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麵中的鵟,經常落在這棵向日葵杆上休息。於是嶽長利用蒿草,在向日葵杆附近悄悄搭了一個掩體。一開始,鵟還有些顧忌這個忽然出現在領地裏的“草堆”,時間長了,就漸漸放鬆了警惕。在掩體裏長時間蹲守,與毛腳鵟近距離接觸,起飛、降落、捕食、爭鬥,一幕幕精彩的畫麵出現在嶽長利的眼前,讓他既興奮又緊張。
可想要出作品,僅憑距離近這一點,還不夠。鳥類攝影是動態的,一個關鍵的問題就是對焦。這就需要攝影者預先估計鵟的動作,並提前主動做出反應,而不僅僅是守株待兔。而且,在充分考慮光線的同時,還要考慮風向,一般情況下,鳥兒都是逆風起飛。當發現了鵟做出要起飛的架勢,嶽長利立即對準向日葵杆迅速對焦,在毛腳鵟起飛的一刹那,實施高速連拍,把起飛的全部動作記錄下來,再從中挑選出姿態最好的照片。
虛實與色彩
這幅作品的精彩之處,首先在於很好地處理了虛與實的關係,讓虛實結合,相輔相成。
畫麵中起飛的毛腳鵟,很有氣勢,姿態也很優美。它快速而有力地拍動寬大的翅膀,舒展半圓的尾羽,眼睛向前下方俯視,我猜應該是發現了獵物,快速起飛捕食。嶽長利選擇了較高的快門速度(1/1000秒)和較大的光圈值(f/5.6)從而保證了既能夠抓住精彩的姿態,又能夠產生焦點外的虛化效果。使得視覺中心——鵟的眼睛更加醒目突出,畫麵栩栩如生,更具有表現力。
在中國,鵟有“鳥中之豹”的別稱。毛腳鵟被稱為“雪白豹”,除了全身布滿了類似豹子的斑紋,其凶悍勇猛的性格、敏捷的身手和旺盛的戰鬥力,也與陸地上的中型貓科動物——豹有幾分相似。這幅作品中,毛腳鵟眼神銳利、冷峻,姿態極具動感和美感,猶如一匹正在獵食的豹子。可以說,嶽長利成功地表現出了毛腳鵟作為“鳥中之豹”“雪原的霸主”,這種極地猛禽的凶悍氣場。
這幅作品在色彩表現上,也是相當優秀的。
這隻毛腳鵟的羽毛,從白到黃褐、淺棕、深棕、黑,加上虹膜、鼻、爪的黃,向日葵杆的黃褐,主體以棕黃色調為主,與背景中天空的藍色形成了柔和的對比。巧妙的光線運用,合理的色彩配置,顯示出了嶽長利對色彩提煉、概括和加工的能力,使攝影作品達到繪畫著色的藝術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