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切合課改精神,關注社會生活(2 / 2)

老師的話同樣不容忽視,“有些道理……適用於其他社會生活領域。”具有明顯的寫作指向,與此呼應的是提示語中明確要求文章“聯係實際”,即要求考生不能局限於材料提供的話題和範圍,要發揮聯想,拓寬思路,聯係社會與生活的其他領域。

2.突出文體特點

寫作要求中雖然規定“除詩歌外,文體不限”,但一旦選定某一種文體,就必須體現該文體的特點,而不能寫出非驢非馬的四不像的文體。例如,如果選擇了議論文就必須做到論點正確鮮明,論據典型充分,論證嚴謹周密。如果選擇了記敘文體,就力求做到主題鮮明,剪材得當,敘事生動有序,描寫細膩傳神,人物形象鮮明,抒情真摯自然。當然考生可以發揮各自的寫作特長,選擇雜文、散文、小小說、故事新編、演講辭、書信等形式新穎或文學色彩濃厚的文體,如此就可以在發展等級中求得高分。

· 【佳作評析】

包攬後的反思

前不久在荷蘭鹿特丹世乒賽上,中國隊“又”包攬了全部冠軍。一個“又”字既包含中國隊的成就又一次實至名歸,又包含了我們對於成功的反思。

在世界乒乓領域,我們為什麼能長期處於壟斷地位,一次又一次地包攬世乒賽、奧運會的桂冠呢?有人說他們日常訓練極為刻苦,或又有人說乒乓球是國球,有傳統優勢。而我想說的則是,中國乒乓球的“實力”在於其運作體製的科學與完善。

曾有一位什刹海體校的乒乓球教練說過:“我們的訓練安排周密而有效,你不會看到哪一個隊員閑滯下來。老的隊員有經驗,會教給年輕隊員各種比賽經驗和擊球的戰術方法。”從中我想到的是讓一個團隊中的每一個元素都發揮其優勢,在團隊內部形成良性循環,並且相互借鑒,達到運作效率的最大化,這便是中國乒乓團隊的實力所在——係統優化。

不僅一個團隊,如果把這種運作方式有效地嫁接到社會其他領域,我想也一定奏效。

20世紀90年代,日、韓等國遭受了亞洲範圍內較大的經濟危機。此時兩國大型企業都在內部大力提倡科技創新,並結合本國傳統工業優勢實現了由粗放型向集約型發展方式的改變,並且實現了由勞動力主導向科學技術主導的根本提升,在世界範圍內取得了成功。

田忌賽馬的故事耳熟能詳,他的成功也不正像中國乒乓球隊一樣,其實力的體現在於結構內部的優化?

此時此刻,中國經濟領域的提升也同樣可以借鑒其方法。改變現狀不是一蹴而就之舉,但若能把握其發展的規律,在內部進行元素間的優化,鼓勵創新,我想中國實力之實至名歸將指日可待。

近年來,姚明創造了中國第一高度,劉翔創造了中國第一速度,丁俊暉創造了中國第一準度,而李娜創造了中國第一力度!這一個個中國實力的體現,無不是中國近年來在體育領域進行改革,調整運作體製使之科學與完善的結果。

包攬冠軍不是目的,而其價值在於一個個的成功實力對於中國今後的發展具有極其重要的推動與借鑒作用。

一個冷靜看待“成功”的民族,才可獲得真正的“實至名歸”而屹立於世界!

簡評

本文以“‘實力’在於其運作體製的科學與完善”為論點,論點既緊扣材料(生甲的話),但又不拘泥於材料蘊含的觀點,加入了作者的獨到見解,從而使論點深刻新穎,顯示出作者不俗的思維品質。文章的另一成功之處是,作者視野開闊,旁征博引,靈活引用了古今中外大量的經典、鮮活的素材作為論據,這些論據涉及不同時代、不同國度、不同領域,從不同角度充分、有力地論證了文章的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