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我的大學(3 / 3)

詩歌有了燎原傾向,大家吟不一樣的詩,作不一樣的詩,就會想入非非。後來校長就下令不做詩了。我看到了生活的曙光,強迫作詩使得我對詩歌倒盡了胃口,一看到文字就產生精神過敏。後來校長編了一套書,有三本,《麗都詩選》,歌頌麗都;《校長詩選》,歌頌校長;《學生詩選》,規定了學生的義務。書是精裝的,紅紅的,一萬多首詩,兩百萬字。校長規定,每人手上一套。這些書不是用來當草紙的,雖然適合擦屁股。學校定期考察背詩的情況。

《麗都詩選》歌頌麗都的成績,有一首詩這樣寫:“長城腳下/故宮身旁/有一個百年老校/她屹立在神秘的東方/她是東方的巨龍的頭頭/帶領著巨龍騰空/而我們的尊敬的校長/就是巨龍頭頭裏的大腦/掌握著騰空的方向。”這本書有龍,鳳,麒麟等圖騰的動物,有老虎、獅子、獵豹等凶悍的動物。每一首詩都會談到動物。《校長詩選》多的是人物,有虛幻的三皇五帝,盤古女媧,有真實的秦皇漢武,唐宗宋祖,康熙乾隆。校長盡力的和他們拉攏在一起。《學生詩選》裏多的是植物,花草,海帶,老藤,有陰生的,有陽生的,主要是寄生的植物。有首詩寫著;你們看啊/學校是/一棵蒼天大樹/你看啊/我們是/攀附在樹上的幼藤/在樹的庇護下茁壯成長。按照進化論的原理,動物比植物高等,人是最高等的動物。可見學生很低等。

學院還舉行詩歌朗誦比賽,詩歌默寫比賽,推出選手參加校級的比賽。獎金豐厚,最高的有一千元。比賽結果,我院的沈同學獲得了一等獎。頒獎會上,他發表了感言:感謝校長的關懷,我成功獲得一等獎。這次的詩歌比賽熏陶了我的思想,高尚我的人生,這一切都是校長的恩賜。感謝校長。事後,沈同學說,為了一千元死記狗屁的詩,還念出感情,真他媽的累死了。

校長的舉動總受到高度的統一的讚同,學生社團與時俱進的成立了詩歌研討部門,簡稱詩部,這個部門人員浩大,有三百多號人。壯大後開起了連鎖店,在每個文學社下都設了分部門,簡稱詩分部。我當時是社長,詩分部給我帶來了極大的麻煩。

虞襄陽說我是野人,野人活的很真實,人往往自以為高貴。可負重不過螻蟻,跳高不過跳蚤,長跑不過豹子,跳遠不過袋鼠,沒什麼高貴的。人是通過管人來表現高貴的,我不想被人管,卻會被人管。比如我快樂時就想裸奔,回歸到伊甸園狀態,可現實中我不敢這樣,否則他們以為我神經有問題。我被叫做小神經,是我的行為不符合他們定的規則。校長講話時,大家洗耳恭聽認真筆記,哪怕漏了一個子,可我卻對旁邊的說,校長又倒他腦裏的垃圾了。旁邊正聽得起勁,象聽福音,不小心聽了我的話,他並沒有回答,隻是嘴巴動了動,白了我一眼。嘴唇分析出他講兩個字:神經。我聽人說話時很少看對方的眼睛,而是看嘴巴,所以我熟悉“神經”的發音。

餘必謙說,他的權利比我大,我就得服從他的管理。餘必謙是詩分部的部長,在青春年華的旗下,而我是社長。他所以有這想法,因為他的頭頭,詩部總部長,是校長的欽定,位高則權重。按照連鎖的原則,總店和分店享有相同的權利。所以,我得服從他的管理。權利必當以義務為前提,權利的濫用必導致義務的逼迫,所以我反感權利。

總詩部有兩件主題事,一是開展比賽等活動,如詩歌朗誦、詩歌默寫等。還有就是點評詩,把詩進行別解、旁通、正解、別裁。尤其是《校長詩選》,要歪解它。一首詩說,校長德兼三皇,功過五帝。這句話是李斯評價秦始皇的。可入了詩選,評說如下:三皇五帝是樹葉獸皮作服飾,校長之衣冠筆挺,玲瓏綢緞,有人君之像;三皇五帝隻懂一門語言,校長懂粵語漢語英語客家話儂語五種語言,還會罵八格牙路。三皇五帝不懂開車,校長騎過自搭過飛機乘過列車現在開寶馬,一年後換法拉利。三皇五帝住山洞,校長住別墅旁有花有草有溫泉有遊泳池還有菲律賓女傭。綜上,無論哪一點,三皇五帝都望塵莫及。

餘必謙也怕點評詩,尤其歪評這種詩,他要出動青春年華編輯部。編輯部每月出一份刊物,人員隻有20人,他們每天審稿改稿,個個都頭大。大家都怕歪評,簡直是腦筋急轉彎一樣。有首詩說校長才高八鬥,譽滿九州,這個牛吹大了。才高八鬥本來是個吹牛,譽滿九州倒是有可能的,隨著通訊發達,在媒體上一炒作,就唯恐天下人不知。與其說是歪評,不如說是用各種方法圓謊。

編輯部的看《詩選》就反胃,三日不敢進食;鼓起勇氣評點的,第二天看見稿件就口吐白沫,身體抽蓄腳抽筋。餘必謙知道後說,要有濁世成佛的精神,經曆這次評點不死的,其它狗放屁的、放狗屁的、放屁狗的文章就不怕了。我堅持放棄點評,他又說,就當成一次體驗吧。

關於體驗,我想到我舅舅,他很喜歡體驗。他結婚拜堂,到夫妻對拜時,他一頭跑開,鑽進廁所。親戚朋友不知他的花樣,等了很久還沒出來,撬開廁所的大門,發現他從頭插進了茅坑。拉上後,昏迷不醒,沒人敢給他作人工呼吸。幸虧命大,自己吐了出來。大家都說我舅舅失足才紮進毛坑,其實,他是為了體驗主動紮進毛坑的。

編輯部不願意評點,餘必謙叫我運用權力,限量逼迫他們完成。我說,絕對的權力導致絕對的腐敗。餘必謙說,你他媽的整個不開竅,最成功的上司,是把自己的野心宣傳成民眾的利益。

他的話讓我想起經理,他很會蠱惑。利潤成直線上升,營業額飆升,所以你們得努力工作,進了五百強,你們就是開國元老阿。我們被說的醺醺然,飄飄然了。可我們的工資還是原地不動,甚至有倒退的傾向。所以我感覺老板把他的野心宣傳成我們的利益。

我說,那不是去騙人了嗎?餘必謙白了我一眼,廢話,那是當然的,這年頭不騙人能成功嗎?騙的高超的,就當了侯王,當了侯王繼續騙,差一點的就隻能騙騙別人,最差的就騙騙自己,當自己都騙不了時,那就完了。你看,哪個不是騙來的。沒聽說過嗎?竊國者侯,竊珠者鉤。騙的大了,就不叫騙了。

餘必謙說,騙不是罪惡,而是高尚的品德。蘇格拉底說過,醫生對病人,將領對士兵,上級對下級都應該騙。孟子是聖人,人家也騙過齊宣王呢!我們凡人,裝什麼清高?

我還是沒有騙編輯部,餘必謙沒有達到校長的指標。他後來到校長那裏告禦狀,說社長不配合他偉大的工作,還從中做梗。校長問社長是誰,他說是一個叫小神經的,就是神經有些毛病的。校長搖著頭說,我們不能歧視智障的同學,就饒恕他吧。頓了頓,又問道:他既然有些小神經,為什麼還能當上社長。餘必謙說,民主選舉出的。

校長恍然大悟,語重心長的歎了一聲,關於換屆選舉啊,我本來是反對民主選舉的。這不,選出個小神經當社長了吧。餘必謙也應和道,他呀,連騙下屬這一基本的功夫都沒有,能當頭頭嗎?校長說,我就說嘛,以後要廢除民主選舉,西方哪個國家我沒有去過?像美國,什麼民主選舉,選出個克林頓像個智障,會被一個農民告狀,那簡直就是不可想象嘛!而後校長拍著桌子,金剛怒目說,以後,競選領導,包括學生幹部,都要我親自任命。民主個小神經當文學社社長,成何體統?

不久,學校撤除了民主選舉,幹部是校長親自欽定的。我去了社長的職務,一身的輕鬆。當社長時,隻有一件值得記憶的事,就是遇見虞襄陽。後來我忘了社長,想起虞襄陽時就想起曾擔任過社長,隻當了一個月,比袁世凱複辟的時間還短。

以前校長常犯病,比如建高爾夫球場時就犯了三次重病,耳朵失聰,手腳麻木,大腦遲鈍,吃了猴腦都不見的起色。內閣重整後,他的病再也沒有複發過。因為議政的通過率百分之百,校長每提出一項,下麵的馬上高舉雙手。開會時間從以前的六個小時減到六分鍾。後來校長為了延長時間,就把會議放在高爾夫球場,打一小時的高爾夫開一分鍾會議,打完六個小時的高爾夫,六分鍾的會議也勝利閉幕了。

餘必謙參加過好多場會議,也打了多場高爾夫球。他似乎生來打高爾夫球的料,所以校長看重他,他引為知己,經常和他切磋。校長說,打高爾夫球是高尚人的象征。我見餘必謙雖然打得好,卻也不見的高尚,可能那種高尚是平凡人無法感受的吧。

校長看重餘必謙後,就拚命提拔他。兩周之內就當學生會主席。主席不是誰都當的,沒有雄渾的資金作後備,沒有領導的親自指示,縱是你是濟事經國的天才,那也拉倒。餘必謙給我一種很不容易,又很幸運的感覺。當年高俅當上太尉,就是球踢得好。說明人就得有些興趣,或者也得擅長一項玩意兒。而且,這玩意兒符合上級的意願。

全校掀起寫詩大高潮時,有人一晚上寫詩五百首,第二晚上就被破紀錄,寫詩八百首。最高記錄一天寫詩9萬首。有個專家說,一天寫詩九萬首,在理論上是可行的。校長高興了,按這樣發展下去,那有多少紙張印刷呀。於是,整個校園都沸騰了,學生趕忙拿出鍋碗瓢盆,組成各個大隊,在學校內敲的震天響,送了一個牌匾給九萬首的記錄者。封他為“詩神”。那時掀起轟轟烈烈的造神運動。吃飯比賽,有人連續吃三十六碗,後來肚子脹破屎尿齊出,就封他“飯神”。喝酒比賽,一人喝了五十八碗,忘了爹娘最後被送進醫院,昏迷七天,從閻王手中撿回了命。出院時,學生夾道歡迎英雄的歸來,封他為“酒神”。

虞襄陽看了那些詩後說:這也是詩,原來寫詩這麼簡單!你看這首《就是好》:啊,校長/啊,偉大的導師/啊,麗都/阿,最美的大學/阿,真偉大/阿,真美好/阿就是好/就是好啊/就是好/阿太好了/阿就是好……這都叫詩?用膝蓋也能想出幾千首。人的欣賞能力怎麼墮落到這種地步?

可這首詩得得了很多獎,最佳創作獎,最佳創意獎,最佳白話詩獎等等,攬括了三十多個獎項。專家一致認為它開創了白話詩的裏程碑。對此,虞襄陽更加不滿。我說,詩的意義是專家捧上去,也是專家附會的。他們說它真誠而熱烈的表達了作者對校長,對麗都的愛,整個詩的節奏,韻律都掌握得到位得體。專家的話當然有些斤兩了。專家們一致認為它該得一等,它隻好得一等了。

《就是好》陸續編成各種樂曲,傳唱在校園內外,翻譯成多種文字,還申請諾貝爾文學提名。有個數學教授,證明出一個定理,在國內引起轟動。他說,看了?《就是好》後,突然茅塞頓開,就證明出來了。在媒體上引起了轟動,後來經過音律學家、漢學家、醫學家的多方麵論證,證明這首詩具有令人頓悟,使人聰明的神奇功效。吟誦《就是好》,會刺激腦神經,使人產生興奮,愚鈍的人變聰明,聰明的更聰明。給植物吟《就是好》,花更鮮豔,糧食會增產,平常畝產五百斤,會增產到一千二百斤。後來農民種植二十畝地,都改種植十畝,節約的時間給植物吟詩。據報導,《就是好》還有掃盲功效,農民的共產主義悟性都提高了。

後來大家都養成一個習慣,碰到了難題,遇到困境,就吟《就是好》。它就像咒語一樣,可消災解難。有人發表文章,就說受了《就是好》的啟發,我也寫文章,但和吟詩都沒有關係。邊寫文章邊吟詩隻會破壞我的靈感。甚至有人談戀愛成功了,也要跟別人炫耀是吟詩的緣故。樓管阿姨有風濕病,每次發作就狼哭鬼號,整座樓都聽得清楚,後來她一天吟《就是好》一萬遍,三天後居然全好了。可是每到了陰天,當我看見她痛的咧嘴,連說話的力氣都沒有,我知道她的風濕病又犯了。

校長給我們演的第一個的劇本,“在校長的關懷下,成功完成……”這個句式。這個句式大家屢用不爽。據說有個偷窺者偷窺學生開房,做愛完後男女同時說了一句:在校長的關懷下,我們成功做完了愛。這個消息不知道是真是假,偷窺者不敢出來作證。後來校長又給出一個句式,在《就是好》的啟發下,我發明出……。學校掀起發明創造的熱潮,成立多個發明獎項。有人發明了電,在黑暗中用手使勁摩擦衣服會放光,這就是電。有人發明熱水的方法,倒一桶水,用手使勁攪拌,據說這是功的轉化為熱能。還有發電的,就是在茅坑下設一個發電機,解手完衝的水帶動水輪轉動來發電。這些發明都申請了專利,隻是沒有付諸了於實踐。我畢業前電是水電站來的,熱水是用電加熱或用煤燒的。這些發明出來後,發明者都說受了《就是好》的啟發。摩擦發電,能的轉化我在高中時學過了。可既然大家都說是麗都學生的發明,那隻是我搞錯了。

後來發明繁多,就出了一本周報,《發明報》,每期有16個版麵,介紹發明者和他們的發明。包括商,工,農等等各類發明。有稻穀增產的發明,在一畝田上密密麻麻的種上兩倍多的苗種就行了。有煉鋼的方法,把家裏的鍋,鎖,砸了,放到土爐裏燒,必要時加一點水,這樣練出來的鋼不僅質量高,而且沒有汙染。還有發明淨水的方法,把衝馬桶的水經過層層的土壤,彙集到低窪處,經過土壤的淨化後水純淨。有個專家試驗過,據說清甜可口,可治百病。《發明報》後來都被拿來擦屁股了,想想就可惜。我後來租房的水電很貴,要是能自給自足,那就不受電力和水利公司的剝削了。

校長後來下達了指標,每個學院每周要有五十項發明出來。為此,院長馬上召開大會,把指標分散給各個班級;班級召開大會,把指標分散給個人。我發明了一種貼郵票的方式,郵票的背麵有黏膠,一碰水就會起反應。往背麵吐一口唾液就粘合了。既節約了水,又節約了膠,符合節約型社會的理念。這個發明得了獎,可學生都說郵票貼不上。經過調查我才知道,他們都把口水吐在正麵了。

事情是這樣的,校長五十榮壽時,學校發行一套郵票表示慶祝,十二張,每一張都是校長的臉。這郵票發行了五十萬套,強製學生每人購買兩套。郵票過多積壓,就甩了跳樓價,使北京郵票市場被壟斷了。學生看到他那張大大的臉,忘了口水往背麵吐,一律吐到正麵。校長知道後,就廢除了我的發明。

可我後來得了發明過敏症,無論見到什麼都想改變它,一改變那就是發明了。粉筆字是白的,我看了不舒服,就想把粉筆放到墨水裏浸了幾天,老師用了,黑色粉筆在黑板上一劃,什麼都看不見。大家都很高興,老師寫的和說的都是不值得記的,這樣就省去了很多時間。老師氣暴如雷,恨不得把我從窗戶扔出去。可校長說了,凡是發明,都是好的。黑粉筆自然比白粉筆好,他隻好用黑筆寫了一個學期,後來得了粉筆過敏症,看見黑色的粉筆狀的東西就頭暈。

大學時搞發明申請專利,隻要申明“在校長的關懷下”,或者“受到《就是好》的啟發”,就行了。現在申請專利太難了,不僅要和專利局搞好關係,還要讓專家舒服。我上次發明竊聽器,命名為“順風耳”,去申請專利。後來經過專家考證,竊聽器不符合國際標準。兩個月後,我在市麵上見到一種竊聽器,功能外型和我的順風耳一樣,隻是名字是“fantary”。原來我取“順風耳”是中國化,而取個英語名字就是跟國際接軌了。

我後來陸續發明好幾樣東西,都塵封在我的抽屜裏。漸漸的,我對發明物品失去興趣,就想發明方法,用來殺時間。麻將可以殺時間,賭博可以殺時間,開會可以殺時間,這些我都感到厭煩了。我後來找到另一種殺時間的方法,就是談戀愛。我有很強的欲望,想和虞襄陽談戀愛。後來想起,覺得自己真混蛋了,因為我和虞襄陽戀愛不是因為我愛她,而是時間多了無法消磨,她成了我消磨時間的籌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