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得堡午夜的鍾聲(2 / 3)

陶貝特四十多歲,俄國著名化學家,長臉,藍眼睛,挺直的高鼻梁上架著金邊眼鏡。他是出生在德國的科學家,彼得堡科學院的顧問、院長舒馬赫的朋友。他認為俄國的氣象學十分幼稚,而羅蒙諾索更不值一談。他很有分寸地反駁了羅蒙諾索夫:

“自從1733年,你們俄國人稱之為偉大的北方探險隊在嘉桑建立氣象站開始,直到今天已有三十多年曆史了,三十年努力結果如何呢?”陶貝特摘下眼鏡,不屑地搖了搖頭,“結果是你們的氣象資料在國內沒有用場,而是由外國院士運到國外,在外國發表。你們俄羅斯的氣象科學還沒有進步到那種程度,還不能獨立地分析氣象資料。在這種情況下,保留氣象站有什麼意義呢?”

陶貝特驕橫的言行激怒了羅蒙諾索夫,他十分不客氣地說:

“與其說取消氣象站,不如說取消俄羅斯氣象科學。我們國家幅員廣闊,氣象科學的發展直接影響國計民生。隻有那些害怕俄國富強起來的人才會阻撓這門科學的發展,甚至千方百計地扼殺它!”

陶貝特冷笑兩聲說:“不要扯上兩個國家,但有一點你要知道,沒有德國科學家,你這個穿光板皮袍的窮小子,還懂得什麼叫科學嗎?”

科學院總長柯爾夫男爵見兩人爭吵得厲害,便連連擺手說:“你倆的看法都不錯,不必爭了。寒冷的西伯利亞渺無人跡,可以取消那裏的氣象站;由於烏拉爾山脈是彼得堡的天然屏障,所以它就不必取消了。”說著他取下金絲眼鏡,和藹地望著羅蒙諾索夫。羅蒙諾索夫考慮再三,覺得在這關鍵時刻不能讓步,他用和緩的語氣說:“柯爾夫男爵,恕我直言,取消任何一個氣象站都是不明智的!大氣運動帶有全球性質,要想揭開天氣之謎,必須在整個地球上設置氣象站,組成一個龐大的天氣觀測網。”隨著羅蒙諾索夫的話語,柯爾夫男爵的臉變得愈來愈像一張白紙,他簡直不能容忍羅蒙諾索夫說下去。

然而,固執的羅蒙諾索夫對此毫無察覺,仍然激動地說著:“目前全世界隻有39個氣象觀測站,這些觀測站即使全設在俄國境內也不算多!”

柯爾夫立刻打斷了羅蒙諾索夫的話,他霸氣十足地說:“必須撤銷氣象站!”

桀驁不馴的羅蒙諾索夫並沒有認輸,他懷著一腔悲憤上書俄國女皇葉卡捷琳娜二世,直陳原委,請求召見。就在科學院專家會審會結束的第三天,女皇在她的行宮接見了這位德高望重的科學家。

葉卡捷琳娜麵色紅潤,體態優美,淺棕色的眼睛閃著藍色光澤,挺直的鼻梁仿佛是她剛毅堅定的象征。羅蒙諾索夫的來訪使她非常高興,她像聊家常一樣隨意地與羅蒙諾索夫談著:

“米哈伊爾?羅蒙諾索夫院士,聽說您是沃爾夫的學生,真的嗎?”

“是的,陛下!”

“那真榮幸,沃爾夫是歐洲最著名的學者,我從小就知道他。”女皇微微地揚起頭,用柔和的語調說著,“過去我讀過您寫的《談談因電力引起的大氣現象》,很有趣。我不懂科學,但我喜歡科學,尤其喜歡科學家。”

羅蒙諾索夫笑了笑。葉卡捷琳娜繼續說:“我真為您高興,聽說您推翻了偉大的波義耳的結論,發現了‘物質不滅定律’,真了不起,給我介紹一下它的內容吧!”

“陛下,您過譽了!偉大的波義耳像高加索冰山一樣巍巍聳立,我哪能超過他呀!”

“不!米哈伊爾?羅蒙諾索夫院士,這不是俄羅斯性格。俄羅斯性格是一往無前,超過一切人!您工作卓有成效,俄羅斯需要您這樣富於創造力的科學家,您有什麼要求嗎?”

羅蒙諾索夫嚴肅地答道:“陛下,有一件重要的事希望得到您的支持。最近,科學院粗暴地決定撤銷國內僅有的幾個氣象站,這是非常錯誤的!目前,歐洲各國紛紛建立氣象站,而我們卻要撤銷,這是一種倒退!希望陛下您能製止這種愚蠢行動。”

“哦,是嗎?這好辦。不過,我不明白為什麼要建許多氣象站,彼得堡有一所不就行了嗎?”

“不,女皇陛下,天氣運動是大範圍的。要想了解天氣內幕,必須設立很多很多的氣象站。不僅俄羅斯設立,全世界都要設立;還要在同一個時間觀測,這樣就能在整個地球上組成一張研究天氣的網,就能看清天氣的麵目了。”

“哦,是這樣。羅蒙諾索夫院士,您放心吧,我會幫助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