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精河枸杞產業發展存在問題及對策
地方經濟
作者:劉誌鵬
摘要:枸杞是新疆紅色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更是精河縣獨具特色的優勢主導產業。研究精河枸杞產業的發展,不但對精河縣的發展意義重大,對整個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的紅色產業來說也很重要。本文提出精河縣發展枸杞產業的優勢,認真分析了精河縣枸杞產業發展問題存在原因,參考其他地區枸杞產業發展的良好思路和經驗做法,結合精河縣經濟環境、社會環境、地理環境和人文環境等實際因素,提出促進精河縣枸杞產業發展相關對策。
關鍵詞:枸杞;農業產業化;精河;新疆
中圖分類號:F062.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3)10-0-02
精河縣地處歐亞大陸腹地,具有北溫帶大陸性氣候的顯著特點,相對於其他枸杞產區,具有積溫高、日照長、晝夜溫差大等氣候特點,有利於枸杞果實糖分和藥用成分的積累。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使得精河枸杞粒大飽滿、皮薄肉厚,果實富含類胡蘿卜素、多糖、磷、鋅等營養成分,維生素C、亞油酸的含量遠高於普通果蔬。早在1998年,精河縣就被國家農業部命名為“中國枸杞之鄉”。2012年,“精河枸杞”獲國家“農產品地理標誌”認證。今年“精粒來”牌枸杞幹果又喜獲新疆名牌產品稱號。截止2013年9月,精河縣枸杞麵積達到13.4萬畝(其中:有機枸杞6518畝,綠色枸杞3萬畝,無公害枸杞8萬畝),占新疆枸杞總麵積的二分之一,預計幹果總產量2.5萬噸以上,平均單產186公斤,產值超過4.5億元,占全縣農業總產值的37%,年出口枸杞幹果9500多噸,出口量約占總產量的38%。
一、精河枸杞產業發展的優勢
1.地理位置、氣候條件優越
精河縣地處歐亞大陸腹地,具有北溫帶大陸性氣候的顯著特點,相對於其他枸杞產區,具有積溫高、日照長、晝夜溫差大等氣候特點,有利於枸杞果實糖分和藥用成分的積累。此外,新疆夏、秋季降水較少,空氣幹燥,可有效減少病蟲害的發生,還有利於枸杞的幹燥加工及儲存。
2.品質較佳
精河枸杞色澤紅潤、顆粒飽滿、肉厚皮薄、甘甜味美、品級最優。據新疆農業科學院測試分析中心報道,精河縣枸杞果實、油、葉、汁等營養豐富,其中V含量是蘋果的40倍,梨的28倍,鮮桃的6倍,西紅柿的3倍;枸杞油中含有大量的不飽和脂肪酸,其中亞油酸含量在66.5%,遠高於以保健油著稱的沙棘油亞油酸含量(40.3%)。
3.規模化生產潛力巨大
2013年,精河縣枸杞種植麵積達13.4萬畝,占新疆枸杞總麵積的二分之一,占博州林果業麵積的90%以上。當前,精河枸杞已成為精河縣乃至整個博州林果業發展的重要支柱。新疆除精河縣外,天山北坡烏蘇、沙灣等地也十分適宜種植枸杞,枸杞規模化生產潛力巨大。
二、精河縣枸杞產業發展存在的問題
1.枸杞市場質量參差不齊
近年來,在精河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下,精河縣圍繞“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農村發展”的總體目標,把握機遇,開拓創新,真抓實幹,大力推進精河縣枸杞產業發展,無公害栽培技術有序實施,枸杞產業呈現向綠色、無汙染、無公害靠攏的勢頭,農藥殘留問題得到大幅改善。但受枸杞病蟲害種類多,防治難度大等問題的困擾,想要將枸杞以重要的營養保健食品及中藥材來推向市場,難度還很大。產生這種狀態因素有很多,主要表現為:一是各級政府有關部門雖然加大了枸杞無公害栽培技術的培訓和技術服務力度,但是缺乏相關製度的約束和管理,杞農種植枸杞田間管理方麵仍存在很大的隨意性,肆意添加化肥和農藥;二是農資市場管理工作有待進一步提高,各類違規、違禁農藥在少數農資店裏還是可以買到,未能從源頭上杜絕農殘問題;三是長期無序的引種,枸杞害蟲種類變化太快。長期從寧夏引種,使精河枸杞的病蟲害具備了多樣性、複雜性、與寧夏病蟲害相似等特點,給防治工作造成了很大難度。此外,由於缺乏科學的管理,精河枸杞品係混雜,良莠不齊,品種退化快,產量提高難度進一步加大;四是少數農戶為了賺取更高的經濟效益,為了使枸杞看起來更加鮮豔,從而賣出高價,使用食用色素和硫磺熏製法加工枸杞的現象偶有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