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加強財政投資項目績效評價的必要性(1 / 3)

加強財政投資項目績效評價的必要性

財經論壇

作者:翁娜

【摘要】 集中政府財力辦大事,提高政府對整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引導、推動和調控能力,是提升社會經濟發展水平至關重要的手段。因此,加強財政投資項目的績效評價十分重要。本文試圖對財政投資項目的績效評價作一些探討和思考,以期加強財政投資行為,提高投資效益。

【關鍵詞】 財政投資項目 績效評價 必要性

財政投資項目是指為了適應和推動國民經濟或區域經濟的發展,為了滿足社會的文化、生活需要,以及出於政治、國防等因素的考慮,由政府通過財政投資,發行國債或財政債券,利用其它國家捐贈款項以及金融組織方麵的貸款等方法,以獨資或者合資的形式來進行固定資產方麵的投資項目。隨著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財政投資項目的數量及投資額越來越大,財政投資項目對財務管理方麵的要求越來越高,加強財政投資項目的績效評價顯得越來越重要。

一、開展財政投資項目績效評價的必要性

財政投資項目作為一個國家實施其政府職能的重要工具,同樣也是調節我國經濟活動中的重要手段。尤其是我國改革開放以來,經濟飛速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製由建立到不斷完善,之前的經濟體製留下的財政投資項目在管理體製方麵暴露出了很多缺點,比如眾所周知的環境汙染、浪費腐敗等現象。目前,我國雖采用了穩健的貨幣政策,但固定資產投資規模仍空前巨大,問題還是顯得很突出。如何加強財政投資管理,管好用好資金,提高政府投資效益,就必須開展財政投資項目績效評價,實行資金的追蹤問效。財政投資(特別是非經營性)工程管理體製不健全,管理方式存在很多弊病。主要體現在以下兩點。

1、缺乏專業性

我國一般是根據項目的需要臨時設立項目管理班子,管理者多不是專業人才,因此對於財政投資項目方麵的管理也不夠專業,對財政投資項目的管理質量較低。很多公共基礎方麵的財政投資項目的管理,往往都不是專業人員進行的,而是通過臨時組織建成的工作小組負責。但是許多建築工程方麵的財政投資管理要有專業人員和技術人員,其中關係到國計民生方麵的財政投資顯得尤其厲害,無論是招投標方麵還是項目本身的質量、預算和施工期間方麵都要有嚴格的控製,但是,由於工程小組方麵的管理是臨時組織建立的,缺乏專業性和技術性,組成工程小組的成員平均素質不高,其中不乏有好多員工都是農民工,他們當然不了解相關的法定建築程序,甚至連最起碼的國家相關法律和有關工程建設方麵的規範都不清楚,大部分人員隻懂得一點靠工程工作經驗積累的建築方麵的常識。不僅如此,這些人員的負責人往往是由所在地的相關領導負責的,因此在項目實施的過程中會出現的各種問題,如某些違背項目施工的基本規律和客觀科學規律的問題,必然會出現一些項目實施進度中造成的投資不合理,項目浪費和結果收益不高的情況,甚至可能會造成質量安全方麵的嚴重問題。

2、同位一體化情況尤為突出

我國目前大量財政投資工程是由使用單位組建項目管理班子,造成投資管理、建設組織實施管理、建設監管和工程使用單位四位一體的現象。在財政投資工程管理中,責、權、利劃分不清楚,由於相關的監督體係還不夠完善和財政性投資項目的業務單位不必承擔相應的風險,所以對財政性投資項目涉及相關單位缺乏相關監督和管理,很容易形成財政性投資項目實施單位行為的不規範。鑒於目前我國還沒能夠建立有效的相關監督和製約製度,所以沒有辦法控製相關管理單位造成的一係列問題,比如往往追求自己方麵的利益最大化,工程概算超估算、預算超概算和決算超預算的“三超”現象發生,所以財政性投資項目目前還是難以控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