要根源。大量事實表明,一些地方的政策法規之所以無法落實,流於形式而無力無效,除了腐敗分子人為地破壞法規、逃避懲罰外,官僚主義帶來的管理不嚴、執行不力、扯皮推諉、放任自流等也是一大原因。

再次,官僚主義不僅嚴重破壞社會公平,還嚴重影響社會效率。一方麵,官僚主義盛行意味著人情的力量大於規章製度,危害民主法製與公平正義。官僚主義任人唯親、任人唯財,隻講私利,不講公理勢必影響社會的民主法製和公平正義。另一方麵,我們的黨政機構以及各種企業、事業領導機構中,官僚主義會導致事無大小,往往無章可循,絕大多數人往往不能獨立負責地處理他所應當處理的問題,隻好成天忙於請示報告,批轉文件。有些本位主義嚴重的人,甚至遇到責任互相推諉,遇到權力互相爭奪,扯皮拖遝,這勢必會影響效率。

率先垂範,遏製官僚主義泛濫

正因為官僚主義危害十分巨大,且因其久治難愈,因此,確實“必須下大氣力解決”,並堅持“標本兼治、綜合治理、懲防並舉、注重預防的方針”,著力從源頭上加以治理。

當前,必須狠下“藥石”,通過加強教育、推出有力的舉措努力遏製官僚主義的泛濫。

首先,加強宗旨教育,促使黨員幹部自覺堅持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黨的宗旨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以人民的利益為最高利益。現階段,是要為全麵建成小康社會、為中華民族偉大複興奮鬥。黨員幹部隻有牢記黨的宗旨,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才能真正做到以人為本、執政為民,樹立起正確的世界觀、權力觀、事業觀,從而在行動中自覺堅持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秉持科學態度,夯實為民意識。不高高在上,不專橫跋扈,不誇誇其談,不嘩眾取寵,不瞞上欺下,不奢靡享樂,切實消除不講效率、不負責任、不守信用等官僚主義行為,腳踏實地地工作,真心誠意地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