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性子素來堅忍,這時也不願在魏國使者麵前發火丟了身份,於是拆開信封,從中拿出一封信來。那信上寫著:
征西將軍鄧艾,致書於行軍護衛將軍諸葛思遠麾下:竊觀近代賢才,未有如公之尊父武侯也。武侯自出茅廬,一言已分三國,掃平荊、益二州,助劉備成就霸業,古今鮮有能及者;後六出祁山未竟全功,非其智力不足,乃天數耳。今後主劉禪昏庸暗弱,王氣已終,艾奉天子之命,以重兵伐蜀,勢如破竹。CD危在旦夕,將軍何不應天順人,仗義來歸?艾當表將軍為琅琊王,他日滅蜀破吳,一統天下,足以光宗耀祖,功不在尊父武侯之下矣!幸存照鑒,魏征西將軍鄧艾敬上!
這封書信的內容中,大半提及的都是諸葛瞻的父親、武侯諸葛亮的功績,根本就沒有將諸葛瞻這個行軍護衛將軍放在眼裏;從信中內容來看,不像是一封勸降的文書,更像是給武侯諸葛亮歌功頌德一般。
諸葛瞻看完書信,不由得勃然大怒,三下兩下就將那信撕得粉碎。他站起身來,大聲招呼帳下武士道:“來人,將這使者拖下去,立刻給我斬首!把他的腦袋用木匣子裝起來,派人送回給鄧艾!”
鄧艾派來的使者麵如土色,渾身哆嗦起來,口中連聲大叫:“兩國交戰,不斬來使啊!兩國交戰,不斬來使啊……”叫聲極其淒厲,帳中眾人很是不解,向來穩重的主帥諸葛瞻為何突然勃然大怒。那使者在叫聲裏被拖了下去,不多時,隻聽到行轅外又傳來一身慘叫,鄧艾派來的使者已然身首異處。
在那使者的慘叫聲裏,諸葛瞻從帥位上站了起來,大聲道:“今日我斬殺魏軍使者,鄧艾勢必勃然大怒,肯定要派軍攻打城池。鄧艾心浮氣澡之時,就是我軍打敗魏軍之日!傳我命令,以諸葛尚將軍為先鋒,李球將軍為左翼、黃崇將軍為右翼,迎擊鄧艾!”
諸葛尚從眾將隊列中跨出一步,又驚又喜的應道:“是!”
※※※
果然沒有出多久,探子匆匆來報,魏軍大兵壓境,鄧艾派遣手下四名大將師篡、鄧忠、王頎和牽弘,率領一萬人馬,正向綿竹城行來。諸葛尚哈哈大笑,對李球道:“師篡和鄧忠竟然還敢來,果然不愧魏國名將的稱號!今日我就讓鄧艾麾下四大名將有來無回!”
蜀軍上下開始準備迎敵,依然是以諸葛尚為先鋒。昨日蜀軍出戰之時,隻有六千人馬,彙合了諸葛瞻帶來的兩萬大軍之後,已經是兵強馬壯。因為有一萬多軍馬是招募不久的新兵,所以諸葛瞻帶著那些新兵斷後;諸葛尚、李球和黃崇三人,各帶著三千精兵,分左、中、右三路,浩浩蕩蕩的向綿竹城北的荒野衝去。
諸葛尚白馬銀槍,帶著三千騎兵走在最前麵。他昨日大展神威,勢不可擋的無敵形象早已深入蜀軍軍心,這時蜀軍上下看到他持槍躍馬、威風凜凜不可一世的模樣,都是心中振奮不已,士氣節節高漲起來。
不多時,諸葛尚率領的三千騎兵已經到了魏軍陣前。他抬眼看去,不由倒吸一口涼氣,心中狂傲的想法頓時收斂了三分。隻見靠近地平線的遠處,在秋日的荒野之上,無數的魏軍步兵整整齊齊的排列在那裏,刀槍劍戟如山,旌旗如林;魏軍都穿著黑色的戰袍,黑壓壓的一大片,雖然沒有一人發出聲響,秋日豔陽高照,盔甲和兵器閃閃發光,一股肅殺的氣氛隨著秋風飄了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