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加強財政投資項目績效評價的必要性(3 / 3)

2、設立財政投資項目績效評價指標

財政投資的目的不僅是為推動經濟的發展,也為了滿足社會的需要。財政投資項目績效說到底是一個綜合性很強的複合效益問題,不但要對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進行分類分析,還要對其財務狀況、工程質量等進行綜合考慮。

通常來說,進行財政投資項目績效評價的指標有:投資項目經濟效益評價指標、社會效益評價指標、財務評價指標、工程質量指標等。績效評價指標的采集和分析是績效評價的兩個工作重點。財政投資項目技術經濟指標的積累是財政投資控製的基礎性工作,財政機關和評價人員要注意在日常預結算檢查、財務檢查過程中積累績效評價所需要的基本數據,如“三材”用量指標等,為績效評價開展打下堅實的數據基礎,逐步建立完善財政投資項目技術經濟指標體係,紮實有效地推進財政投資項目的績效評價工作。

3、對績效評價質量進行後續跟蹤檢查

財政投資建設項目績效評價結果要向社會公告,財政機關要注意收集社會新聞媒體、社會公眾輿論、外部專家、被評價對象等對評價項目質量方麵的所反映的評價信息。對收集到的信息進行分析,總結該績效評價項目成功的方麵和存在的不足,提出有所借鑒的經驗和教訓。促進財政機關不斷加強績效評價管理,提高績效評價質量。

4、財政投資項目績效評價工作的配套改革

首先,建立財政投資項目績效評價工作信息庫,便於監測項目預算周期的完成過程,收集、查詢項目資料,反饋績效評價結果,分析計算曆史標準值。其次,要科學合理地對財政投資項目進行分類,這是建立財政支出績效評價指標、標準體係和有效組織實施的前提和基礎。最後,還要硬化財政投資項目績效評價工作結果的約束力。不同的項目建設績效監督機關和實施單位,都要對評價工作結果的運用目的、範圍、程序、權限等做出具體規定,增加財政投資項目績效評價工作的權威性,形成政府講績效、有績效的良好氛圍。

5、對財政投資項目的建設過程進行績效評價

財政投資項目不僅要注重經濟方麵的效益,還應注重社會效益;不僅要關注投資本身產生的效益,而且要關注該投資對地區經濟、就業、環保等各方麵的貢獻率。由於財政投資建設項目絕大多數屬公共設施項目,而針對項目本身的經濟性、效率性和效果性往往沒有衡量的標準,難以評價。如何能全麵反映和評價政府投資建設項目績效,關鍵要抓住投資決策、投資管理、資金使用、投資效果四個環節。

四、結語

財政投資建設項目績效評價是一項開拓性和探索性的新工作。從目前國內績效評價工作開展情況看,還沒有形成一套成熟的全麵反映績效評價的工作方法體係。因此,研究探索績效評價,建立不同建設類型的財政投資項目技術經濟指標采集標準,建立完善的投資項目技術經濟指標體係,以及健全財政投資建設項目績效評價製度,組織開展財政投資建設項目績效評價工作,顯得尤為重要。

【參考文獻】

[1] 謝科:談財政投資項目的投資控製[J].山西建築,2012(7).

[2] 郭日民:關於加強財政投資項目監管的思考[J].法製與經濟(下旬),2010(8).

[3] 陳千鈞:關於提高代建項目質量和效益的實踐與思考[J].經濟師,2011(11).

[4] 張劭懿:淺談財政投資項目的會計核算方法[J].科技視界,201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