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個月過去了。
羅蒙諾索夫焦急地等待著葉卡捷琳娜的消息。
一天夜晚,他正在實驗室裏工作,突然進來一個穿著羊皮大衣的年輕大漢。他背著一大包東西,帶著一股冷氣站在羅蒙諾索夫麵前。
“普喬夫斯基!”羅蒙諾索夫驚詫地叫著年輕人的名字,兩人緊緊握手。
普喬夫斯基是莫斯科大學地學係的高才生,烏拉爾氣象站的創建人。他本是林場主的兒子,勤奮好學,但由於沒有高貴的門第和雄厚的家資,讀不起大學,在莫斯科一家鞋店當修腳工。1755年,羅蒙諾索夫創辦了莫斯科大學,在俄國首次向工農子弟敞開了門扉。普喬夫斯基成了這所大學的首批旁聽生,一個偶然的機會,羅蒙諾索夫發現了他,並把他留在身邊,供他讀書。經過五年努力,他以優異的成績畢業了,在羅蒙諾索夫的建議下,他創建了有名的烏拉爾氣象站。
此刻,羅蒙諾索夫像慈父一樣為年輕人掃掉身上的雪塵,問道:“你怎麼在這個時候回來呀?”
普喬夫斯基很驚訝,反問道:
“你不知道嗎?親愛的老師,氣象站給撤銷了!”
“啊?撤銷了?”
“是呀,儀器全讓我給背回來了。撤銷文件是科學院辦公廳簽發的,我想您是知道的呀!”
羅蒙諾索夫驚訝地瞪大了眼睛,半晌沒說話。他的臉由於激憤而變得通紅,在心中踏實的希望落空了:葉卡捷琳娜沒有幫助他。
原來,葉卡捷琳娜是想過問此事。但當她知道撤銷氣象站的命令是柯爾夫男爵簽署的時,她便不願提及了,因為她不想得罪柯爾夫這樣的科學界巨頭,她的皇權需要他的支持。
羅蒙諾索夫透過窗子注目黃昏下的藍色蒼穹,高高地昂起那顆不肯屈服的頭顱,用極其悲壯的語調對普喬夫斯基說:
“揭開天氣之謎是多少代人的願望啊!預告天氣變化並發出準確的信號,把風暴來臨的消息告訴人們,這是多麼神聖的事業呀!達官貴人可以不要天氣預報,可農民、漁民需要!我們不能半途而廢。”羅蒙諾索夫兩眼滾動著淚花,語調越發低沉,“普喬夫斯基,從今天開始,你就把我的實驗室改建成氣象站吧,讓它像一盞明燈一樣在黑暗的午夜照亮氣象學發展的方向,迎接氣勢雄偉的全球氣象觀測網誕生的黎明。那時候,人們不再畏懼天氣,生活會像春天一樣美好!”
羅蒙諾索夫滿懷期望,注目幽藍的夜空。遠方,悠長的鍾聲震響了。這是彼得堡午夜的鍾聲,這是預示著科學的黎明即將到來的鍾聲。
公元1765年4月4日,這位氣象學先驅、偉大的化學家在孤獨和期望中離開了人世。
尾?聲
羅蒙諾索夫逝世84年之後:公元1849年4月1日,彼得堡科學院院士庫普菲爾揭開了氣象學史的新篇章。在他的領導和組織下,在德國科學大師洪堡德的支持下,世界上第一個氣象學國立中央科學機構 —— 物理觀象總台成立了。它的任務是組織領導氣象台、站網,收集全國的氣象資料。在它的指導下,一個龐大的氣象觀測網在俄國廣袤的土地上建立起來了!羅蒙諾索夫夢寐以求的願望終於實現了。
羅蒙諾索夫
米哈伊爾?瓦西裏耶維奇?羅蒙諾索夫(Lomonosov,Mikhil Vasilievich,1711-1765)俄國著名科學家,出生於阿爾漢格爾斯卡亞省傑尼索夫卡村一個漁民家庭。
羅蒙諾索夫在自然科學方麵的貢獻範圍非常廣泛,涉及化學、天文學、氣象學、物理學、地質學等。他第一個記錄了水銀的凝結現象。
羅蒙諾索夫用實驗證明化學反應前後物質的質量相等,這一發現比拉瓦錫發現物質不滅定律早18年。經過大量的實驗之後,1756年,羅蒙諾索夫得出這樣一個結論:“參加反應的全部物質的重量,等於全部反應產物的重量。”這就是今天我們所熟知的,作為化學科學基石的質量守恒定律。
在物理學方麵,羅蒙諾索夫創立了熱的動力學說,指出熱是物質本身內部的運動,從本質上解釋了熱的現象。
羅蒙諾索夫提出了氣體動理論,認為空氣微粒對容器器壁的撞擊是空氣產生壓力的結果。同時,他對氣體壓強給以正確解釋,即是空氣質點對器壁撞擊的結果。1741年,他創立了物質結構的原子 —— 分子學說。在歐洲率先提出並推動天氣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