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開學校的所有刊物,言必稱“麗都是最優秀的”,這很鼓動人心。學院每周都展示成績,學生的,老師的,和領導的。看起來挺那麼一回事的。有老師是研究魯迅的,他的簡曆就寫:魯迅研究的帶頭人。魯迅有張照片,頭發帶刺,象戰鬥中的公雞,他看了就研究魯迅的頭發為什麼帶刺。按直覺判斷是頭發帶靜電的緣故,人要是被電了或帶靜電,頭發就象刺蝟的刺根根挺直。於是他從各種角度證明魯迅的頭發帶靜電,參考了生理學、心理學、遺傳學、醫學、營養學、化學、物理學,皓首窮經的寫了二十萬字的著作《論魯迅頭發帶電的真實性》,證明出魯迅的頭發帶靜電,正常電壓在22伏到24伏之間。情緒激動時,回升高到30伏;憤怒時可達36伏,超過36伏,身體就出毛病了。
這本著作引起了巨大的反響,他在前言寫到“在校長的關懷下,我成功的完成了這本著作。”人們就不敢對它有任何的異議,有異議,那就是對校長有異議。後來產生了兩個結果,一個結果是大家作論文時,都要加個前言,前沿必提到校長的關懷。另一個結果,學者研究東西總標新立異,有個研究曹雪芹的,就花了三年時間,得出曹雪芹的父親的表弟的堂姐的舅舅的孫子的伯伯的名字原來叫曹超。有個研究金庸的,研究出金庸所以金庸作筆名而不用查良鏞,因為金庸兩個字筆劃少。
後來學校上下高度一致。上課結束後,老師要說一句,“在校長的關懷下,我成功的講完了這節課。”學生也要講,“在校長的關懷下,我成功的聽完了這節課。”上次我到校醫療室看病,一個老醫師給我打針後,說了一句,“在校長的關懷下,我成功的打完了這一針。”這老醫師打針的次數比領導們拍掌的次數還多,他還得講這一句。漸漸的,這句話成為一種儀式。儀式最重要的不是內容,而是形式。
有個物理教授傾心十年,出了一本物理學的著作,在著者的前麵加了校長的名字,表明是和校長一起完成的。序言中說的很有詩意:是校長的關懷驅除了冬天的寒冷,使得我感受春天的溫暖。是校長的言行給他精神的動力,使他耐住埋頭書本的孤寂,是校長英明的教誨使得投身研究工作,為中國的發展作貢獻。校長看了,很高興,就給他一個獎牌,在大會上鼓動大家向他學習。大家果然學的順溜,所有的論文前都加了校長,學生寫一篇散文日記,也不忘記署上校長。
後來這個儀式科技化,打飯時刷卡,機器自動提示,“在校長關懷下,成功刷卡了。”宿舍感應門一開,機器會自動提示,“在校長關懷下,成功開門了。”上廁所時,馬桶有個感應器,大便拉出後,就傳出陰陽怪氣的聲音,“在校長的關懷下,成功拉屎了。”學校內有紅綠燈,人行道紅燈轉為綠燈時,就傳來“在校長關懷下,行人成功走路了。”車行道的紅燈轉為綠燈時,就傳來“在校長的關懷下,車成功通行了。”
學校內聽的最多的,是“在校長的關懷下,成功……”這句話就成了口頭禪。和老鄉見麵時,我就不自覺說出。“在校長的關懷下,我們成功見麵了。”老鄉先是默然,不懂得我這句話的含義,以為是罵人的。我給他解釋深厚的文化,校長關懷文化。他聽了搖搖頭,以為我在講笑話。我和本校同學打招呼也說這句話,大家都沒有什麼不對。不知道為什麼在其它朋友麵前它行不通。
後來我在酒店上班,大門口的迎賓員,見到客人進來就招呼“歡迎光臨”,客人離去就招呼“歡迎再次光臨”。如果是開寶馬,滿臉暴發戶模樣的,他們的聲音就清脆洪亮,如果是乘出租車來,沒有多少油水的,他們的聲音就減了好幾個檔次。凡是總要有個等級嘛。狗也不是對人人都叫的,而是專門對衣裳襤褸的人叫的。迎賓的在門口言不由衷的招呼,好像也沒有什麼感覺不對,如果自家門口也衣裳挺直,站成木頭人,從嘴裏喊出歡迎光臨,肯定把客人嚇跑的。
後來虞襄陽說,這你都不知道阿,就像數學上的定義範圍,在定義域內,X可以是任何數,出了範圍就失效。她又舉例子,70年代時,人們跳忠字舞上班,人們也不覺得什麼,如果現在也跳,那就不是小神經,而是大神經了。
她說例子時我沒有仔細聽,隻聽到她說我是大神經。我問到,我真是大神經?虞襄陽說,不是,你還沒有達到那境界?我說,神經也有分境界的。虞襄陽說,每件事情都得做到最徹底,像數學上習慣的求出最值。人們注意的都是極致,期間有無數個數值,人們也不在乎。你要作神經,不要作小神經,就是做大神經、大瘋子,這樣的話境界就高了。
我想我無法達到最高境界。可他們都沒有這樣叫過我大神經,如果我真的是大神經,他們不叫我大神經,而是叫我瘋子或者聖人了。
麗都的建築高度統一,中央辦公樓,是校長和各領導辦公處,有專門的門衛把守著。東區教學樓,西區宿舍樓,南區餐廳,北區超市。東西南北的每座樓外表是一致的,長寬高都一樣。中央辦公樓比四方的樓高出很多,給人與崇高感。校長喜歡這種感覺。
麗都根據五行給東西南北的樓刷上顏色。中央刷黃色,黃色是最高貴;東麵刷綠色,西麵刷白色,南麵刷紅色,北麵刷黑色。路人問宿舍樓在那裏,你隻要手一指,說白色那裏,他就明白了。超市是黑色的,又稱為黑超、黑市,黑超的獲聘貴了數倍,也算名副其實了。黑超黑的錢光明正大,說多收的錢用在麗都建設上的。學校的建設,也是造福學生嘛。
宿舍不僅外麵白色,內部也是白色的。床單是白色的,蚊賬是白色的,桌子是白色的,連日用品都是白色的,到處是一片白茫茫的,象覆蓋了一層雪。有的人懶,床單上經久不洗,汙垢重重,變成的黑色的。宿舍規章規定,牆上允許掛畫,但隻能掛一種顏色,白色。一種白色隻能掛一張白紙。教科書封麵不是白色的,學校規定在封麵封上統一的白皮,每一本都是白皮書。買來的日用品不是白色的,就在外麵刷上一層白漆,幾乎每個宿舍都備有白漆。
校長有一個想法,如果服裝和環境都相統一,那就是天下大治了。到白色的宿舍穿白色的衣服,到紅色的餐廳穿紅色的衣服,到黑超穿黑色的衣服,到綠色的教室穿綠色的衣服。學生隻要備四種色彩的衣服就夠,黃色中央他們是沒有機會進入的。換衣服時,隨身要帶三套衣服,換衣服也不能在眾目睽睽之下。可有人就在眾目之下換,校長感覺傷風敗俗,就免去了這個項目。否則,校長想,那時就垂拱而治了。
自從餐廳被刷成紅色以後,遠看象一團火。上次起火後,人們認為那是紅光,燒了餐廳後大家才明白,冒出的煙不是燒飯的煙,那煙是黑色的。餐廳是紅的,校長說煮飯時冒出的煙也要紅色的,這樣才能統一。就不燒煤了,改用紅木材,所謂紅木材就是在木材上漆了紅色。木材漆上紅色後,燒出來的煙還是黑色的,我看過是黑色的,可校長說是紅色的,於是大家都說是紅色的。既然大家都說是紅色的,那隻好是紅色的。就像大家說我是小神經,那我隻好是小神經。那次的黑色滿天後,他們不敢說是紅色的了,就趕忙報警,等警車來時,餐廳已經化為灰燼了。校長大發雷霆,因為化為灰燼後形成了一大片黑色。如果灰燼也是紅色的,那校長就高興了。化學反應都聽他的,要他黑他就黑,要他紅他就紅。
餐廳塗成紅色,服務員穿的全紅,連鼻子都紅的像辣椒。紅色讓人情緒激動,排隊時打架群毆。和服務員大打出手,服務員之間也打群架。有次起內亂罷市一天,大家隻能吃泡麵幹糧,體驗寒食。人們情緒激動是吃太多辣椒的緣故。校長說白米飯也要紅的,在白米飯混了紅辣椒。我每餐都吃的直流眼淚鼻涕,人們以為我憶苦思甜而感動,其實是太辣了。
我的生活就是這樣,在紅色餐廳吃飯,到白色的宿舍睡覺,再到綠色的教室讀書。西方人說上帝是烹飪師,進餐廳時,我就有見到上帝的感覺。麵對宿舍的全白,我又有上天堂的感覺,便睡不著,怕一睡著就進了天堂。到了綠色的教室,見到穿綠衣的老師,我就想昏睡。老師上課時是有步驟,旁邊放著一架鍾,像甲殼蟲模樣。一堂課40分鍾,鍾每兩分鍾震動一次,提醒老師按時完成教學任務。上課鈴聲一響,老師坐下來按表,拿課件埋頭念,念完一節課也就完了。在綠色環境中,人會保持冷靜,所以並沒有發生學生動亂。
學校內有樹和花草,都移植到中央的黃色區域了。中央區域落英繽紛,雜樹生花。巨大的蓮花湖,湖中有午時蓮,每逢午時就開花,這些花隻有校長和領導能欣賞。湖中央有座亭子,雕梁畫棟,是賞心悅目的地方。蓮花湖旁邊是個遊泳池,還有溫泉,提供玫瑰浴,熏衣草浴,有泰式按摩、日式按摩、中醫按摩等等。領導們說,校長公務繁忙,要保持充沛的精力,做出更精確的決策,享受更高的待遇是天經地義的。
宿舍、餐廳和教學樓有樹和花草,隻是都是橡膠製作的。餐廳旁的漆了紅,連樹葉都是紅的,像楓葉一樣。宿舍旁的漆了白,樹枝樹幹都是白色的,像得了白血症。教學樓的漆了綠色,連樹幹都是綠的,也許樹幹能光合作用吧。超市旁的樹漆了黑,像被煤渣抹過。進入黑色區域,我感覺像掉進了煤坑裏。超市裏物品全漆上黑色,就連服務員的衣服像抹了煤渣,臉也塗上了墨,微笑時露出的牙齒是白色的。可他們很少微笑,看上去像從煤堆裏出土的。漆過黑色的物品到宿舍後要重新漆成白色,這也是一道麻煩的工序。
校長要將萬物進入他的掌管範圍,就定製了許多條例。宿舍管理條例180條,教學管理條例256條,餐廳管理條例98條,超市管理條例108條。學生日常行為條例360條。教師日常行為條例286條。校長行為規範兩條,第一條,校長的行為總是對的;第二條,如果校長不對,請參照第一條。
學生日常行為條例360條中包括行、立、坐、臥。關於行,講的細致。領導在前麵走,學生不能超過他,隻能慢慢輕聲的走,走時不準大聲喧嘩。要是迎麵碰上領導,學生應該小步跑上去,領導見到學生時,學生才可以跟他打招呼,否則應該小聲的走過。打招呼時應該頭向下,眼看領導的腳尖,彎腰鞠躬90度到180度不等。隻有見到校長時才鞠躬180度,見到其它領導可鞠躬在90度到180度之間,但不能鞠躬180度。
上一次校長視察,我沒有瞧見他,很快的從他身邊經過。被他旁邊的老師認出來,老師說:這不是文學院的嗎?見到校長這麼不禮貌!然後批了我一頓,校長為了表示愛民,就為我解脫說,算了,記住就行了。可我後來還沒有記住。見到領導時要鞠躬,而我卻從他們身邊走過,被揪住後就說我腰疼,房事過度。他們一聽“房事過度”就臉紅,扯到他們的痛處,他們就暫時放過我。後來查到我是小神經,就徹底放過了。
他們也有不放過我的時候。開會時,校長規定了開會時要準時掌聲,每三分鍾一次,力度為10牛頓,持續時間15妙。每人對10牛頓力和15秒的感受不同,每次鼓掌時我都軟趴趴的。有次我鼓了倒掌,他們就關注我了。我因此上了兩周的“鼓掌培訓課”。他們說,就算訓練狗鼓掌,狗也會,而我不過是小神經,沒有理由不會。培訓期間,老師在一旁按表,說開始時,我就開始鼓掌,力道剛好;說停時,我停的幹脆利落,一點也不出亂子。所以我很快就過關。可到大會上的鼓掌,我就犯小神經了。
校長在討論如何將我們生活規範化、集體化、抽象化。大學才共四年,校長製定四年的計劃,學習計劃,生活計劃,工作計劃,連課餘時間都被計劃了。作息時間也被安排的,早上六點五十分統一起床,晚上十二點準時上床,都不能提早也不能變晚。這就擾亂了我的生活。我有看日出的習慣,因為北京隻有清晨時,才看的見完整的太陽,其它時候都濃雲遮眼。我有熬夜寫作的習慣,12點後我隻能在床上點燈寫作。因為查房的每一小時在外麵走動一次。
我在正規的場合寫正兒八經的作品,上了床以後,就有些色色。寄到報社後他們退回輔導員鄭強那兒,要他多多注意我,不是關注我的才華,而是對我進行思想教育。鄭強拿到後,叫我過去,語種深長的說,你呀,要注意一些,別出什麼亂子,寫作要懂得哪些該寫,哪些不該寫,這是基本的前提。我滿口應承,心想我寫作多年,居然還要人教,難道是作八股文嗎?
鄭強後來有了靈感,向校長提議分配寫詩,以掀起學校的文藝熱潮。校長覺得可行,在規章中規定,每人每周寫詩5首,麗都師生員工兩萬多,一年下來,詩達到五百多萬首。這個數目可以嚇死李白杜甫陸遊,陸遊一生多產,也才9萬多首,抵得上500個陸遊。這計劃實在太完美了,校長就破不及待的寫進了規章。
規定每周寫詩五首,讓我想起以前有個君主為了增加人口,規定他的臣民每天性交兩次。很多人因此而把自己閹了,來表示反抗。寫詩和小和尚沒有關係,就算閹了照樣寫。為了湊詩,麗都掀起了抄襲的熱潮,有的把散文肢解為一段段;有的從現代詩從東截一段,西采一段後合並。據說還得過獎。最離奇的是計算機寫詩,隨便輸入幾個字,不到一秒就一首詩就出來。人們輸入相同的詞後就產生同一首詩,雷同的概率極高。
那段時間內,連海報的文字都用詩歌形式寫成的,校報,刊物一律隻接受詩的形式。有一條新聞上這樣寫,“說什麼三皇五帝/說什麼秦皇漢武/說什麼唐宗宋祖/說什麼成吉思汗/都他媽的滾蛋/我們的校長/尊敬的校長/英明的校長/偉大的校長/才是風流人物/你看他,白天為了學生奔波勞累/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晚上為教師披星戴月/孝感動天/他今天又去給學生帶去了春天般的溫暖/那好比雪中送炭的溫暖/暖和著全校三萬的師生/因為我們的校長/我們健康成長/因為我們的校長/我們感受白天的陽光/因為我們的校長/我們將成為祖國的棟梁。”
我問餘必謙這是什麼新聞,他說,新聞的最高境界就是糊弄人。我說,糊弄人還稱什麼新聞?餘必謙說,你不知道嗎?新聞要追根溯源的看。比如報道說學校文明衛生,學生懂知識懂禮貌。其根源是學校以前不文明,學生缺少教養。新聞往往要反過來看,這樣才真實。我問他,為什麼新聞要反過來看?什麼力量使新聞失真?餘必謙搖搖頭,不懂。
詩歌一浪高過一浪,管理草坪的文盲也會吟上一句:“細看諸處好,卻是麗都;姑娘漂亮,男兒帥氣,偉大的校長會管理!”詩是工人的頭頭教的,校長推遲發工資,頭頭怕民工跳樓秀,就題了這首歪詩,吩咐工人工作前念,看見校長時也念。希望校長的馬屁拍舒服,能早點發工資。
頭頭的精明讓我驚訝。後來我上班時,經理也經常找理由克扣拖和延發工資。我雖不是上有八十老母,下有嗷嗷待哺孤兒。可少的可憐的薪水實在是救命草。經理說,要以大局為重,要是酒店發展,創造出高利潤了,大家都有更好的報酬!又呈出數據,說,你看,前路是光明的,道路是坎坷的。相信不久,酒店就躋身到世界五百強,我們要把目光放遠放寬。先說一下經理,他學管理專業。半途就肄業了,去當小老板。老板就是從小當到大的,除了你爹是高官。他的管理哲學來自希特勒的傳記,西特勒成功靠的是和蠱惑。經理得了他的精髓,我們被蠱惑後,就放棄了當下的利益,去追求遙遠的利益。他也有發飆的時候,前次人們去討工資時,他就大罵:我是嫖客,你們是妓女,嫖客會不給妓女錢嗎?當下我們就無話可說了。當世界五百強的前景沒有看頭時,不切合實際,我們就跟經理探討酒店的定位問題。他怒目一睜,怒發衝冠,吼道:我就是雞巴,你們就是雞巴上的毛,我壯大了還虧的了你們嗎?從那以後,我們再不敢和他辯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