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廣西沿海產業結構層次較低,高科技產業薄弱,汙染密集型產業居多。目前,廣西臨海工業尚處於起步階段,現代大工業少,高新技術產業薄弱,缺乏大型骨幹企業和中心城市帶動。
第三,廣西主要城市間的競爭性強,互補性不足。廣西沿海城市由於區位的同一性,資源稟賦相似,而各市又都本著“比較優勢”的原則來構建自己的產業結構,使得沿海城市間出現了明顯的“產業雷同”現象。
第四,南海地區傳統與非傳統安全因素的影響。伴隨著經濟全球化和區域一體化,南海地區安全成為影響亞洲經濟乃至世界貿易的一個重要因素,南海地區傳統安全與非傳統安全因素相互影響,海上安全問題日益突出。
三、壟斷資本全球化視角下加快廣西參與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建設的對策
壟斷資本全球化視角下,一方麵,廣西要在堅持社會主義基本經濟製度下積極參與發達國家主導的壟斷資本全球化過程,杜絕過分強調壟斷資本全球化的製度因素和發達國家的主觀意圖,理性應對壟斷資本全球化帶來的衝擊和挑戰。同時,避免過度依賴壟斷資本全球化而陷入發達資本主義國家及其意識形態陷阱,從而喪失有效應對壟斷資本全球化的主動權。另一方麵,廣西要在當今全球化格局中把握機會,在參與壟斷資本全球化過程中防範風險、爭取更多的利益,把參與壟斷資本全球化負麵效應降到最低限度。因此,廣西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麵入手積極參與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建設。
(一)科學確定戰略定位
第一,打造我國中外合作、海陸統籌、東西並舉的經濟一體化協調發展先行先試示範區。堅持中國和東盟合作、海陸經濟一體化聯動發展、桂粵港澳東西並舉聯動戰略,促進在產業布局、政策製定和管理體製等方麵的協調發展。
第二,打造我國東南亞重要的大宗商品國際物流中心。充分發揮北部灣港-南海、珠江-西江港航資源和區位優勢,努力構建大宗商品交易平台以及與此相匹配的海陸聯運網絡與金融和信息支撐,加快推進以欽州、北海、防城港為核心的大宗商品貿易基地和港口建設,打造成我國東南亞重要的大宗商品國際物流中心。
第三,打造我國海洋海島開發開放改革示範區。借鑒浙江舟山群島、海南省等海島開放開發經驗,堅持統籌規劃、政策引導、資金支持和體製機製創新,力爭把潿洲島及其周邊島嶼群發展成為國際濱海旅遊示範區和免稅離島示範區。
第四,打造我國現代海洋產業發展示範區。加快發展優勢產業,培育高科技海洋產業,將分散的產業聚集形成產業群,增強產業的集聚效應和規模效應,從而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和國際競爭力。
第五,打造我國海洋生態文明和清潔能源示範區。堅持人與自然和諧發展,把北部灣海域建設全國重要的海洋生態文明示範區;充分利用海洋資源和海洋能源,努力創建清潔能源示範區;維護海洋可持續發展,建造人海和諧的宜居示範區和著名的國際濱海旅遊目的地。
(二)加大跨境運輸網絡體係基礎設施建設的資金投入
以路網優先的原則,以提升港口和海運運輸能力為目標,加大對沿邊地區港口、碼頭、場站、海運線路以及國際物流基地等基礎設施建設的支持力度,通過新建、聯建、修繕等方式,重點構建以南寧為物流出海核心城市的區內水路路網,構建以貴州、雲南、湖南和重慶等腹地的物流出海通道,推動廣西海上絲綢之路建設。
(三)構建港口城市群的優勢產業集群
扶持廣西港口城市群的特色優勢產業發展,在審批、核準、備案等方麵給予優先支持,充分利用廣西沿海的區位、資源和政策優勢,以發展產業群、城市群和港口群為突破口,在未來五年著力建設有規模優勢的產業集群和基地。以廣西海上絲綢之路建設為紐帶,繼續完善廣西北部灣經濟區中小企業扶持的政策體係,發揮港口城市群優勢,在北海、欽州、防城港等沿海城市打造20~30家年銷售收入超百億元企業,建成5~10個產值超千億元產業集群。
(四)穩步推進體製機製改革創新
以服務業開放為引領,著力推進教育、醫療、文化、物流等服務業的有序開放。充分用好以南寧保稅物流中心、欽州保稅港、北海保稅出口加工中心和憑祥綜合保稅中心等為核心的保稅政策,發展廣西保稅產業,提高保稅產出和貢獻率。充分借鑒廣西東興重點開發開放試驗區、廣西中-馬欽州產業園區等在體製機製創新上的成功經驗,穩步推進廣西海上絲綢之路建設先行先試的體製機製改革創新,打造廣西海上絲綢之路建設的重要戰略支點。
(五)強化海洋產業人才隊伍建設
根據海洋產業發展需要,充分利用教育部對口支援西部地區高校工程,大力加強海洋重點實驗室及重點學科建設,推動海洋基礎與應用科學研究。整合以欽州學院的海洋學院,以及廣西大學、電力和水電職業技術學院等高等院校的相關海洋教育資源,全新籌建廣西北部灣大學。建立健全海洋科技與管理人才的培養、激勵和使用機製,以“不求所有,隻求所用”思路,加強海洋方麵的高層次科技研發人才、工程技術人才、企業管理人才和高素質的產業技工人才的培訓和引進工作,解決人才短缺問題。大膽引進具有海洋管理經驗和能力的人員進入海洋行政職能部門,充實廣西的海洋經濟管理團隊,逐步形成一支“開放、競爭、協作”的高素質海洋人才隊伍。
(六)進一步推動跨省合作區建設
廣西梧州市和廣東肇慶市聯合打造的跨省共建桂粵合作特別試驗區,是突破省級行政區劃建立統一管理的園區,將試驗區建成東西部區域合作典範、兩廣經濟一體化先行區和西江經濟帶新增長極,進一步推動了廣(州)佛(山)肇(慶)梧(州)一體化融合發展。廣西海上絲綢之路建設要借鑒諸多成功經驗,繼續多渠道籌措建設資金,按照貼邊對接要求,加快跨境經濟合作區各項基礎設施建設等。在強化與廣東省跨省合作的基礎上,深入推進與澳門、香港以及海南省等沿海省際合作,大力推動與貴州、雲南、湖南和重慶等省市的跨省內陸腹地的省際合作,為加快廣西參與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建設提供渠道支持和資源支撐。
(七)構建多層次的跨境安全合作機製
中國與睦鄰國家在南中國海構建了多層次合作機製,如東盟10+3機製、亞太經合組織和東亞峰會等框架。但馬航MH370突然失聯事件等,充分反映信息不對稱下馬航的應急處理機製以及跨國安全協調機製等問題,對地域安全的協調機製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要構建全流程式航運、海運和陸運等方麵的安全保障機製,要求海上絲綢之路建設各方在有關公共安全問題上,擱置爭議,共同護衛在海上絲綢之路建設上有關爭議海域和公海上的航運等方麵的安全。
(八)加強對參與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建設的組織領導
強化建設海上絲綢之路相關市縣政府作為本地區建設工作的責任主體,切實加強對戰略實施的組織領導,建立健全工作機製,研究製訂實施方案,推動本地區經濟又好又快發展。充分發揮自治區對推進廣西海上絲綢之路建設的指導和協調作用,推進自治區有關部門相互間的溝通、配合,形成推動廣西海上絲綢之路建設的強大合力。同時,要積極推動跨省、跨境的聯動組織領導建設,為溝通交流合作打造有力渠道。
參考文獻:
[1]齊 蘭.壟斷資本全球化問題理論探討[J].教學與研究,2003(8).
[2]齊 蘭.壟斷資本全球化對中國產業發展的影響[J].中國社會科學,2009(2).
[3]吳錫民.合浦大漢古港對外交往論[J].廣西師範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3(7):146-150.
[4]劉 琳,張建中.完善機製集約發展加快推進廣西北部灣經濟區保稅物流體係建設[J].廣西經濟,2010(8):28-29.
責任編輯 何成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