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蠻夷美人(1 / 3)

二、蠻夷美人

未久前,餘曾寫一文,雲,目今世界,知治大國之道者,現代民族之中,唯英格蘭民族是也。一美人覽之,憤懣而怒,詰餘曰:“吾美國若何?吾美國乃共和之國,豈不如英帝國知治國之道乎?”餘答曰:“然矣。不列顛民族之於汝等美國,迥然有異矣。不列顛民族,乃文明之民族;汝等美人,雖居水漿混凝土式摩天帳篷,依舊乃無文明之遊牧民族而已。”美人不屑一顧,謂餘曰:“汝受教育於英國,未曾及美國,自當如是而雲!”

確然如是。餘迄今未忘,清末大臣,已故之張蔭桓,出使美國時,謂美人其所發現,曰,於美國,人所欲求之事者,皆不缺也,唯缺宗教是也。此言一出,即驚四座,美國人全堂嘩然失笑。在場一美國記者,驚曰,“吾美人缺宗教?吾美國,凡街道必有教堂,凡教堂必有傳教之團體!吾美國,宗教之多,可遣使中國、朝鮮,世之他國概莫及焉!”

是故,餘必曰,中國大使所言極是。其所欲達者,非謂美國無宗教,而雲美國無文明也。文明者,切當之漢字,曰禮樂(字麵之義曰,禮儀與音樂),早期耶穌會會士譯之為宗教。是故,張蔭桓大使銘記於心,其意既指宗教兼曰文明。蓋因今日之歐美,宗教乃一事,僅為禮拜日所做之事;中國則不然,文明乃另一事,乃七之六日必做之事,宗教即文明,文明即宗教;二者乃同一之事,亦即人之精神生活之形式或表現,非僅為禮拜日所做之事,而乃人之每日必做之事。

若欲深究之,容餘於文明之民族、野蠻之民族,作以解釋。今日皆曰,古希臘及古羅馬,乃偉大文明之國。其故何也?此古老文明之國,非特有治國用兵之道,非但善產物品,有經商之法,且出精神之作品,如文學藝術,且更為要者,恃此,於其偉人之中,而有成高尚、完美之人性者也。逮及其亡,而為世代記頌,競相效仿。總之,所謂文明之國,乃一國所有之精神財富,或如卡萊爾所雲,“實現之理想”。

是故,餘謂不列顛民族,乃文明之民族,非僅因其有經商之道,贏滑鐵盧之戰役,轄印帝國之能事,不列顛民族,如古希臘及古羅馬,亦出偉大之精神產品。依鴻銘之見,現代歐洲之精神產品,唯一厥功甚偉之作也者, 威廉·莎士比亞也。言及莎士比亞,卡萊爾於其《英雄及英雄崇拜》所言極是,曰:“莎士比亞,乃吾不列顛人民厥功甚偉之作也。”若大不列顛帝國他日被毀,千年之後,人之覽其作品者,必曰,不列顛民族,乃至高文明之民族。

其實,正如拉丁字“virtus”,並非英文字 “virtue”之意,而意同日文字Samurai(武士)。此字即可證明,大凡暗曉拉丁語者,皆知古羅馬乃一高貴之文明。如同此理,即或無莎士比亞,僅憑英文字“gentleman”,則可足示大不列顛民族,其文明之精致遠勝古羅馬高貴之文明。其故何也?蓋鑒於大不列顛精致之文明錘煉成耶穌教溫良之精神及理想,由此而生“秉性溫良之人”。文明之旨歸,非在使人強壯,而在教人溫良。換言之,文明之旨歸,使人養成者,非凱普林所謂之粗俗、下流、身著法蘭絨之愚氓,然此乃今日居中國之美國基督教青年會(Y.M.C.A)竭力欲求之事;文明之旨歸,使人養成也者,秉性溫良之人是也,即吾中國人所謂之懂禮樂;禮者,英人稱之為禮貌(courtesy)、優良之態度(good manners)或優良之規矩(good forms);樂者,音樂(music)是也。

確然如是,餘以為,蓋因不列顛及英格蘭之文明,其旨在,使人養成“秉性溫良之人”;是故,不列顛人民,乃當今世界唯一現代之民族,如餘曾雲,懂治國之道之民族。

德川家康,日本偉大之武士,恃鋒利之劍,棄殘酷之魔鬼,擺脫舊有封建日本之約束;其臨終,於榻前謂其孫德川家光,曰:“汝,有帝王之相,他日必將轄治一大帝國。汝當謹記,治帝國之道,心須溫良仁慈[268](拉丁語:alma as in alma mater,意即:母親般之溫良仁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