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邊稍微遠一些的地方,蜀軍的步兵跟在騎兵後麵衝殺過來。此時騎兵戰馬揚起的塵土早已散去,隻見蜀軍步兵的旗幟向兩邊分開,數十名金盔金甲的蜀將簇擁著一輛四輪車從旗幟後麵轉了出來。那輛四輪車行得極其平穩,竟似在空中飄蕩一般,塵土不沾,車上端坐著一名軍師模樣的人,身穿白色七星圖案的道衣,頭戴綸巾,手搖羽扇;四輪車旁邊,一名身高九尺的蜀將手執一麵黃旗,旗幟上赫然寫著:大漢丞相諸葛武侯!
武侯諸葛亮的名頭實在太響,魏軍之中流傳著不知多少武侯用兵如神的故事,魏軍士卒談起武侯都是又敬又怕。這一刻,鄧忠渾身冒汗,師篡渾身冒汗,那些魏軍老兵更是驚恐無比的大叫:“諸葛亮來了,大家快快逃吧!”
魏軍士卒再也無心戀戰,一個個丟盔卸甲,抱頭鼠竄的向北麵逃去。兵敗如山倒,鄧忠和師篡知道大勢已去,跟著敗兵的滾滾人流,晃晃如喪家之犬一般就向北奔逃。蜀軍中那白馬銀槍的少年將軍手中長槍一指,狂笑之中,蜀軍騎兵和步兵大聲呐喊,鋪天蓋地的衝殺過來……
※※※
這一仗隻殺得魏軍血流成河,三千騎兵隻剩下兩千出頭一點,五千步兵折了一半。師篡和鄧忠率著敗兵奔逃了五十裏,直到太陽下山時碰到鄧艾率領的兩萬大軍,這才停住逃命的腳步。兩人回想今日一戰,回想那白馬銀槍的少年將軍恐怖的槍法,都是心有餘悸。
晚上,魏軍探子回報,劉禪派遣武侯諸葛亮之子諸葛瞻為大將,諸葛瞻之子諸葛尚為先鋒,率軍三萬前來救綿竹;那白馬銀槍、勢不可擋的少年蜀將,正是蜀軍先鋒諸葛尚。而武侯諸葛亮根本就沒有死而複生,蜀軍中那輛四輪車所坐之人,不過是武侯的木刻雕像而已。鄧忠、師篡和一眾魏軍將士,當時被諸葛尚一頓凶猛無比的衝殺所震撼,都在極度驚恐之中,所以才會誤認為諸葛亮又複活了。
在魏軍中軍帥帳之中,鄧忠和師篡都是麵有愧色,低著頭不說話。帥帳的中央站著一名魏將,身高八尺有餘,身披黑色披風,看上去甚是魁梧;他雖然須發半百,但是雙目炯炯有神,不曾言語就自有一股威勢。此人正是魏軍統帥、出奇兵偷渡陰平道的征西將軍鄧艾。
魏國眾將之中,以智謀見長的,前一代之中有司馬懿,他的鼎鼎大名幾乎可以和武侯諸葛亮並列。自司馬懿死後,魏軍之中較為出名的智將,就是鄧艾、鍾會和郭淮三人,其中又以鄧艾最受推崇,近年聲望之隆,如日當天。
這時,鄧艾聽到鄧忠和師篡回報下午戰敗之事,也沒有指責他們,隻是撚著胡須緩緩笑道:“勝敗乃兵家常事,你們二人也不必過分自責!武侯有後,諸葛瞻父子神勇,看樣子,這一仗隻能智取,不能硬拚啊!你們且下去休息吧,我心中自有打算!”
鄧忠和師篡下去了,這時從鄧艾身後閃出一名穿著蜀軍戰袍的人,對著鄧艾拱手哈腰行禮。鄧艾低聲對他道:“你且先回去吧,那邊有消息隨時通知我!你放心大膽的幹,將來拿下CD少不了你的好處!”那人點頭哈腰的去了。
鄧艾看著那人高大的背影,嘴角泛起一絲微笑,那笑容一閃而過,鄧艾大聲喝道:“傳行軍文書!”
※※※
綿竹城中!
傍晚的時候,諸葛瞻率領的兩萬多大軍也到了綿竹。原綿竹太守的府第,暫時就成了蜀軍統帥諸葛瞻的行轅。此刻,行轅中央的大廳之中,燈火通明,蜀軍統帥諸葛瞻、軍師將軍李球和裨將軍黃崇等人,以及先一步到達的先鋒諸葛尚、行軍尚書張遵等人,正聚集在一起歡慶勝利。
下午這一仗雖然違反了皇帝劉禪的命令,但是勝得實在漂亮,酣暢淋漓至極,可以說是大快人心。在膽大包天的諸葛尚率領下,蜀軍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擊敗魏軍,僅僅傷亡了七百多人,就斬殺魏軍精兵三千多人,獲得戰馬五百多匹,繳獲旗幟、兵器、弓箭等物更是數不過來。
諸葛瞻象征性的批評了諸葛尚幾句,實在拗不過眾將要求慶功的請求,最後下令在行轅之中擺下一桌簡陋的酒席,限令每人隻能喝三碗酒。他雖然表麵批評諸葛尚,其實心中卻是高興無比,諸葛尚如此勇猛,令他這個父親臉上有光;更重要的是,他也不想死守城池,隻希望打下一個大大的勝仗來光宗耀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