訓練項目 時間安排 要求
熱身運動 5分鍾 活躍歌唱器官
基礎聲音訓練 10分鍾 調整歌唱狀態
呼吸訓練 10分鍾 氣息控製
與氣量擴張
節奏訓練 5分鍾 結合作品
音準訓練 10分鍾 旋律音準、
和聲音準、
大小二度
共鳴訓練 10分鍾 高位置、統一、
產生泛音
色彩訓練 10分鍾 結合作品風格
合唱聲音訓練的重要性毋庸置疑,在每次排練時要能夠堅持不懈,並保證足夠的時間,同時要給每個合唱隊員建立正確的聲音觀念,使他們堅持“聽合唱”的意識。
五、指揮設計與演出編排
指揮的設計是保證排練順利完成的一個前提。每個作品在排練前指揮應對左右手的分工、預備拍的打法、與鋼琴伴奏的配合等等做一個充分的準備與設計。要在排練前與鋼琴伴奏老師和合唱隊員進行溝通,讓大家明白指揮的意圖及其對作品的處理方案,要設計好指揮動作,特別是關於速度和力度的變化,同時要在樂譜上做好標記。預備拍的設計尤為重要,指揮最重要的工作就是預示,預示得準確才能讓合唱隊員準確地演唱。而且指揮的動作要一致,不要每次排練都不一樣,這樣會讓隊員不知道哪次是對的。
演出的編排有兩塊的內容,一是對正式演出前走台、彩排的時間和次數進行規劃設計,同時對演出場地的音響效果提前評估,因為音樂廳與劇場和廣場的音響效果不同,這就需要指揮對合唱隊演唱的音響適時調整,因地製宜地創建最美的合唱音響。另一方麵是對合唱隊舞台表演的設計。隨著時代的發展和人們欣賞水平的提高,人們不再僅僅滿足聽合唱,合唱藝術同樣也是一門表演藝術,合唱隊不再是千篇一律的“城牆式”、“隊列式”的隊形,可以有許多種的變化。特別是中央電視台“青歌賽”上,我們可以看到許多少數民族的合唱,已經把民族舞蹈與合唱結合,甚至把民族的生活場景也搬上舞台。當下的合唱表演在追求聲音美的同時也在追求舞台表演的美,如今沒有任何表演的合唱已經很少了。因此指揮也要設計合唱的隊形、動作等等,當然也可以請專業的舞蹈老師設計一些合適的表演。不過,合唱畢竟是唱,也不能以表演為主,而忽視合唱。
由此可見,指揮的案頭工作是非常繁瑣和細致的,它對指揮在音樂方麵的綜合能力也是有較高要求的。一個好的指揮必須具備視唱練耳、曲式分析、聲樂、中西方音樂史、指揮法等方麵的專業知識,還必須具備文學及表演方麵的知識。總之,指揮在排練之前充分的案頭工作將會使整個的合唱演出有條不紊,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指揮大師馬革順先生說過:“對作品進行深思熟慮的計劃、安排和對作品進行充分詳盡和深刻的準備及研究是指揮必不可少的應盡的責任。”
參考文獻:
[1]馬革順.合唱學新編[M].上海:上海音樂出版社,2002.
[2]楊鴻年.合唱訓練學[M].北京:中央音樂學院出版社,2008.
[3]田曉寶.當下多元化的中國合唱的美學品格[J].華中師範大學學報,2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