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節 素質教育要求強化後勤服務功能
素質教育的全麵實施離不開學校後勤服務的有力保障,它要求學校在後勤服務工作中,以素質教育需求為導向,以學生全麵發展為目標,切實強化後勤服務的基礎性功能、公益性功能、實踐性功能、形象性功能、先行性功能,安全性功能,有力保障素質教育全麵實施,不斷促進學生全麵發展。
一、素質教育要求強化後勤服務的基礎性功能
學校後勤服務工作是學校一切工作的基礎。素質教育的全麵實施要求學校具備現代的硬件設施、優美的校園環境、優質的後勤服務和科學的人本管理。如果學校後勤保障不足或保障滯後,學校的正常教育教學工作將會受到影響,素質教育也將無法全麵實施。對學校來說,後勤服務的每一件工作、每一個崗位、每一項管理都是素質教育的重要一環。隻有抓實抓細抓好後勤服務這個基礎,全麵實施素質教育才能成為可能,促進學生全麵發展也才能成為可能,黨的教育方針落實也才能成為可能。
近年來,閬中市搶抓國家實施西部大開發和汶川地震災後恢複重建機遇,加大投入,加快建設,加強管理,努力增強學校後勤服務基礎性功能。特別是以貫徹落實《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關於“深入開展平安校園、文明校園、綠色校園、和諧校園創建活動”為契機,持續深入開展了“綠色生態校園”創建活動,按照“設施完善、管理規範、校容整潔、環境優美、文化涵厚、環保節約、師生文明”的總體要求,切實加強了學校硬件建設、科學管理、環境治理、綠化建設、文化建設、環保節約、文明教育,有力促進了素質教育向“深水區”挺進。
二、素質教育要求強化後勤服務的公益性功能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特別強調:“堅持教育的公益性和普惠性,保障公民依法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機會。”國家發展改革委、教育部《關於規範中小學服務性收費和代收費管理有關問題的通知》中明確要求:“中小學向在校學生收取服務性收費和代收費,必須堅持非營利原則,按學期或按月據實結算,多退少不補。學校和教師在為學生服務、代辦有關事項的過程中不得獲取任何經濟利益,不得收取任何形式的回扣。確有折扣的,須全額返還學生。”教育是一項崇高的公益性事業,學校後勤服務特別是食堂服務更是關係到師生員工的切身利益的公益性事業,必須堅持公益性原則,實行成本經營,不得以贏利為目的,更不得將學校後勤服務作為創收的手段。但公益性事業並不等於福利性事業,學校在提供後勤服務時,一定要精打細算,周密計劃,嚴格核算,精細管理,切實加強服務成本控製,努力降低學生經濟負擔。學校不能虧損提供後勤服務,其實學校也虧損不起,更不能讓學生為後勤服務管理不善、成本控製不嚴“埋單”。
三、素質教育要求強化後勤服務的實踐性功能
勞動塑造人、培養人、發展人,這是馬克思主義的一個基本觀點。《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規定:“教育必須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必須與生產勞動相結合,培養德、智、體等方麵全麵發展的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在2010年的全國教育工作會議上,胡錦濤總書記、溫家寶總理都強調了勞動實踐教育對推進素質教育的重要性。胡錦濤總書記指出:“促進學生全麵發展,優化知識結構,豐富社會實踐,加強勞動教育,著力提高學習能力、實踐能力、創新能力,提高綜合素質,加快改變學生創新能力培養不足狀況。”溫家寶總理講道:“推進素質教育,培養全麵發展的優秀人才和傑出人才,關鍵要深化課程和教學改革,創新教學觀念、教學內容、教學方法,著力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實踐能力、創新能力。”
勞動對學生發展的重要性,要求對學生的勞動實踐教育從現在做起,從身邊做起,從小事做起,從宿舍的掃地疊被做起,從食堂的排隊打飯做起,從搞好廁所、教室等公共場所的環境衛生做起。
近年來,閬中市深入挖掘學校後勤服務的實踐性功能,不僅將學校後勤服務作為加強學生勞動實踐的重要途徑,而且還因校製宜,推進了以“建好一個實踐場所,辦好一個師生食堂,救助一批貧困學生,培育一代社會新人,幫助一方農民致富”為主要內容的勞動實踐場所建設,為學生提供了一個更為有效、更為廣闊的素質教育試驗田。
案例 勞動實踐基地撬開農村教育新思維
背靠官帽山,麵向筆架梁,腳登小西河……2007年12月,坐落在這方風水佳地的天宮中心校迎來了全市首次勞動實踐教育現場會:一個以勞動實踐基地撬動農村學校發展的辦學新思維端倪初現。
三年前,擁有500多住校生的天宮中心校,每天都要到20公裏外的城區買菜。麵對日益升高的生活成本,學校和部分學生家庭都感到難以為繼。
2006年陽春三月,立身中心校運動場中的山堡上,俯瞰校外荒廢的大片土地和緩緩流淌的小西河,湯局長眼前一亮:“為什麼不在這裏搞個勞動實踐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