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藝術類院校學生創新意識培養研究(1 / 2)

藝術類院校學生創新意識培養研究

藝術教育研究

作者:王小雲

【摘要】 本文以福建省內藝術類院校大學生作為調查對象,通過問卷與訪談相結合的方法,重點研究學生的創新意識現狀以及學校的教學方法、方案,分析藝術類院校在培養學生創新意識方麵存在的問題,並提出一些改進意見。

【關鍵詞】 創新意識;藝術專業;調查研究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當今社會,創新型人才在藝術行業內可謂炙手可熱。然而,隨著藝術類專業的快速擴招,學校對藝術生的培養質量尤其是學生的創新意識與能力的培養卻在下降,導致很多學生畢業即麵臨失業。因此,藝術類院校應該轉變人才培養目標,將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作為學校新的教學理念和目標,以此滿足社會對創新型人才的巨大需求。本文選取福建省內藝術類院校大學生作為調查對象,通過問卷與訪談相結合的方法,重點研究福建省內藝術類院校學生的創新意識現狀以及學校的教學方法、方案,分析藝術類院校在培養學生創新意識方麵存在的問題,並提出一些改進措施。希望通過本文的研究,能為藝術類院校教育體製的改革提供一些可供參考的意見。

一、福建藝術類院校學生創新意識培養的調查問卷分析

(一)調查的對象和目的

本次研究以福建省內藝術類院校在校大學生為調查對象,將調查問卷發放到4所藝術類院校,在各個專業不同年級的學生中隨機發放。共發放調研問卷1200份,其中有效問卷1124份。

通過調研,了解藝術類專業大學生的個性化特征、學生對創新的認識、學生對學校教學安排以及對教師授課的意見等,探究藝術類院校在培養學生創新意識方麵存在的一些問題,從而為學校改進教學方法、提高教學質量提供建議。

(二)調查的方式

本次調查采用問卷與訪談相結合的方法。其中,問卷調查預先設計好調查的問題,以便取得相關問題的調研數據;而訪談調查主要是作為問卷調查的補充,通過有目的性地選取部分專業的學生進行訪談,以便更好地完成調查任務。

(三)樣本選取

調查問卷由18道相關調查問題構成,每6道題組成一個部分。第一部分評測學生對創新的認知與理解;第二部分了解學生對學校課程安排與教師教學的評價;第三部分調查學生在課餘時間的活動安排,以便更深入地了解學生。

(四)調查問題分析

通過對調查問卷的分析,我們可以得出以下一些結論:

第一,關於大學生對創新的認識。調查問卷顯示,藝術類專業學生大多數都認同學生應具備一定的創新意識,但是也有不少學生對“創新發明是隻有科學家應該做的事情”、“創新是神秘莫測的”等錯誤認識持中立態度或肯定態度。對創新認識的模棱兩可,說明有很多學生缺乏個性、不敢推陳出新。而對於藝術專業的學生而言,這是一個很大的缺點。因此,加強對藝術專業大學生的創新認識是培養的當務之急。

第二,關於學校對學生的評價指標。調查問卷顯示,大部分學生都認為學校主要是按照知識的掌握程度對他們進行評價的,其次才是實踐能力,而個性發展與創新能力是最不被重視的。這表明學校應轉變考核辦法,加強對創新意識、實踐能力的考核。

第三,關於教師的授課方式。通過對學生對教師授課方式的態度的調查顯示,啟發式教學比較受他們歡迎,約為44%;而講解與討論相結合的教學方式,也很受學生歡迎,約占31%;其餘學生則選擇問題式教學和講授式教學。這表明,學生們最不喜歡的是灌輸模式的講授法,最喜歡的是啟發式教學,因此教學方法的改進也是學校的重要任務之一。

第四,關於教師創新意識測評。對藝術類專業教師創新意識的調查顯示,教師經常引導學生思考前沿性話題、引導啟發學生進行想象和聯想以及注重培養學生的質疑精神三項合計所占的比例較低,而在對這三項問題的調查中認為“沒有”或“一般”的占了較大的比例。因此,可以看出,大部分學生認為教師未能主動開展對學生創新思維教育的培養,教師在創新意識的教學中做得還不夠好。這一方麵說明教師的創新意識不強,另一方麵也說明教師自身缺乏創新能力。

二、福建藝術類院校學生創新意識培養存在的問題及成因分析

要提升藝術院校學生的創新意識,就必須深入分析藝術院校學生創新意識培養存在的一些問題,並根據實際,提出解決方法和對策。這不僅是改善目前藝術院校學生素養的關鍵方法,同樣也是高校教育者義不容辭的責任。

(一)藝術院校培養創新型人才存在的問題

就目前福建藝術院校學生的情況來看,各藝術專業的學生普遍存在創新意識目標不正確的問題,這與學校的培養目標有關。如,培養目標不夠準確化、細化,大都比較宏觀;同時,培養目標也與社會需求脫節。如今,創新型人才相較於單純的知識型人才以及專業口徑較窄的專門應用型人才,更能夠適應新的時代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