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目前,全國新型毒品違法犯罪活動都呈高發態勢,2005年以來,全國海洛因濫用比例下降,冰毒濫用比例持續增長。作為副市長、公安局長,您能客觀地評估一下當前無錫市的禁毒工作麵臨怎樣的形勢嗎?
趙副市長:由於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視,經過多年努力,“毒情”態勢總體平穩可控,無錫已經成為毒品違法犯罪的高風險區、高代價區。去年在全市打、處涉毒犯罪力度不減的情況下,我們查獲的毒品流入本地案件和吸毒人員的數量首次同時出現負增長。但是,毒品作為全球共同性的社會問題,在相當長的時間內,還會不斷出現新的情況。所以說,禁毒形勢依然較為嚴峻,我們絕不會掉以輕心。
無錫市和國內其他經濟發達城市一樣,同樣也是受毒品危害較嚴重的地區。從整個麵上情況來看,主要是三大特點:一是傳統毒品消費市場逐步萎縮,合成毒品發展蔓延迅猛。目前我市傳統毒品、合成毒品以及混吸毒品人員比例各占三分之一,傳統毒品吸食人員已出現負增長。二是合成毒品社會危害日益凸顯,嚴重影響社會治安穩定。與海洛因致人安定相反,合成毒品會使人狂躁不安,易通過暴力行為進行發泄;它能使人產生幻覺,逐步演變為精神病。這種人總感到別人要謀害他,以至於他們中跳樓、持械挾持人質等惡性程度較高的案事件時有發生。三是未成年人涉毒個案增多,青少年防毒壓力不斷加大。合成毒品濫用低齡化現象越來越明顯。在我市新查獲的濫用合成毒品人員中,平均年齡為29.8歲,比海洛因濫用人員低5.9歲。越來越多自控能力差的青少年吸食新型毒品,已經成為我們麵臨的嚴峻挑戰,青少年的防毒工作任務艱巨、迫在眉睫。
記者:對此,警方有何對策?
趙副市長:這不是警方一家能解決得了的,必須依靠全社會的力量,堅持預防為主、綜合治理、四禁並舉的方針,大打禁毒人民戰爭,這早已形成共識。通俗點說就是要打防並舉。
記者:我在采訪中了解到,我們的民警在審訊毒販時,有個毒販竟後悔沒聽同夥的警告:“無錫的警察厲害,查得嚴,不要去,風險太大……”,做到這一步很不易,您能說說無錫公安對毒品的打擊力度為何如此之大嗎?
趙副市長:我常說禁毒工作是一樁“良心活”,所謂良心活,就是不能隻惦記自己和部門的政績,就是要忠於職守,積極主動,無私無畏,無怨無悔。去年我們打掉的毒品犯罪占到全省的三分之一,真正打到了“販毒人員不敢來錫販毒”的地步。我經常對禁毒支隊的同誌講,大案要破,小案也要破,本市境內的毒品要打,由本市毒品犯罪牽涉到外地的也要打出去,花再大的成本也要打。
這些年來,無錫公安致力於打造過硬的“鐵軍”隊伍,我們的禁毒支隊戰功卓著,是打擊毒品犯罪的主力軍和排頭兵,盡管很多毒品案件難度高、代價大,但這些年輕人不怕吃苦,不畏艱難,總有辦法克敵製勝。今年頭三個月不到,就破毒品案件400多起。大案破了,給有功人員都記功。我始終認為,禁毒一定要不惜工本,人要配足、錢要給足。
記者:作為公安局長,你要管的事很多,為什麼對禁毒工作如此重視?
趙副市長:道理很簡單,因為毒品是萬惡之源,毒品對個人、對家庭、對社會、對子孫後代的危害性實在太大!很多情況下,黃、賭、黑等違法犯罪活動都是它誘發出來的,毒品和其他違法犯罪很多時候是孿生體,合流共存,很多吸毒人員為了籌集毒資,以販養吸,去偷去搶去騙,然後被黑惡勢力所利用,所以抓住禁毒不放,既是確保一方平安的保證,也是惠及民生的良心、民生工程,這就是“綱舉目張”,我這個公安局長當然要重視。
記者:除了打擊,公安為什麼還要那麼重視防呢?
趙副市長:警察的主要職責是打擊犯罪,服務人民。我們要讓人民群眾有實實在在的安全感。打擊在本質上也是預防的一種形式,被動防禦不如主動預防。國家把預防為主作為禁毒工作方針的首要一條,這也說明毒品預防工作的重要性,雖然預防花的精力和成本很大,但預防宣傳是解決毒品問題的治本之策,少讓一個人吸毒帶來的社會積極效益同樣也不小於查處幾個吸毒販毒人員。因此,公安機關除了打擊毒品犯罪,還要充分發揮禁毒辦的作用,會同其他有關部門深入開展禁毒人民戰爭,積極開展禁毒社會化工作,切實抓好宣傳教育、戒毒幫教、康複就業、禁毒管理等工作,真正將毒品防到位,最大限度地遏製毒品來源、遏製新吸毒人員滋生和遏製毒品危害。
記者:你們的起點這麼高,還有深一步拓展的潛力嗎?
趙副市長:拓展要從存在的薄弱環節做起,攻克了薄弱環節,工作也就拓展了。公安除了是打擊毒品犯罪的主力軍之外,作為市禁毒委的辦事機構,還要起到組織協調、出點子、想辦法、提建議等作用,做好黨和政府開展禁毒工作的參謀助手。《禁毒法》的頒布實施,對禁毒工作許多基礎性(如社區戒毒、康複等)、製度性的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層次的要求。目前,我們雖然在社區戒毒、社區康複等方麵初步建立了工作網絡,形成了工作機製,並積累了一些工作經驗,但還存在著一些薄弱環節,而且全市還不同程度地存在區域發展不平衡、工作進度不一致的問題。可以說,禁毒工作任重道遠。
記者:下一步無錫市禁毒工作的重點是什麼呢?
趙副市長:下一步的重點還是要深化全民禁毒宣傳教育,必須在全市深入開展《江蘇省禁毒條例》的學習貫徹,讓禁毒宣傳真正地進社區、進學校、進農村、進單位、進家庭、進場所。我們打算重建無錫市禁毒教育館,立項投建江陰市禁毒教育館,充分依托現有的四個青少年禁毒教育基地,深入推進“不讓毒品進校園”活動,切實抓好青少年預防毒品工作。
我們還打算結合《江蘇省禁毒條例》的貫徹實施,出台我市的實施意見,切實發揮基層工作優勢,充分依托社會管理綜合治理的工作網絡,組建集基層禁毒工作綜合管理和社區戒毒社區康複配套服務於一體的“春雨”禁毒服務站,從管好人著手,全力遏製毒品對社會的危害。
與此同時,我們將加快推進“百千計劃”。吸毒人員也是受害者,一定要想辦法挽救他們。戒毒人員如何回歸社會?對這些人來說,最重要最難的是就業問題,出於多方麵的原因,企業一般不大願意接受,所以我們今年工作的重點是戒毒人員就業安置。我們搞了個“百千計劃”,即動員百家企業安置千名戒毒人員,圍繞生產項目設置、康複人員組織、工作機製優化,吸引更多的企業關注這項工作,確保每個縣(市)、區至少建立起一個就業安置點,確保本市籍海洛因類戒毒康複人員幫扶安置率達到70%以上,創戒毒康複人員就業安置點無錫經驗,打造國家級示範工程。
總而言之,全市將以“十八大”精神為指導,緊密結合社會管理創新,通過做強緝毒破案,做精預防教育,做實動態管控,做優行業管理,實現禁毒工作社會化與專業化均衡發展、快速發展、務實發展,努力打造“全省領先,全國一流”的禁毒工作業績,全力實現我市毒品問題的根本改觀。
領導重視
是禁毒工作的根本保障
文/無錫市禁毒辦主任、公安局副局長 繆小展
上世紀90年代中葉,毒品問題在無錫死灰複燃,並在極短的時間內快速蔓延。無錫市的各級黨政領導通過狠抓頂層設計和末端治理,全力加強禁毒專業化和社會化建設,全市禁毒工作呈現出良性發展的態勢,禁毒工作形勢明顯改觀。
黨政領導高度重視,主動作為
無錫市1995年成立禁毒工作領導小組,目前禁毒委員會已包括38個部委辦局和群團組織,市禁毒委員會主任多年來一直由市委副書記或市委常委擔任,這是無錫市的傳統,從另一個角度也體現了黨委政府對禁毒工作的高度重視。多年來,通過統一領導認識、強化領導班子、明確領導責任、提升領導能力,有力地推動了禁毒工作的開展。
首先是各級黨政領導身體力行。江蘇省委常委、市委書記黃莉新多次在政法工作會議上強調禁毒工作的重要性,強調要切實抓好吸毒人員這一特殊人群的社會管理。市委常委、政法委書記、禁毒委主任陳金虎對禁毒工作如數家珍,不但親自推進重點工作,還為禁毒基層工作解決實際困難。副市長、公安局長趙誌新對禁毒專業部門放心放手,重點打造禁毒執法的鐵軍隊伍,經過多年的鍛造,禁毒支隊、各禁毒大隊宛如鐵拳尖刀,打得毒販不敢到無錫來作案。在省市領導特別是一把手領導的率先垂範和推動下,近幾年來,全市有2000餘名各級領導幹部走進戒毒所調研,各項禁毒工作順利開展。
其次是在廣大領導幹部中統一思想認識。麵對毒品違法犯罪活動日趨增多,毒害不斷加劇的實際情況,各級領導客觀反映,正確對待。市委、市政府多次專題研究禁毒工作,使各級領導充分認識到正視毒情、嚴厲禁毒,隻會促進而不會影響經濟發展,隻會有利而不會有損地方形象。同時,明確各級黨政機關主要領導和分管領導同時作為禁毒工作第一責任人,將禁毒工作作為一項事關民生、事關和諧的係統工程來抓。將禁毒工作與地方政績掛鉤、與幹部獎懲掛鉤、與個人經濟利益掛鉤、與單位創安評優掛鉤。對因領導失職、瀆職,組織領導不力導致本地毒品問題蔓延發展、群眾反映強烈的,堅決落實社會治安綜合治理“一票否決”製。
三是為禁毒工作提供有力的支撐和保障。市財政每年安排100萬元禁毒工作專項經費,2008年,市政府一次性注資100萬元成立了無錫市太湖禁毒基金會,撥款2800萬元建成具有公安部一級所水平的無錫市強製隔離戒毒所,並增補200萬元建設戒毒人員勞動康複工作場所。各地各部門依照《禁毒法》和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將禁毒工作經費列入各級財政預算,確保及時足額到位,並結合各地社會經濟發展的實際狀況和禁毒工作的業務需求逐步提高。近三年來,全市各級財政安排禁毒經費超過2000萬元。
主管單位做強主業,措施到位
各級禁毒辦是黨委政府抓禁毒工作的日常辦事機構,各級禁毒辦的領導是黨委政府領導組織開展禁毒工作的參謀助手,禁毒辦在禁毒工作中起到承上啟下、穿針引線、架橋鋪路的組織協調作用。
一是切實強化各級禁毒辦的組織協調職能。無錫市從禁毒工作的實際出發,切實加強各級黨委政府對禁毒辦的直接領導,禁毒辦主動、直接向黨委政府勤彙報、多請示,有力地促進了禁毒辦的實體化運作,最大限度地爭取黨委政府的重視。依托社會治安綜治網絡,建立完善市(縣)區、街道(鄉鎮)、社區三級禁毒領導機構,建立了禁毒委分組活動製度,通過各級禁毒辦組織協調,形成“領導抓、抓領導”的工作格局,層層抓落實,一級對一級負責。
二是為黨委政府提供科學可靠的決策依據。各級禁毒辦在日常工作中主動到基層一線去,到矛盾和問題多的地方去,到工作難度大、存在問題多、進展速度慢的地方去,腳踏實地抓過程、抓環節、抓難題,每月都向全市通報毒情動態。通過落實責任,基本做到了底數清、情況明、台帳全、資料齊。雖然我市的吸毒人員登記在冊數在全省位居第一,但是市委、市政府領導還是多次強調,數據一定要真實、透明,這樣更有利於客觀反映我市的毒情和禁毒工作情況,可以為領導決策提供更客觀的依據,使各項禁毒工作的針對性更強。人大、政協、政法委多次組織高密度、高規格的集體調研和重點調研活動。市委市政府加強頂層設計,從預防為主的要求出發,規劃實施以宣傳教育為主要手段、統攬打防管控各項禁毒業務的“三級預防”體係建設,作為禁毒社會化工作的一攬子計劃和新時期各項禁毒業務工作的有機載體。
三是建立健全各項禁毒工作規章製度。各地區各部門建立領導責任製度、工作目標考核製度,量化工作目標任務,同時把禁毒工作納入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考核評比範疇,通過科學考核,鼓勵各地進一步增強開展禁毒工作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並且實行了工作績效通報製度和禁毒工作督查巡視製度,全麵掌握情況,及時組織、協調、指導相關部門履行法定禁毒職責,由市禁毒辦將主要工作數據通報直接送至各市(縣)、區四套班子一把手。通過建章立製,真正形成了禁毒工作有人抓、有人管、抓到位、管到底的生動局麵。
職能部門齊抓共管,形成合力
從整個工作體製來看,禁毒工作的領導機構分為領導層、主治層和參治層。業務條線部門和社會群團組織是主治層和參治層,是各項禁毒工作措施的主要實施單位,需要在黨委政府的統一領導下,理順各相關部門之間業務交集之間的關係,建立科學可行、規範化的工作銜接模式,以利於發揮互補效應,形成齊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一是突出政法機關的主力作用。針對各地對辦理容留他人吸毒犯罪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認識不統一,影響打擊效果的情況,由政法委牽頭,公、檢、法三家圍繞要件認定、立案追訴標準等實體問題進行專項調研,起草了《關於規範我市辦理容留他人吸食、注射毒品犯罪案件的意見》,進一步統一思想,用足用好法律武器。各級公安禁毒部門把嚴打毒品犯罪作為公安禁毒工作的首要任務,突出主業,明確重點,堅持“多破案、打團夥、多繳毒、抓毒販、摧網絡、繳毒資”,緝毒破案績效連續十一年在全省名列第一。
二是強化職能部門的專業能力。具體是強化五個“抓”:一抓全民禁毒宣傳,二抓重點防毒教育,三抓藥物維持治療,四抓社區戒毒康複,五抓禁毒行政管理。
三是發揮社會資源的積極效應。在各級黨政領導的全力推動下,2008年我市成立了國內首家非公募禁毒基金會——無錫市太湖禁毒基金會,籌集社會資金300餘萬元,其中市政府一次性注資100萬元,為我市的禁毒事業增添了新的活力。2009年6月,我市成立了易製毒化學品行業協會,開辟了行業自律管理的新路子。2013年,市禁毒辦與市工商聯密切合作,廣泛動員社會力量,在全市啟動實施戒毒康複人員就業安置“百千計劃”,建成全省首個市級戒毒人員社區康複就業安置培訓基地,並在崇安、北塘開展區級就業安置試點,幫扶安置戒毒康複人員618人,占到全省的21%,目前已有近20名企業家自願加入到這項工作中來,做法經驗受到公安部禁毒局領導的多次肯定和高度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