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真正的“農改超”階段,即徹底取締馬路市場及簡易的農貿市場,建立大型健康農副產品連鎖超市;銷售真正的無公害、綠色農產品有機農產品,直接從無公害產業基地采購,確保商品質量;這個項目實施起來卻有難度,但這是洛陽以及全國中小城市發展的必然趨勢。
(三)“農改超“項目實施的有利條件
1.符合市政府的市場發展思路。21世紀的主導農業是生態農業,21世紀的主導食品是健康食品。由於發展健康食品意義重大,前景廣闊,市政府已開始從“戰略製高點”和新的“經濟增長點”的高度來部署綠色食品的發展。同時,也就要建設一批配套的購物環境較好的銷售網點。
2.符合市政府“菜籃子”工程戰略。目前,如何提高“菜籃子”質量已經成為市政府高度重視的重點工程之一,怎樣把廣大市民的“菜籃子”治理得更加安全、優質、營養,也是社會關注的焦點。隨著市場經濟的不斷規範和完善,廣大食品企業對產品質量認證和廣大消費者對自身權益的保護越來越強烈,因此,健康食品生產和消費將成為全社會積極參與的一個熱點。
3.符合人民群眾不斷增長的物質生活需要。隨著人民群眾文化素質的提升,消費意識也普遍提高,對健康食品的需求也在不斷增長,希望權威機構對產品質量進行客觀、公正地評判,以監督企業對消費者權益保護的承諾,同時要求商家更多地經營健康食品,因此,無公害農產品。有機農產品、綠色食品已經成了市場開發新的經濟增長點。據不完全統計,我市市區現有44萬戶家庭,僅年消耗各類蔬菜、副食品8億噸,全市九縣六區共有168萬戶家庭,若輻射我市周邊的地市,整個農副產品的年消耗額是一個巨大的數字。因此,人民群眾對健康食品的需求是巨大的。
(四)“農改超”項目發展思路
在上個世紀80 年代開始,農貿市場因其商品豐富、經營活躍而取代了馬路菜攤,成為居民購買生鮮食品的主要市場,它曾在我國“菜籃子工程”中承擔著零售環節的重要任務,曾在我國市場經濟發展中起了很大的作用。然而,隨著城市連鎖商業發展及人們消費觀念的變化,我國消費者開始對生鮮商品銷售環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原有的農貿市場攤位多、進貨渠道廣而雜,難以規範化管理,假冒偽劣、偷稅漏稅等現象屢禁不絕,必須進行新一輪的整頓與改造。目前在歐美等發達國家,80%的肉菜等新鮮食品消費來自超市。“生鮮超市”以其幹淨衛生的購物環境、安全放心的商品品質及配送渠道,正在被國內越來多的市民認可,即傳統的農貿市場有可能被現代銷售形式的生鮮超市所代替。首先,“農改超”是個係統工程。在當前市場條件下,消費需求的多樣化,決定了商貿形態的多元化。要根據區域經濟發展的不平衡和社會各階層消費的變異性,逐步引導市民改變落後的消費習慣。淡化政府行為,從政府的行政引導逐步轉為市場行為,循序漸進,防止過度擴張。其次,引進大型超市來參與到“農改超”的進程中來。充分利用它們的規模和連鎖優勢。改造後生鮮超市要取得成功的關鍵是要通過連鎖經營取得規模效益,真正實現統一采購、統一配送、統一管理、統一核算,通過規模經營降低經營成本,向顧客提供低價格、高質量的生鮮商品。再次,關鍵的是各生鮮連鎖超市建立自己的生鮮配送加工中心,降低經營成本。物流配送的水平,在一定程度上體現和決定著整個連鎖企業的經營水平。通過與農副產品基地對接、到批發市場規模采購以及郊區農戶主動送貨上門等方式進行采購,並通過供貨商直接分送到各個商店,食品的安全和質量還不能完全得到保證。要鼓勵有實力的生鮮連鎖超市建立自己的生鮮配送中心,通過配送中心統一接收商品,降低企業的經營成本,提高整體經營效益。
總之,“農改超”要取得成功。它具有一定的約束條件,既需要一定的投資規模,還需要社會農產品流通體係不斷地完善,特別是大型連鎖企業生鮮加工配送中心的建設和完善,改造完成後生鮮超市經營管理一定規範化,改造後的生鮮超市形成規模經營是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