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幸和幸福
——奈格爾·喬治
米契爾曾經是一個不幸的人。
一次意外事故,把他身上65%以上的皮膚都燒壞了,為此他動了16次手術。手術後,他無法拿起叉子,無法撥電話,也無法一個人上廁所,但以前曾是海軍陸戰隊員的米契爾從不認為他被打敗了。他說:“我完全可以掌握我自己的人生之船,我可以選擇把目前的狀況看成倒退或是一個起點。”6個月之後,他又能開飛機了!
米契爾為自己在科羅拉多州買了一幢維多利亞式的房子,另外也買了一架飛機及一家酒吧,後來他和兩個朋友合資開了一家公司,專門生產以木材為燃料的爐子,這家公司後來變成佛蒙特州第二大私人公司。
在米契爾開辦公司後的第4年,他開的飛機在起飛時又摔回跑道,把他胸部的十二條脊椎骨全壓得粉碎,腰部以下永遠癱瘓!“我不解的是為何這些事老是發生在我身上,我到底是造了什麼孽?要遭到這樣的報應?”
米契爾仍選擇不屈不撓,絲毫不放棄,還日夜努力使自己能達到最高限度的獨立自主,他被選為科羅拉多州孤峰頂鎮的鎮長,以保護小鎮的美景及環境,使之不因礦產的開采而遭受破壞。米契爾後來也競選國會議員,他用一句“不隻是另一張小白臉”的口號,將自己難看的臉轉化成一項有利的資產。
盡管麵貌駭人、行動不便,米契爾卻墜入愛河,且完成終身大事。他拿到了公共行政碩士學位並持續他的飛行活動、環保運動及公共演說。米契爾說:“我癱瘓之前可以做10000件事,現在我隻能做9000件,我可以把注意力放在我無法再做的1000件事上,或是把目光放在我還能做的9000件事上,告訴大家說我的人生曾遭受過兩次重大的挫折,如果我能選擇不把挫折拿來當成放棄努力的借口,那麼,或許你們可以用一個新的角度,來看待一些一直讓你們裹足不前的經曆。你可以退一步,想開一點,然後你就有機會說:‘或許那也沒什麼大不了的!’”
不幸對於弱者是萬丈深淵,對於強者卻是一筆財富。它是人生之旅的太陽,珍視它,你將體驗生命不朽的真諦。
在賭場門口經營腸粉
——原華
美國西部開發,蜂擁而去的淘金客最後留下“賣水人”三字,成了那些守在重大商機的食物鏈上,穩守積累微利,步步富裕的人的代名詞。
我在澳門見過一家“賣水人”,那是毗鄰大賭場的一間小小的粥粉麵店。它開在一座大廈的首層,隻占著其中的一個間隔,滿是“寄人籬下”的意思,門麵簡單潔淨,幾乎不事裝修,緊挨著大賭場,被大賭場的金碧輝煌襯托得格外寒磣。
從賭場出來的人在“金錢大戰”裏廝殺得兩眼通紅,看到這麼踏實的生意人家,覺得他們真是呆頭呆腦,這樣受累有什麼意義,賭場裏麵瞬間就成千上萬,僅是一牆之隔,外麵竟然有人願意從12元一碟的腸粉裏麵獲利,簡直是天方夜譚!
確實,貼近大賭場,裏麵大進大出的現金流,驚濤拍岸,幾乎破牆而來,這間小店無異於驚濤駭浪裏的一葉小舟,不知這掌櫃的又如何把持得住?
招牌上寫著:芝麻醬腸粉12元,雲吞麵15元,白灼青菜8元,狀元甲第粥10元……客似雲來,生意盈門。進出那裏的,都是些什麼人呢?都是些希望一下子扭轉乾坤,卻被乾坤扭轉了的人,是些賠光了本的賭客,他們通常西裝革履,有的就輸剩了一頓粥粉以及回程的路費了。
掌櫃的是一對中年夫婦,慈眉善目,有種罕見的心平氣和,渾然不覺自己處於風口浪尖,兩人平凡守望,同心同德,店裏再雇了三四個人,間或還有三個念書的孩子手勤腳快地幫忙。從天亮忙到天黑,再至深夜,等客人一一離去,方才打烊關門,守著淡時三五千、旺時不足萬元的流水帳,他們心滿意足。
有一天,夫婦倆還免收一位客人的餐費。
那是一位豪客,前一天傍晚,正是周末,豪客攜著巨款從香港過來,獨自闖入賭場廝殺,手運奇佳,幾個小時下來,居然淨賺了2000萬,子夜時分,當他帶著巨款正要返港,哪知遇上狂風驟雨,往返港澳兩地的飛翔船掛牌停航。這位豪客便從碼頭原路折回,帶著口袋裏的千軍萬馬重新殺入賭場,結果遭遇滑鐵盧,人仰馬翻,黎明時分,2000萬全部輸光不止,還賠進去帶來的1000萬本錢。
一夜之間,他從富翁變成了窮漢。
天意,天意啊。他一邊感歎,一邊走入這間小店。
夫婦倆熱情地接待了他,勸慰一番。他們見過一夜白頭的客人,已經習慣滄桑看雲。客人的戲劇性遭遇,使他們倍感平凡日子的真實可貴。
可以想象,5年,8年,10年之後,這對掌櫃的夫婦一定換了人間。
坐在喧囂市聲裏,我時時想起那間小店,小店裏的夫妻。
賣水人的“小模小樣”、“小打小鬧”,也是實事求是所致,因為他們本來就是一群窮人,既未接到祖上留下來的大宗遺產,又沒有中彩票的運氣,所以,隻能腳踏實地,出賣智力或體力,從事服務業。
有人在槍林彈雨中跑過,卻安然無恙,這不說明輪到你去跑的時候也可以安然無恙。對於大多數星鬥小民來說,僥幸發達是一種心理毒素。
榮華富貴人人都想,但是天上掉下來的餡餅,還是讓別人去撿吧。賣水人寧願等待瓜熟蒂落、水到渠成的幸福。
所以,賣水人的生存法則實際上是“放棄第一,選擇第二”。他們選擇了一種務實低調的處世方式,不因利小而不為。隨著年深月久,循序漸進,光陰的重量漸漸顯出來,日積月累,乃萬物之道。
這樣的選擇何嚐不是一種堅守?!堅守的結果,就是比不上少部分暴發戶,但比大部分淘金客要強。
賣水人其實是另類理想主義者。
快樂的方式
——黃顯傑
有一個年輕人到處尋找快樂,但是,卻遇到了許多煩惱、憂愁和痛苦。
這天,他來到一座禪院,向老禪師詢問,快樂到底在哪裏,老禪師指著後院說:“你先幫我在空地上種上花吧!等花開了,我就告訴你。”
年輕人暫時把尋找快樂的事放到了一邊,找來工具,開始翻地,撒下花種,全部心思都用到土地上。辛勤地勞作,精心地嗬護,幼苗破土而出,一天一個起色。
數月後,陽光燦爛的早晨,滿園的鮮花競相怒放,清香四溢。年輕人站在花叢中露出了滿意的微笑,盡情地唱起歌來。
歌聲響徹禪院,老禪師緩步走進花叢,探問年輕人:“孩子,你快樂嗎?”年輕人收起歌聲,高興地回答:“快樂極了!”
老禪師道:“快樂就是這樣,它的方式很簡單,隻要你為著一個明確的目標忙得無暇顧及其他的時候,它就會不露聲色地滋生在你自己的心裏。”
災難麵前
——肖劍
2001年9月11日,世界頭號強國美利堅合眾國遭到恐怖分子的連環打擊。剛剛步入21世紀的大門,愛好、企盼和平的人類就經曆了一次巨大的災難。
記得當天晚上(中國北京時間),我與幾位同事正在昆明出差,住在一家五星級酒店中(打完折後的房價同北京的三星差不多,否則我等豈敢問津),提及此點的原因是,在房間裏可以看到鳳凰衛視節目。
我們幾乎在第一時間全程觀看了整個事件的發生。
震撼驚恐之餘,我最關心的是世貿中心大樓中的工作、參觀人員——5萬多人。自第一架飛機撞上大樓到兩座大樓完全倒塌,時間僅有半小時左右,而且大樓內的電梯竟然不能正常運轉(事後消息證實,百餘部電梯都停了)——能有幾人生還?
現在,最後的傷亡數字大家都知道了——美聯社11月3日公布的數字是世貿中心死亡、失蹤3897人,比各方原來預計的要少得多。還有300多名傷亡人員是消防、搶險人員,他們以最快速度趕至現場搶險,在大樓倒塌時傷亡。
如此高密度的人群,如此高的摩天大樓,在這場意外的災難麵前,怎麼能有如此之小的傷亡?數萬人在電梯毀壞停運的情況下如何在這樣短的時間內撤出?
不可思議的奇跡是這樣發生的:大家在最初的驚恐中緩過神後,開始湧出大樓。
極度的驚恐並沒有引發極度的混亂,盡管沒有也不可能有人組織,但並沒有人爭先恐後地逃命,大家沿著樓梯,一級一級往下走……
朋友告訴我,電視中曾介紹了一位逃生的老太太,她居然是坐在輪椅上,被兩個不相識的人從七十九層樓上給抬下來的!
恐怖分子喪心病狂的行徑讓人震撼,憤怒!
但,世貿中心數十層樓梯上有條不紊移動的人流,也讓我們震撼。人流中,有坐在輪椅上的老太太,有抬著她的小夥子,有身強力壯者,亦有弱不禁風者……他們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但他們知道自己是在逃命!
我們難以想象,如果大家爭先恐後,這些樓梯上會有多少老弱被擠倒,踩在腳下?最終又有幾人能夠生還?又是什麼樣的力量、信念促使他們保持了一份逃命時必要的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