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足,也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知足方能常樂。從另一個角度來說,知足就是要懂得珍惜自己所擁有的一切。在過去的叢林中,老和尚總是告誡弟子們要惜福。現在想來,這句話的確特別有道理。
從個人來說,一生的福報有相對的固定性;從人類的生存環境來說,擁有的資源也是有限的。在過去幾千年,我們已經習慣於大自然無私的奉獻和給予,似乎大自然的寶藏是無盡的,可以供我們盡情索取。但隨著人類對地球有了更多了解之後,我們才發現,地球的資源是非常有限的。如果說大自然的恩賜是人類共同的福報,那麼,它不僅屬於我們的祖先,屬於我們,更屬於我們的子孫後代。曾經有人說過,我們不是從祖先的手中繼承了這個地球,而是從後代的手中借來了這個地球。如果我們不懂得珍惜,不懂得合理使用,而是像敗家子般任性而為,那麼,大自然賜予的這份福報很快就會被我們揮霍一空。到那個時候,我們的子孫又何以為生?等待人類的又將是什麼樣的命運?
十六世紀以來,在西方唯物論思想的指導下,人們以為物質決定意識,物質高於一切。當追求物質利益成為生活的最高目標時,人類也不知不覺地物化了。我們總以為,隻要有了豐富的物質條件,人類就能過上幸福生活,世界就能獲得和平安定。但在物質文明高度發達的今天,擺在我們眼前的現實卻是:貧富差距越來越懸殊,社會問題越來越多,為爭奪資源而導致的爭鬥也始終沒有停止。由此可見,問題的關鍵不在於物質生活達到了什麼樣的水準,歸根到底還是人類自身的問題。確切地說,是人類心靈的問題。
佛教認為,心靈是主導人類行為的關鍵力量。心淨則國土淨,心染則國土染。隻要人類的貪、嗔、癡還存在,對能源的過度開發就不會停止,對生態環境的肆意破壞也不會停止。如果我們希望擁有清淨、安定的世界,首先就要淨化我們的心靈,克服我們心中的貪、嗔、癡。隻有這樣,人類社會才會有光明的前景。
糾正幸福的觀念
近幾個世紀以來,科技發展為人類帶來了嶄新的生活,尤其在西方發達國家,物質文明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雖然中國人窮了很久,但在過去那些缺乏參照的年代,我們並沒有因為貧窮而失去心理的平衡。改革開放以來,人們驚奇地發現,外麵的世界原來如此精彩。幾乎在一夜之間,致富成了民眾最為迫切的願望。我們今天所說的現代化,其實就是一種西化。應當承認,富足的生活具有極大的誘惑力,而在這一點上,人類也的確擁有平等的權利。各行各業都在與世界接軌,為什麼我們的生活水準就不能向發達國家看齊呢?
理論上說,這一要求是合理的。那麼,擺在我們麵前的事實又是什麼呢?雖然我們擁有九百六十萬平方公裏的國土,雖然我們向來以地大物博而引以為豪,可中國還有太多的人口,這使得我們的人均資源遠遠低於世界平均水平。但是,在中國從道德社會迅速走向功利社會的今天,這無法改變的現實並不能阻擋“一切向錢看”的衝動。在民眾心目中,有了錢就可以脫貧,有了錢就可以達到小康,擁有財富似乎就擁有幸福。既然財富等同於幸福,隻要能得到幸福,自然會不惜一切。
在發展經濟的共同目標下,人們潛在的力量得到了極大的激發。遺憾的是,在很多時候,人類的創造力與破壞力是成正比的。森林被大批砍伐,礦產被過度開發,連野生動物也在劫難逃。是的,或許它們都轉換成了我們夢寐以求的財富,但自然卻因此而更為貧瘠。錢很快就會用完,樹木又需要多久才能成林呢?生態又需要多久才會恢複呢?
從另一個角度來說,財富能否等同於幸福呢?我們在世間的生存,的確離不開必要的物質條件。但在基本生存解決之後,財富還能為我們帶來什麼?錢能買到藥品,卻買不到健康;錢能買到食物,卻買不到食欲;錢能買到享樂,卻買不到快樂。
在今天,很多人對財富的追求,早已不再是為了維持生計,而是轉向財富的積累。對於他們來說,財富的意義或許就體現在數字的變化上,今天增加一個零,明天又減少一個零,如此而已。問題是,一旦陷入這樣的追求,心態就會隨著數字的增減而變化,似乎人生的全部意義便在於此。隻要有利可圖,其他一切又算得了什麼?現在有句話叫做“窮得隻剩下錢了”,這不僅僅是幽默,事實上,正是相當一部分人的真實寫照。可悲的是,當整個社會也走向這一歧途時,道德解體了,自然破壞了。最後的結果或許就是,整個世界也窮得隻剩下錢了。
這使我想起一個故事:從前有個做夢都想發財的人,一天,幸運終於降臨到他的頭上,甚至比他想要得到的更多。因為他獲得了點石成金的魔力,任何東西隻要一經他的手,就會變成真正的黃金。他迫不及待地將他的屋子變成了黃金的宮殿,然後是花園、街道。當最初的狂喜漸漸平息之後,他想起應當和家人一道來分享這份奇跡,可他的妻兒也成了冷冰冰的金子塑像。於是他開始感到孤獨,隻好安慰自己說:“畢竟,我有了再也用不完的黃金,雖然沒有了親人,但我還可以用金子買到我想要的一切。”結果他很快對購物也厭倦了,因為他買來的一切都變成了同樣的金子。最後,他開始餓了,這時他才發現所謂的幸運已為自己帶來了最大的不幸,因為所有的食物在他手中都成了無法食用的金子。“老天嗬,把我的魔力收回去吧!”他哭泣著、懇求著,在饑餓和孤獨中慢慢地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