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巧14:在向顧客推介商品時介紹用詞要非常到位
導購員在向顧客推介商品的過程中,必須知道什麼樣的話可以說,什麼樣的話不能說。這是導購員服務語言中的基本問題。
—本書作者 周高華
按照客戶利益關注點來介紹產品
任何產品都得講究介紹技巧,一般根據銷售對象,確定介紹的側重點,也就是按照客戶利益關注點來介紹產品。
導購員在向顧客推介商品時,其關鍵點是:使用該產品能給他帶來什麼好處?哪些好處又是顧客現在正需要的?
顧客李婉容女士是一個非常孝順的兒媳婦。她不僅得到鄰居們的誇讚,而且年年得到小區頒發的“十大孝順媳婦”獎項。
李婉容的公公和婆婆結婚60周年紀念日就要臨近了。李婉容打算為公婆挑選一件稱心的禮物來慶祝金婚紀念。
李婉容打算購買一把按摩椅,於是叫上丈夫去北京M商場挑選。在北京M商場裏,陳列著好幾款不同價格和檔次的按摩椅。
當李婉容谘詢導購員李愛萍按摩椅的功能時,李愛萍對每一款按摩椅的功能和價格都進行了詳細介紹和比較,李婉容聽得非常用心,最後決定在9000多元和12000多元的按摩椅之間作選擇。
此刻,李婉容有點拿不定主意,不知道購買價格9000多元的按摩椅好還是12000多元的按摩椅好。
而李愛萍為了多拿提成,當然極力推薦李婉容購買12000多元的按摩椅,並說了一句:“老人嘛,還能活多久了,要買當然就買好的。”
當李愛萍說完後,李婉容當場就變了臉色,轉身就走了。李愛萍也意識到自己說錯話了,追到門口,再三道歉,可是李婉容還是沒在北京M商場買,而是在另一家商場買了按摩椅。
在上述案例中,雖然導購員李愛萍想表達的意思是老人年紀大了,兒女應該讓他們享享福,可是在向顧客推介商品時用詞不當。
眼看就要成交的買賣,就因為李愛萍說錯一句話泡了湯,還給顧客李婉容留下了不好的印象。從李愛萍道歉來看,後悔莫及已經沒有什麼用處。
把握好說話的分寸
導購員在向顧客推介商品的過程中,必須知道什麼樣的話可以說,什麼樣的話不能說。這是導購員服務語言中的基本要求。因此,導購員在實際銷售中,某些詞語絕對不能用,否則就會禍從口出,不僅達不到成功銷售的目的,甚至還會激化顧客購買的情緒。
一般來說,作為導購員,在向顧客推介商品時,必須多說一些誠懇的、善意的、禮貌和讚許的、謙讓的話題。
眾所周知,要規避的是,導購員絕對不能說虛偽的、無禮的、貶低的、強硬的語言。因為這些虛偽的、無禮的、貶低的、強硬的語言可能引發衝突,傷及顧客的感情。
可能讀者會問,作為導購員如何才能把握好說話的分寸呢?主要方法有以下幾個。
(1)提高自己的專業修養和思想修養 作為導購員,要想提升自己的業績,就必須把銷售語言說到顧客的心坎上,這就要求導購員在向顧客推介商品時把握好語言的分寸。如何才能把握好語言的分寸呢?最好的方法就是,導購員不斷地提高自己的專業修養和思想修養。
(2)談話要盡可能地考慮措辭 在向顧客推介商品時,導購員要盡可能地考慮措辭,要多考慮該怎麼說,而不可以想怎麼說就怎麼說。就算是沒有銷售成功,也不要表達出一種遺憾的心情,而是應該歡迎顧客下次光臨。給下一次銷售成功留下餘地和機會。
(3)切忌斷章取義,以訛傳訛 在向顧客推介商品時,導購員不能誇大,更不能斷章取義,以訛傳訛。
(4)服務語言切忌刻薄挖苦 俗語說得好:“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在向顧客推介商品時,導購員的推銷語言切忌刻薄挖苦,更不能刺激和傷害顧客的感情,即使幽默和玩笑,也必須把握好分寸,更不能拿顧客的短處和某些生理缺陷來作為話題。
技巧15:準確記住老顧客的名字
一種既簡單又最重要的獲取好感的方法,就是牢記別人的姓名。
—20世紀最偉大的心靈導師和成功學大師 戴爾·卡耐基
準確地叫出老顧客的名字
在實際的銷售中,作為導購員而言,最能打動老顧客的一個有效方法—準確地叫出老顧客的名字。
這主要因為,不管對何人而言,最熟悉、最感動的就是別人記住自己的名字。如果導購員能記住顧客的名字,至少顧客認為,導購員非常尊重他,從而拉近了導購員與顧客的心理距離,銷售成功也就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了。
由此可見,正確記住顧客的名字是何等重要,而且還能提升導購員的業績。對此,一位服裝專賣店的女老板馬麗麗在一次培訓課上有感而發:“在我們店裏,凡是第二次進店的顧客,我們專賣店規定,不能隻說‘請進’,而要說‘請進,某某小姐(太太)’。所以,隻要來過一次的顧客,我們都會把這個顧客存入檔案,要全店導購員必須記住該顧客姓名。”
當然,馬麗麗的做法值得導購員學習和借鑒。馬麗麗如此重視記住顧客的姓名,從而使得顧客感到備受尊重,不僅頗有賓至如歸之感,更重要的是得到導購員的尊重。對此,美國現代成人教育之父戴爾·卡耐基(Dale Carnegie)在接受《紐約時報》記者采訪時坦言:“一種既簡單又最重要的獲取好感的方法,就是牢記別人的姓名。”
在實際的銷售中更是這樣。不管顧客具有何種身份,與導購員關係如何,作為導購員必須努力將他們的容貌與名字牢牢記住,這樣將會使導購員的銷售更加暢通無阻。如果導購員一開始就叫錯了顧客的名字,無疑為銷售帶來意想不到的困難。
北京中關村L商貿門市部導購員劉宏宇的老客戶—北京D商貿公司老板佘浩瀚打算購買20台電腦和10台打印機。
在出發之前,佘浩瀚還打電話給劉宏宇,說自己要購買20台電腦和10台打印機,大概1小時左右就到。放下電話,佘浩瀚快馬加鞭地趕往中關村L商貿門市部。
1小時20分鍾,佘浩瀚趕到L商貿門市部,敲門後說:“您好,我找劉宏宇,上午打過電話。”
而劉宏宇非常熱情地說:“幸會幸會,‘餘’浩瀚先生,我是劉宏宇,是L商貿門市部的導購員。”
佘浩瀚臉色馬上就變了,不高興地說:“劉先生,您是不是認錯人了,我是您的老客戶?”
劉宏宇非常肯定地說:“‘餘’浩瀚先生,怎麼可能認錯人呢?您不是說1小時到我這裏嗎?打算購買20台電腦和10台打印機。”
佘浩瀚堅持地說:“劉先生,我想你肯定是認錯人了。我是佘浩瀚,不是‘餘’浩瀚。”
這時,劉宏宇才說:“哦,真對不起,我還以為您姓‘餘’。現在,我想向您介紹一下我們公司的電腦和打印機。”
佘浩瀚說:“不好意思,我還有點耗材需要購買,待會兒再過來。”
佘浩瀚說完後離開了L商貿門市部。20分鍾後,佘浩瀚在M商貿門市部購買了20台電腦和10台打印機,及其配套的耗材。
在上述案例中,劉宏宇帶給我們的是什麼樣的經驗教訓呢?答案當然是顯而易見的。的確,在實際銷售中,記住顧客的名字對於導購員來說非常重要。導購員記住顧客的姓名,顧客則會認為自己受人尊重。
事實上,對於任何一個顧客而言,都渴望被他人尊重。因此,在實際銷售中,倘若導購員能夠準確無誤地記住顧客的姓名,而且能夠非常自然地叫出來,這等於給予顧客一個巧妙而有效的讚美。
導購員如果把顧客的姓名忘記了,或者念錯了其中的某一兩個字,那麼顧客會非常惱火。特別是一些非常生僻的姓,作為導購員必須主動請教,免得念錯。
就像上述案例中的導購員劉宏宇,不認識“佘”,主觀地把“佘”念成“餘”,這樣的錯誤是不能犯的。因此,在銷售中,導購員記住顧客的姓名非常容易獲得顧客的信任。
對於導購員來說,能夠準確地記住顧客姓名,特別是當顧客再次光臨時,導購員能準確地叫出顧客的姓名,雖然這看起來是一個很小的、微不足道的銷售細節,但是卻能將商品成功地銷售給顧客。
其實,作為一個專業的導購員,記住顧客的姓名就是在尊重顧客。這是作為銷售中一種最基本的禮儀。倘若導購員連最基本的銷售禮儀都不懂得,那麼導購員在實際的銷售工作中很難取得較好業績的。
記住顧客姓名的常用方法
實踐證明,但凡能取得非凡業績的導購員,大多數都知道記住顧客姓名能促進自己的銷售業績。其實,讀懂顧客的消費心理便需要博大精深的理論,而在實際的銷售中,尊重顧客,比如,導購員記住顧客的姓名,當再次光臨時能親切地叫出顧客姓名,如此而已。
在很多銷售心理學專著中,大量講述了許多高深的理論。由於導購員大多數是初高中畢業,根本沒有那麼深的文化素養,這樣的理論專著對於這部分導購員來說,無疑是天方夜譚。
事實上,導購員不需要去探索如此高深的理論,隻需謹記中國古代商人的待客之道—尊重顧客,誠信待客,童叟無欺就足矣。
在尊重顧客中,導購員記住顧客的姓名就在其中。當然,導購員記住顧客的姓名,就意味著導購員自己已經握有了打開顧客心扉的鑰匙了。
可能有讀者會問,作為導購員,如何才能記住顧客姓名呢?方法有以下幾個。
(1)問清楚正確的顧客名字 在向顧客推介的過程中,顧客可能會給導購員留下名片,甚至是告訴導購員自己的姓名,顧客如果是生僻姓氏,導購員要問清楚正確的顧客名字,不要不好意思,比如:“可否請你再說一遍你的名字?”“你的名字怎麼拚寫?”“你的名字我叫得對不對?”
(2)不斷重複,加強記憶 當導購員清楚地叫出顧客的姓名後要不斷重複,加強記憶。在很多情況下,當顧客告訴導購員姓名之後,一般地,導購員不到10分鍾就忘記了顧客的姓名。在此時,導購員必須多重複幾遍,特別是在顧客介紹之後,在向顧客推介商品時,導購員必須盡可能地叫出顧客的姓名。
(3)把顧客的姓名寫下來 在取得客戶的名片之後,必須把他的特征、愛好、專長、生日等寫在名片背後,以幫助記憶。若能配合照片另製資料卡則更好。不要一味依賴自己的記憶力,萬一出錯,則得不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