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精雕細刻盡傳神(2 / 2)

二、人物性格豐滿

作為木偶戲的人物頭像有它的局限性,即五官是固定的,不能隨劇情的每一次變化而產生表情的變化。在《趙氏孤兒》劇中我們看到的人物,不論男女、尊卑、老少,每個人都各有其特征,他們有血有肉富有性格。如何讓木偶在表演時能虛實結合、寫意傳神呢?能否刻畫出人物最有代表性的麵部造型與感情顯得尤為重要,因為隻有這樣,才能讓“死”的木偶“活”起來,打動人心。這對雕刻藝術家是一個挑戰,雕刻藝術家需對劇中人物有著深刻的理解與高度的提煉,才能塑造出有生命的角色形象。

《趙氏孤兒》劇中公孫杵臼是一位告老的官員,他有豐富的政治與生活經驗,睿智深沉,因君王昏庸、奸臣當道而退隱,然而他仍然一身正義,為了保住忠良之後趙氏孤兒,他敢於捐軀。木偶頭像的公孫杵臼滿頭銀發,胡須霜白,額頭兩道深深的皺紋,眼瞼兩邊重重的眼垂,顯出已曆盡滄桑;而雙眉直橫,眉頭緊鎖,老眼微閉而有神,又刻畫出其忠心耿耿,憂國憂民,這樣,一副老態龍鍾的忠臣形象便立在觀眾眼前。韓厥本是屠岸賈的手下,然而他身處淤泥而不染,有良心、有正義感,為了保護趙氏孤兒,他也獻出了年輕的生命。韓厥的頭像方中帶圓,一雙眉眼呈倒八字形,顏色濃黑,眉稍向上翹,眉宇中見有印堂紅,眼光犀利,青春俊秀,朱唇合閉有力,盡顯方剛的血氣與善良的心地。那皺紋的深沉、眉頭的緊鎖、眉梢的上翹、朱唇的有力已不隻是簡單的五官外表造型,它們更多地透射出人物內心的性格與思想。

三、五官刻畫巧妙

提線木偶戲《趙氏孤兒》的劇本與其他改編本的一個明顯的不同之處,在於作者獨特的藝術思想觀。在劇本結尾,作者對孤兒的塑造做了與原著迥然不同的修改,對孤兒的成長與報仇給予了符合時代精神的思考與質疑:當趙氏孤兒(名屠程)知道真相後,殺死義父屠岸賈,報了血海深仇。但是,他下達了比16年前更為嚴厲的誅殺令!林老師在製作屠程變化的頭像時,也可謂煞費苦心。為了塑造屠程雙重的特殊性格,在製作時,他設計了活動的五官來塑造其形象。屠程是個僅16歲的孩童,木偶形象以又大又圓的眼睛來表現這個年齡的特征,然而這隻是年齡的外表特征,屠程的內在卻隱藏著與屠岸賈一樣的凶殘心性。為了體現這種內心性格,屠程的眉毛、嘴巴的刻畫則是成人化的:一雙眉毛又濃又硬,眉端像刀鋒往上翹,雙唇緊閉帶怒氣。直到劇情至“屠程決定為家人報仇,下令殘殺屠岸賈全族時”,木偶的五官頓然大變——雙眼突出,嘴巴大張,暴露出細長尖利的牙齒。此時的屠程表現出一副猙獰凶殘的可怖嘴臉。這活動技巧的創新和運用,富有藝術表現力,為進一步刻畫人物的形象添上了濃濃一筆,使得觀眾目視外表就能窺其內心。

在五官的刻畫上,眼部的刻畫對木偶的神采起關鍵性作用。傳統木偶頭的眼部隻能左右轉動,一定程度上局限了人物的內心情感表現。劇中的屠程在得知義父正是滅自己家族的仇人時,決定報仇雪恨,為了凸顯他此時的仇恨,在設計時把之前的眼部轉動設計成眼珠能向前伸長4—5厘米。一個木偶頭內部隻有5、6厘米之大,要在本已狹小的空間裏安裝能向前伸長4—5厘米長的眼球是最大的極限,其工序的縝密、精細可見一般。而且雙眼突出的同時,嘴巴兩顆細長尖利的牙齒也向前暴凸,十分深刻地刻畫出屠程此時反目成仇的心理。這一眼部刻畫所達到的驚人效果,不論是在設計上還是製作上,都是之前所有木偶頭像製作中沒有的,獨到的創新程式對塑造偶頭形象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它升華了木偶頭雕刻藝術的境界,同時也是對傳統技藝的一大突破和創新。

提線木偶戲《趙氏孤兒》人物頭像的雕刻既抓住木偶戲劇種的藝術特征,又注重對劇本悲劇色彩的體現。它帶給觀眾的不僅是對該劇演出的感動與驚歎,更是對木偶雕刻藝術新的認知與思考。林老師的大膽創新和精心設計,賦予了木偶新的生命和新的氣息,讓觀眾領略到傳統木偶雕刻藝術的另一種美。提線木偶戲《趙氏孤兒》獲得了觀眾的普遍讚譽和一致肯定,它為泉州木偶雕刻藝術的發展做出了新的貢獻,讓傳統的木偶藝術在新時代中綻放出新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