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重鋼(集團)公司新時期黨建工作的求索與創新
企業黨建
作者:王萍
摘 要:剛性的經濟行為提供了發展的原動力,而至柔的企業精神則內生出恒久的長跑耐力,撬動了可持續發展的杠杆。在新的曆史時期,為適應市場經濟規律和企業管理創新,重鋼集團不斷求索創新,豐富黨建工作的內容,構建“大黨建”格局、發揮“大文化”優勢、塑造“大品牌”影響,讓黨建工作成為企業又好又快發展的不竭動力。
關鍵詞:大黨建;大文化;大品牌
“兩會”以來,重鋼集團以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為目標,以增強企業創造力、凝聚力、戰鬥力為重點,不斷強化思想政治工作和企業精神傳承在生產經營中的政治保障地位,構建“大黨建”格局、發揮“大文化”優勢、塑造“大品牌”影響,讓黨建工作成為企業又好又快發展的不竭動力。
一、構建“大黨建”格局,讓思想工作服務企業生產
重慶鋼鐵(集團)公司是百年老企,從漢陽鐵廠到重鋼的百年曆程,不僅是一個企業的發展演變史,更是中國鋼鐵工業坎坷前行的縮影和寫照。在抗日戰爭時期,重鋼製造的軍事武器成為反對侵略的尖刀,為抗日戰爭的勝利做出了巨大的貢獻。解放後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鐵路、建築、軍事、能源等各個領域都能見到重鋼的優質鋼材,重鋼集團為新中國的發展繼續貢獻著力量。重鋼之路,始終都與國家複興民族命運息息相關。在新的曆史時期,重鋼複興,也同樣離不開國家意誌民族精神的承載。因此,構建“大黨建”格局,讓思想政治工作服務於企業生產,將決定著百年重鋼重振雄風。
(一)新時期的黨建工作依然要宣揚傳統
重鋼集團1938年建廠,初期無數建設者發揚大無畏精神,克服重重艱難險阻,在溝壑縱生的荒灘上建設起了抗日大後方的鋼鐵基地,為抗擊日本帝國主義的侵略提供了95%的鋼材。上世紀60、70年代的“國家使命、創業精神”,80年代的“艱苦創業、求實創新”精神、90年代的“五必有”準則(有崗必有職責、有職責必有指標、有指標必有考核、有考核必有分配、有分配必有效益),21世紀的“五創新”(思維創新、技術創新、流程創新、工藝創新、產品創新)已成為重鋼一筆寶貴的精神財富,為重鋼的發展壯大提供了強大動力。新時期的黨建工作,依然要宣揚好傳統,這是企業優勢,更是發展優勢,堅守好傳統將有利於凝聚職工的精氣神,充分調動職工生產積極性和主觀能動性,促進企業又好又快發展。
(二)新時期的黨建工作必須得與時俱進
在轉型期的中國,轉型期的老牌國企,各種矛盾與困難是不可回避的,這就要求黨建工作必須得與時俱進,不斷去適應新環境、新思想、新格局。走好群眾路線是當前黨建工作適應新時期發展的具體要求,也是國企適應新時期發展的必然要求。走好群眾路線,內在就是從職工中來,到職工中去,以員工的群體意識和群體行為為基礎,了解並認知員工的訴求並加以解決和滿足,同時發揮好一線職工的排頭兵作用,使得職工的建議與意見成為企業改良創新的動力。走好群眾路線,外在就是從客戶中來,到客戶中去,以客戶的群體意識和群體行為為基礎,了解市場的訴求並加以解決和滿足,不斷提升產品的質量和服務的水平,使得客戶的需求與市場的變革成為企業改良創新的動力。
(三)新時期的黨建工作重點在格局創新
黨建工作,是老課題,也是新課題。簡單的說,黨的建設包括思想建設、組織建設、作風建設、製度建設、反腐倡廉建設、純潔性建設等,具有鮮明的政治性,指導黨在不同時代、不同情況下的工作與活動。大型國企具有政治屬性也具有經濟屬性,黨建工作不能僅僅是思想工作,也應該是經濟工作,因為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企業追求的永遠是效益。這就要求國企探索建立與現代企業製度相適應的黨建工作新機製,也就是說要構建“大黨建”格局,確保黨組織在經濟生產中發揮出更大的作用。對於重鋼集團來說,“大黨建”格局的核心在於形成一種內涵豐富的企業文化,讓優秀文化成為企業的靈魂,塑造一個口碑良好的企業品牌,讓優質品牌成為企業的財富,這也是大型國企新時期黨組織建設的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