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是經營狀況不佳,滿開慧也沒有想著放棄這間工作室。那時候,工作室賺不到錢,滿開慧就靠著做其他的設計收入來養活這間工作室。她說,“這不僅僅是養活工坊,更是養活自己的理想。”
而創造版畫的夢想,早在滿開慧的孩童時期就已經生根。滿開慧是地地道道的川妹子,從小她就在四川美協旁長大。她每天都能看到著名的版畫家徐匡、阿鴿夫婦。在這樣充滿藝術氛圍的耳濡目染中,她漸漸喜歡上了版畫。
後來,因為對傳統版畫的喜愛,她報考了四川美院版畫係,可惜的是與川美擦肩而過。隨後她考入了江西景德鎮陶瓷學院雕塑係。大學畢業後,她成為了佛山大學的美術老師。那時候,在授課之外,她依然心心念念著版畫。
1995年,她來到北京中央工藝美院雕塑係進修。在北京,她結識了楊越老師,進而來到中央美術學院學習版畫。結束在央美的學習後,滿開慧心中對版畫有種放不下的惦念,於是便萌生了創辦一個版畫工坊的念頭。1996年末,她的工作室在北京成立。最開始的十幾年,這間工作室的經營狀況一直不佳。幸運的是,2008年時,這個工作室迎來了轉機。越來越多的人開始認識到版畫的藝術價值和收藏價值,三版工坊的經營狀況開始好轉。
目前,三版工坊在798藝術區和環鐵藝術城有兩個加工製作廠房。位於798的工作室主要負責製作小型以及少量的版畫,環鐵的工作室負責承接大型的版畫製作。最初這間工作室以製作鉛皮版、銅版為主,如今這個團隊可以專業地製作絲網版、石版、木版、銅版以及綜合版的專業版畫。
此外,他們希望能創作一些更加多元的作品。他們希望版畫能夠做成綜合版,在木板、銅板、絲網版的單一模版基礎上,相互地融入其他版種。比如在完成的絲網版上再用銅板壓骨,“這樣很有立體感,效果非常好。”
滿開慧說,版畫創作的過程不是一個純技術活,而是藝術和技術的結合;不是原作的重複創作,版畫就得像版畫,不能讓人一看以為是原創版畫。對原作的再次創作也正是工坊最獨到之處,滿開慧說這是“用版畫的語言去演繹油畫的創作靈魂。”
發展至今,三版工坊已經成為業內一個被廣泛認可的品牌,並與黃銳、張大力、王廣義、鄧箭今、尹朝陽、季大純、丁乙、隋建國、王亞強、王亞彬、張小濤、屠宏濤、蔡誌鬆等藝術家取得了合作。
但是,滿開慧並沒有選擇將自己的工作室做大,“即便是經營狀況最好的時候,我也沒有考慮將它做得很大。”在她看來,藝術是小眾的,講究物以稀為貴,普及了的藝術隻能稱為大眾美術,不能再稱為藝術。
她說,如同其他北漂一樣,當初來北京就是為實現夢想,而並不是為了發大財。“我永遠不是老板,我始終是個藝術家。我開始做的時候就知道很難,但這是我喜歡的事情。既然認準了,我就一根筋往前走下去,並且要把它做好。當然,我覺得我還是賺了,因為我收獲了那麼多藝術家的作品。”在她看來,能為版畫藝術的傳播發展做點事情,遠比收獲金錢更讓人開心。
滿開慧有個心願,就是把她的三版工坊打造成一個可以傳承的百年小店,“我的店不要大,但要精。我要保證出自三版的每一張作品都是精品,都可以給收藏它的人帶來審美的樂趣和經濟上的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