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早晨,綿竹城中!
紅紅的太陽剛剛升起,薄薄的霧氣剛剛開始消散,空氣中露水的味道頗重,一股淡淡的寒意隨著早晨的秋風liu轉開來。如若是太平盛世,這個時候正是帝王將相、平民百姓好夢正酣的時候,此刻的綿竹城中,卻是響起了一陣急促的號角之聲――那是蜀軍統帥諸葛瞻召集眾將升帳議事的號令。
諸葛尚懶洋洋的從床上爬了起來,腦海裏全是昨夜夢中情景:他在綿竹大獲全勝,回到CD皇帝劉禪親自為他和十三公主劉霜主持婚事,在張燈結彩的武侯府中,在轟天一般響亮的鞭炮聲裏,文武百官齊齊道賀。他舉起一支玉如意,輕輕的挑開了蓋在劉霜秀發上的大紅頭巾,那頭巾在空氣中緩緩飄落,但見得頭巾下方的那張俏臉,明眸如水,掩飾不住帶著三分羞澀的笑意,更顯得清麗脫俗,就恍如天界下凡的仙子……
親兵遞過戰袍,輕輕的喚了一聲少將軍,諸葛尚這才稍微清醒了些。他一邊穿戰袍,還一邊忍俊不禁的發笑,那親兵道:“少將軍何事如此高興?”諸葛尚看了他一眼,笑著不肯說話,梳洗完畢之後,徑直往元帥行轅那邊去了,遠遠的傳來他爽朗的笑聲。
那親兵低頭,忽然看到地上有一隻小小的布娃娃,長發如雲,白衣勝雪,正是一名美麗女子模樣;那布娃娃一針一線,都是非常認真細致,看上去十分的精巧和漂亮。這布娃娃應該是諸葛尚剛才穿戰袍的時候不小心掉下來的,親兵將布娃娃撿了起來,快步出了屋子向外奔去。
屋外豔陽高照,蜀軍士卒人來人往,卻哪裏還有諸葛尚的影子!
※※※
因為昨日初戰告捷,蜀軍士氣正旺,而魏軍肯定是士氣低迷,所以諸葛尚一早來到元帥行轅中就向諸葛瞻提出,今日趁著魏軍立足不穩,幹脆一鼓作氣將魏軍消滅在綿竹城北的荒野中。軍師將軍李球,張遵的副手夏侯雷等人都同意諸葛尚的觀點,認為綿竹城池過於破舊,難以堅守,不如主動出擊。
出乎意料的是,昨日立下大功的張遵,卻是極力反對出擊。他還是堅持最初的觀點,在魏軍和蜀軍兵力幾乎相等的情況下,隻要蜀軍一邊修繕城池、加固城防,一邊嚴防死守,肯定可以堅持至少一個月。一個月之後,CD和劍閣方向的援軍來到,三路夾擊,鄧艾就隻有死路一條。
裨將軍黃崇堅定的站在張遵一邊,他認為此戰關係國運,必須求穩。主動出擊也許能獲得勝利,但是沒有堅守城池更加穩妥。
兩派人馬的觀點,似乎各有各的道理,所以爭論得不可開交。到最後,眾人都將眼光投向了坐在上首的諸葛瞻,等待他來裁斷。
諸葛瞻舉起雙手,示意眾人停止爭論,他麵色凝重,緩緩說道:“我軍兵發CD之前,陛下曾經有令,要我軍堅守城池不可出擊。君令不可違抗,所以,我軍隻宜堅守城池,且看魏軍動靜再說;過幾日,如若有機會出擊,我身為一軍統帥,自然不會放過這等良機。傳我命令,張尚書、黃崇將軍率人抓緊修繕城池,諸葛尚將軍、李球將軍率領一萬人馬,謹防鄧艾攻城!”
諸葛尚抱拳行禮,說道:“父帥,昨日我軍大夥全勝,士氣正旺,正是破敵良機啊……”諸葛瞻打斷了他的話語,擺了擺手道:“你不必多說了!”
正在這時,一名蜀軍小校來報,說是鄧艾派來了使者,正在行轅外求見。眾將停止爭論,都肅靜下來。鄧艾的使者走進行轅,向諸葛瞻呈上了一封書信。
諸葛瞻接過那封信,隻見封皮之上寫著幾個字:故漢大丞相諸葛武侯子諸葛瞻啟,不由得就有了三分火氣,鄧艾根本就不提他行軍護衛將軍、世襲武鄉侯的官諱,竟然稱呼他為“諸葛武侯之子”,實在是太過無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