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雙方家長(3 / 3)

小華就笑著邀小陳:“表哥,我倆也來猜拳如何?”小陳道:“我們再敲三局杠子,不準代酒,如何?”小華隻好應允:“就依表哥。”結果小華還是全勝,小陳喝了三杯白酒。吃罷菜後,小陳就道:“這下子我和表弟猜五拳,還是誰負誰喝,不準代酒,如何?”小華道:“表哥若全負了,我就強代一杯吧?”小陳道:“也不行!”小華隻得道:“好吧,就試試。”結果:第一拳小陳以“頂子誰人戴?”取勝,小華喝了一杯酒;而第二到第五拳小華分別以“席上圍坐八親人”、“四位母親讀書信”、“兒女跪拜四高堂”、“吉祥如意三座樓”取勝,小陳連負四拳,喝了四杯酒。苗鳳舞笑道:“舒兒勝這四拳也都是實指哩,什麼八親人、四位母親、四高堂、三座樓,都與我們有關的。比如這三座樓,我們住的這樣雙層小樓,就確實有三座:上海、南京、無城。但願這三座樓都能吉祥如意啊!”小方連忙安慰道:“母親別擔心,一定能的。”吃了一氣菜後,小陳又邀小華猜拳:“表弟,我倆再猜五拳如何?”小華道:“還是誰負誰喝,不準代酒?”小陳道:“不準代,不準代!”結果小華連勝五拳,小陳連喝五杯白酒。待小華斟滿兩杯,白酒瓶就幹了。小華就邀小陳:“我倆先幹了白酒,然後再斟紅酒猜拳如何?”小陳道:“就先猜這兩拳吧。”小華隻得同意猜,結果兩人各負一拳,同飲了杯中白酒。於是小陳看出點門道來了:原來這猜拳來自“三快”呢,要眼快、手快、口快都到位了,才能獲勝。下麵我就和他玩玩“三快”術。他一邊吃著菜,一邊想著“三快”招術,心裏似乎也有點底了:想我一定能勝過他的!這時,小蕭已和小方猜得火熱了,全是“兩姐妹”。

取勝,兩個人幾乎不分勝負。不過小蕭心靈些,往往能巧妙地躲過負局,甚至反負為勝呢。兩個猜過一陣,又笑過一陣,把四位老姐妹逗得開心不迭。蕭範氏笑道:“沒見過這猜拳術,象玩魔術似的,我看不懂卻又想看,想玩呢卻又玩不出。看似簡單,實在不易啊!難、難、難!”嚴亭峰笑道:“難在這裏呢!(她指指頭腦)她們年輕人,腦子活道,猜起來就變化無窮了。若要我猜,除非回到三十年前呢!”陳範氏和苗鳳舞一齊笑道:“那時候,麗兒、蘭兒還不知道在哪兒哩!”笑著,小蕭和小方的五拳已猜結了,比分是三比二。小方道:“蕭姐比我高明得多,佩服,佩服!”小蕭道:“方妹前景十分看好,彼此、彼此!”兩個人心照不宣地對笑著,悠悠地享用著菜肴。小華想:母親說得不錯,這猜拳全靠頭腦活道,心明才能眼亮、手速、口準呢。小陳欠動腦筋,豈能指望勝局?我是不是就開導他一番?目前恐怕不行,因為他太自信了,不服輸呢!想著,小陳就邀道:“表弟,我們再來五拳。這次你全負我就強代一杯,我全負你就強代一杯,兩位小妹也可強代的。”四位老姐妹、一對小姐妹都高興地道:“早該這樣了!”小方不經意地提醒:“小陳可是喝一杯紅酒比喝一兩白酒還難下咽哩。”小陳微笑默認,小華當然會意了,但他不想立馬就讓,道:“就聽表哥的。”於是兩個人呼喝聲震小樓上下,每局總是猜三、四次才能分勝負,而小陳也確實眼、手、口快捷多了,但變術依然欠靈活呢。小華看在眼裏,動在心裏,有意不露聲色地與他周旋,逗大家開心不迭。結果呢?還是小華連勝了五拳。於是小華、小蕭各強代一杯,小方強喝個“樓上樓”,小陳隻喝了一杯。不過他以為自己大有進步了:這五拳可比以前猜的時間多了兩倍啊!兩個人都高高興興地吃著菜,小蕭就把一隻鵝胯挾送到小陳碗中,小方也把另一隻挾到小華碗中,兩個人道謝後就大口大口地吃了,又挑了鵝湯過咽,精神都是足足的。小華已決定讓他到底了,紅酒瓶裏也不過二兩酒罷咧,就道:“我和表哥最後猜十拳,我全負了你隻強代一杯酒,表哥全負了我也隻強代一杯酒,兩位妹妹隻能看拳,不得代酒,如何?”陳範氏就要開口阻攔,卻被苗鳳舞笑勸住了:“不相幹的!”小蕭、小方當然心中有數了,早已知道這十拳一定是給小陳挽回麵子了,不全讓也會讓個六七八哩,就呼:“好呀好呀,你們決勝負,我們不摻合。”小陳豪爽地道:“就和表弟決個勝負,我喝醉了也開心!”於是兩個人就都認真對壘起來,每一局都要猜個六七次平手後才分勝負的,而小華多是以失誤伸指而負,也有口誤敗局的,也有手口不一的,也有眼神不專注的,這些當然隻不過都是假戲真作的佯裝罷了,特別給人產生酒勁上來了、力不從心的印象。蕭範氏低聲道:“舒兒酒喝多了吧?”嚴亭峰道:“雖亂而能自控,不多,不多!”苗鳳舞隻笑不語。看看小陳就勝了第七拳,小華佯裝急躁:“我就不信會全負!”小陳有點得意:“承讓了!”小蕭也隻是笑,而小方卻道:“這鵝難道真想全勝?”接下來小華就佯裝更用氣力地與小陳猜了,每局猜了十次平手後才分勝負,一直猜到第九拳,小華還是負了。吃罷菜,又喝口湯,小華道:“再來,這一拳我就變個奇招!”結果平手到第七次後,小華大喊:“大團結呀都歡樂!”出了個“八”,而小陳也大喊:“四如意呀母康安!”伸了兩個指頭。小方大喜道:“華哥勝了!”小華望著小陳笑道:“我這奇招變得還好吧?”小蕭佯氣道:“這鵝負了九拳還沾沾自喜,不羞?不羞?”眾都暢笑。小陳幹了杯道:“我看出來了,那是表弟給我下台階哩!我這腦筋不夠活,其他也不用說了。”小方笑道:“認識了,就能精進了。”小華道:“表哥但肯精進,必成大器的!”小蕭、小方就為各人盛來飯吃了。

苗鳳舞飯後思道:這舒兒、麗兒、蘭兒靈心過人,前途無量啊!而蘭兒可能會走點彎路,但終會名揚國中的,隻不過時間長點罷了。由此,她也就對蘭兒看中十分了。很想有機會給她加以開導哩。嚴亭峰也在想:這蘭兒倒是在腳跟腳地趕麗兒呢!將來兩個人或許是半斤八兩也未可知。心中歡喜,就和蘭兒多說了一會話兒。“怎麼樣?父母有態度了?”“支持。”“定下日子了?”“我原想讀醫專(也已錄取了),攻攻外科,以便內外兼備,盡量為除病多作點奉獻。未料小陳堅持元旦完婚,說這也是家母的希望,我隻好打算放棄入學機會了。今後隻好自個兒慢慢摸索著走醫道之路了,費時一定很長、很長啊!”“唉,你這個太實心眼的丫頭啊!不過路總是走出來的,無非堅持著精進罷了。萬不可中途費棄,那將會是行與實相背,奉獻甚微,到後來悔之莫及了。這人生之路,有平坦的,更有坎坷的,但不管怎麼樣,都得靠自己堅定地走過去呢!你現既應了,也就罷了,老身也隻能盡量開導開導你婆母,好讓她和小陳將來盡量為你多創造好環境,以讓你減少前進道上的阻力,增多助力,以便成就你的事業。”“多謝母親好意,子欣決不有忘。子欣一定精進不息,為除病多作奉獻!子欣的初衷是不會改變的,子欣的心誌是不能更移的。請您相信我!”“我相信,我相信!隻是苦了你了啊。”詎料這席對話早被苗鳳舞聽去了。她歎了歎氣想:這苦命的孩子啊!慧根這樣好,卻又不被親人理解,又甘心踏著坎坎坷坷的彎路,難道這是天意不成?她心很是不甘,便邀蕭範氏和陳範氏姐妹倆上樓坐。蕭範氏會意,也想開導開導妹妹勸兒子把婚期往後推一推。上樓後,坐下來,苗鳳舞就輕描淡寫地問陳範氏:“兒子婚期定了?”“定了,在元旦哩。”陳範氏喜滋滋地回道。蕭範氏、苗鳳舞就不悅地道:“怎麼不提前和我們商量一聲?把老姐妹們當外人哪?”陳範氏就感到是有點欠妥,臉也紅了起來了,就道:“這是他倆自己定的,我也隻好同意了。”苗鳳舞就進一步道:“你沒給明兒提過心願要求?應該照直說。”陳範氏道:“我是提過心願:‘兒子,你已二十四了,我想早抱葛子了。’可我沒有要求他們就在元旦結婚呀。”蕭範氏道:“妹子,蘭兒多大了你知道嗎?”陳範氏道:“也不小了,過不了幾個月就二十二歲了,結婚生孩子也是可以的了。”苗鳳舞歎氣道:“年紀還這麼輕,一旦結婚生子,還怎麼精進忙事業喲!就不能往後推上幾年再談婚論嫁、生孩子事嗎?”陳範氏道:“有了葛子我去帶好了,又不影響他倆精進。再說了,娶過來的姑娘才算媳婦。不結婚誰能保得準不變卦?”蕭範氏生氣道:“你這妹子怎麼這樣不放心人家好姑娘?你是酒喝多了怎麼的?”苗鳳舞隻是搖頭歎息。陳範氏不在乎地又道:“正因為蘭兒是好姑娘,我才不放心哩!她若變卦,明兒到哪裏再能找到這樣的好人兒?”苗鳳舞心平氣和地道:“你可知道蘭兒有什麼心願嗎?”陳範氏道:“她雖說過考醫專,畢業後再結婚。我就勸她了:結婚後再考不遲,最好是生過孩子以後再考。”蕭範氏罵道:“好個糊塗又自私的婆婆!明兒不會如此糊塗又自私的。”陳範氏道:“這正是明兒的意思。這又怎麼是糊塗、自私呢?再說蘭兒也沒竭力反對過,更沒反悔哩。”這時苗鳳舞就真地動氣了,斥道:“你想要蘭兒反悔嗎?蘭兒隻不過是看在麗兒、舒兒份上,才對你母子忍辱屈從呢!我告訴你:你母子必須先讓蘭兒讀完醫專再談婚論嫁,否則我就不會認你這個三姐,更糟的後果還會出現哩!你就去和你兒子說去吧!”說罷就進了臥室,哐噹一聲關了門。蕭範氏也氣鼓鼓地下樓了。陳範氏就坐在那裏發蒙,心裏十五隻吊桶打井水七上八下。她想:從未見過苗幹妹動過如此大的肝火啊,雖聲調不高,卻威嚴極厲,使我措手不及。不過也怪我未站在蘭兒那邊設身處地想一想,隻顧想著兒子早成婚、早添孩子。這生了孩子的兒媳能安心學業?我這不是明明在騙她!看來我和明兒是自私自利啊,不應該啊!想到這裏她就坐不住了,咚咚咚下了樓,要找兒子說叨說叨,就讓蘭兒去讀醫專。

誰知小輩四個人已出門逛街、散酒去了,隻有嚴亭峰在那裏想著心事。她見了陳範氏也不搭理,表情冷冷的。陳範氏明白大姐也是為蘭兒事在嘔她的氣哩,便道:“大姐別生氣了,妹妹知道錯了,我不應該隻站在明兒這方麵想問題,也應該站在蘭兒那方麵設身處地地想一想啊。不過你別著急,我設法挽回,一定讓蘭兒去讀醫專就是了。”嚴亭峰一縱站起來:“你說話算數?”陳範氏道:“我發誓:說話如不算數,就……”嚴亭峰忙道:“錯了能改就還是我的好三妹。你也不要過於急躁,要與明兒心平氣和地、談心式地開導、疏通,使他高高興興地答應。”陳範氏道:“大姐說的是,我就先開導、疏通,如果不行,我就動家法,如果還不行,我也不想認這個私心重的兒子了!”嚴亭峰急道:“不致於的。明兒雖未免固執、自信了些,但肯定是孝母的呢。一步步來做罷咧!”這兩姐妹在樓下說的話,已被上樓站在樓梯口的蕭範氏聽了去,便滿心歡喜地推開臥室門要對苗鳳舞說。隻見苗鳳舞正坐在床沿垂淚哩。她就急忙忙上前勸道:“小妹不要傷心動氣了,有轉機了!”苗鳳舞道:“人家這麼好的女孩兒,就將要把大好前程葬送了,我能袖手旁觀?不行!我非得找那個野小子討個說法不可,說不通就叫蘭兒與他斷!”蕭範氏道:“你不要動怒了,事情有轉機了,三妹已在大姐麵前認錯了,並發誓要開導明兒讓蘭兒讀醫專,如果明兒不聽就動家法,再不聽就和那個私心重的兒子斷絕關係。”苗鳳舞急忙擦幹淚,道:“小妹方才也是肝火太盛了些,我得向三姐作個檢討。”於是兩姐妹就下了樓,樓下兩姐妹也就迎了上來,四位老姐妹就又抱在一團了。

四個小輩逛街主要是去遊寶晉齋的。小華、小蕭已知小方考取醫專,卻又不得不放棄入學而將與小陳結婚、生子,甚是惋惜和不平。小方外表雖是歡歡樂樂,但骨子裏依是心事重重,見小華、小蕭舉案齊眉,奮進學業,專心精進怎能不十分仰慕、敬羨呢?所以華、蕭倆就想著法子逗她開心。遊寶晉齋也是為了堅定她入學的決心啊!四個人進了寶晉齋,小華對於展示的墨寶、碑帖十分感興趣,愛不釋眼,邊細看、邊讚歎,不忍就離。而小方因為父親也是個書法有造詣的人,自小耳聞目染,少不得也能寫得一手見過世麵的字,對書法也是喜愛有加。所以也認真仔細認碑、讀帖,與小華談講靠近。小蕭就有意挑逗:“方妹跟小華倒是好個一對兒呢!如果那樣多好,小方可以讀書升造了,將來出國留洋也來可知哩!”小方聽得臉就紅了:“蕭姐糊說什麼呢!妹妹就肯了,姐姐是斷斷不肯的。”小蕭笑道:“就怕表哥不肯啊,他生怕你象鳥兒一樣飛掉了,所以恨不得盡早把你關在身邊籠子裏了。”小華笑道:“不讓方妹在國內讀書,趕明兒我就把那籠門打開,幫她飛到國外讀書,讓表哥找不著她,幹著急!”小方會了意,就不言語了。小陳耐不住了,就一本正經地道:“我明白表弟妹的意思了。你倆也不用旁敲側擊,我也不會把小方關在籠裏,她也不會飛走的。不過那元旦婚期是應該推掉了。年輕人應該先立業、後成家。小方,你就去讀醫專吧,畢業後如果還能升造,盡管升造,知識就是力量啊!我回部隊也要想方設法自修、進修,兩個人比翼雙飛,象表弟妹一樣,同心共奮!別擔心,我倆這個新決定,母親一定會很高興接受的。”小華、小蕭聽了立即拍手叫好:“表哥深明大義,表弟妹佩服之至!”小陳道:“我是被你們言行感召的,今後我保證不會隻顧及自己不顧及小方了。請小方原諒我吧!”小方已被感動得泣不成聲了。小蕭就緊緊抱住了她:“好妹妹,今後就靠你自己努力精進了。姐相信你一定能早日學成!同時,也別放過繼續升造的機會啊!”

這時,小華詩興大發:“前途似錦,信步高峰境。”小蕭接道:“萬裏山河朝日映,喜結精英上陣!”小華笑道:“好句!下邊轉平韻了:人間美好倫情,豪然化作新征。”小蕭道:“氣壯雲天,好!請看我的結句:不畏艱難險阻,同心共向前行!”小華笑道:“結得好!語雖不盡驚人,卻緊緊把握決心、方向和力量,真畫龍點睛啊!”小方激動道:“好一首《清平樂》!就作為鼓勵我和小陳共同求學的贈禮吧。我求華哥、蕭姐了”說著就深深一揖。小陳也是深深一揖:“我雖不懂詩詞格律,但這語句十分震撼著我,打動著我。表弟妹就贈給我倆,作為今後共同精進中的座佑銘。”小華、小蕭道:“不必錯愛。其實這也是我倆的自勉之作。就也贈給你倆,讓我們四個人共勉吧!”小方得寸進尺地笑求:“還請華哥能不吝撥椽,大筆揮就,作為墨寶珍藏。”小蕭笑道:“你這蹄子又強人所難了!”小陳也笑道:“華表弟墨水深如海,不難,不難!”小華推不過,隻得應了。便就著寶晉齋文房四寶,在一張六尺宣上一揮而就了《清平樂·共勉》,啟款處寫:“誌明、子欣雅正”,落款處寫“華嚴子錄書男舒、秋麗所吟”。書畢,為感謝寶晉齋提供了方便,便又把一張八尺宣豎裁成兩開,道:“小蕭,為寶晉齋留副堂聯吧。你題我書如何?”小蕭會意道:“我出句,方妹對句。”小方急道:“我怎麼能行?蕭姐這不是趕著鴨子上架嗎?”小陳笑道:“我看差不多。我那嶽老不僅是醫人,更是文人哩!”小方啐道:“你這鵝,這時就不呆了!”也隻好答應試試看。於是小蕭出句道:“寶晉清天頌墨。”小方沉思一會對句道:“芾公盛地傳書”。小華喜道:“出對句甚切、俱佳,好!我就抄寫它了。”便又一揮而就,並在上聯啟款處寫“遊此堂誌留”,下聯落款處寫:“華嚴子錄書蕭秋麗、方子欣出對句,陳誌明點校”。小陳笑道:“表弟又來了,怎麼寫上我的名字了?”小華也笑道:“這點校人責任可大哩!你再校一遍,如果漏掉了什麼,可得重寫啊!要是報紙,還得重印哩!”小陳隻好認認真真地又校點了一遍。待字跡幹後,小蕭少不得從小包裏掏出印章來分別蓋上,印章是七個篆字:“華嚴蕭範苗後人。”

時針已指在下午三點,四個人就輕輕鬆鬆地走出寶晉齋。小方當然早就把小華寫的《清平樂·共勉》書法紮好放在提包裏了。他們誰也沒想到蕭、方姐妹撰的這副佳聯,被小華那獨特的書法展現出來後,很快就裝裱懸掛在廳堂壁上,還在《無為報》副刊登載了照片,後來《巢湖大江報》副刊又將照片放大轉刊,光耀版麵,一時傳頌很遠,被譽為“聯書俱美,珠簾壁合”哩!這是後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