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向日葵杆上的毛腳鵟(1 / 2)

向日葵杆上的毛腳鵟

佳作賞析

作者:薄荷

大慶地處廣袤的鬆嫩平原,每到冬季,來自北極地區的毛腳鵟便會成為這裏雪原的霸主。因為近年來動物保護意識越來越深入人心,打獵已被徹底禁止,大慶的鬧市中活動著十幾隻毛腳鵟。禦風翱翔的鵟時常悠閑自得地從我單位辦公大樓前後飛過。

這樣“鵟歡大慶”的日子,也是拍鳥人的節日。盡管室外溫度在零下20攝氏度左右,每個雙休日,愛鳥、拍鳥的人們都來“與鵟共歡”。富有野性和靈性的毛腳鵟對人越來越信任,我很高興,這裏逐漸成為了人鳥和諧的家園。

——摘自拍攝者嶽長利拍鳥筆記

十一月,當強勁的北風裹挾著寒流掃蕩東北大地的時候,草木凋零,候鳥的遷徙步伐變得匆忙,普通鵟和大鵟開始乘長風向著南方遷徙,來到華北平原或者更南邊,度過食物稀缺的冬天。與此同時,遠方來客,繁殖於北極苔原和苔原森林地帶的“雪白豹”——毛腳鵟大群地來到東北,成為東北遼闊雪原上的捕鼠生力軍。

發現

2007年的冬天,嶽長利在大慶市世紀廣場旁的樹林裏拍攝太平鳥。隨後,他發現附近荒地的上空,有五六隻“鷹”在盤旋、翱翔著。當他開車靠近正準備拍攝時,突然有一隻俯衝到蒿草中,起飛時嘴裏好像叼起什麼似的。於是他拿起望遠鏡仔細觀察,發現有一隻小老鼠在“鷹”的嘴裏。嶽長利通過此次拍攝,不但發現了這種“鷹”捕獲獵物時的瞬間美,而且激發了對它進一步研究的興趣。為了拍出更好的照片,回去後他查閱了許多資料——

毛腳鵟,隼形目、鷹科、鵟屬,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在中國能見到的毛腳鵟都是“過客”。夏季,它們在北極圈附近的苔原棲息繁殖;冬季,它們駕著西伯利亞吹來的寒風,迎著太平洋沿岸的暖濕氣流,身披著冷豔雍容的“外套”來到我國鬆軟的草皮上。毛腳鵟的食物單一,一心一意專門捕食老鼠。一隻毛腳鵟平均每天捕5~10隻老鼠……

抓拍

怎樣捕捉毛腳鵟最美麗的瞬間?

開車跟蹤拍攝,車一到鳥就飛,總是靠不近。嶽長利花了很長時間,仔細觀察毛腳鵟的習性。他發現,毛腳鵟是借著風向和氣流在空中盤旋,眼睛總是在搜索地麵上的老鼠,一旦發現獵物,馬上收緊翅膀,像離弦之劍一般迅速俯衝向地麵,而且十有八九捕食成功。在空中盤旋累了,它會把電線杆、樹枝、土堆或向日葵杆等當做棲架,落在上麵休息。

棲架對毛腳鵟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棲架是它尋找和捕食獵物的陣地,如果不受幹擾,它會長時間地停立在棲架上等待獵物的出現。有時棲架又成了它的餐桌,它將捕到的獵物提到就近的棲架上解決掉。毛腳鵟經常利用的棲架也是它的領域,不允許其他同類靠近。當然,合適的棲架也成了毛腳鵟為攝影師擺“pose”的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