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錄:災後教學重建教師論文及教案選6(3 / 3)

習。如“誠信中隊”輔導員老師結合班級實際,開展了“做講誠信、守

法紀小公民”活動,讓孩子通過耳聞目睹的小故事明白誠信、守法的重

要。中隊在錢學森爺爺逝世後,開展了“深情緬懷錢爺爺”的活動。活

動中,孩子們重溫了錢爺爺的來信,溫暖親切的話語言猶在耳;回顧了

錢爺爺不凡的成長經曆,他那濃烈的愛國情懷深深打動了參加活動的師

生,讓孩子們深受教育。錢爺爺雖然去世了,但其崇高精神、美好品質

附錄:災後教學重建教師論文及教案選

德陽市災後教學重建

問題與對策研究

已像種子一樣在孩子們心中生根、發芽……

在學校文化建設中,教學工作占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位置。教導處配

合各學科做了大量工作。如規範教師的教學行為,開展形式多樣的教

學研討、教學競賽、學校與學校間的交流互動活動。這些活動的有效開

展,激發了教師鑽大綱、研教材的熱情,強化了他們對先進教學設備的

使用率,提高了教學教研水平。來到新學校後,學校先後選派了多名幹

部、教學骨幹進京學習。在京期間,他們如饑似渴學習北京學校先進的

教育教學理念、管理經驗,讓災區學校與發達地區學校間架起了溝通交

流的平台。2010年5月5日,由我校牽頭承辦的北京專家示範課和我校青

年教師李雪蓮老師彙報課在我校多功能廳舉行。專家的授課給我們帶來

了教研教改新氣息,李老師的彙報課則頗具新意,代表了我校教師的素

質,受到了與會專家和教師的好評。除此之外,學校還多次承擔了市教

科所組織開展的學科競賽活動及片區教研活動。通過各項活動的開展,

極大地推動了我校教育教學質量的提高,展現了我校“開放辦學、境教

體驗、自主參與、學修養成”的辦學理念,讓孩子在每一堂課的學習中

都能有所得。孩子們的品德更高尚了,學習更主動了,技能更嫻熟了,

對未知世界的探索興趣更濃厚了,他們愛老師、愛學校,顯現出我校教

學工作取得的顯著成果。

在學校各處室共同努力下,我校師生思想文化素質得到了快速提

升。看到新學校的今天,師生們感恩於心、報恩於行。在我國西南地區

遭遇的大旱災麵前,在青海玉樹遭遇的大地震麵前,我校師生踴躍捐

款,捐款額近5萬元。錢雖不多,但它卻是飽受過天災之苦的我校百餘名

教師及1400餘名孩子的一片感恩心、一份報恩情。

3.各功能室加大校園文化建設力度,努力為孩子們服好務

新學校功能室設施配備齊備,音樂、體育、美術、科學、心理谘詢等

都有專用教室,圖書館更是寬敞明亮。在社會各界的關懷下,各個功能室

文化建設都較完備,它們發揮著自己獨特的功能。拿圖書館來說,在學校

教學樓西麵後操場旁邊,就可見到由中國國學大師、北師大教授樓宇烈題

272 寫義贈的館名“北京小學圖書館”,對聯“好書不厭千回讀,精義求解十

年功”。樓教授對災區學校孩子的情,蘊涵於字裏行間。走進圖書館,空

軍傘兵部隊及成都軍區總政治部捐贈的30台電腦、2台電視、10多個表現

官兵奮勇抗震救災的框製圖片盡收眼底。尤其那滿含濃濃暖意的全國各地

學校、部隊、基金會及個人捐贈的滿架的愛心書籍,更是讓圖書館變得厚

實而有充盈。沁人心脾的書香和著暖暖的愛意,怎不讓走進書海遨遊的孩

子心緒飛揚呢?課外到圖書館讀書成了孩子們的首選。在這裏,參觀訪問

的人流不斷;在這裏,北京文聯書院的領導、書法大家、繪畫大師揮毫潑

墨義贈我校,充實我校校園文化建設的身影猶在,他們的作品已成一道精

神文化盛宴裝裱上牆,讓我們去感悟、去品味;在這裏,孩子們上網查閱

資料、靜靜閱讀的動人情景天天在上演。這裏是愛的海洋!有書做伴,希

望就在,未來就在。這正如孩子們在“我閱讀、我快樂”讀後感征文比賽

總結感言中所談到的:“讀書讓我一天天長大,讀書讓我變得高尚,讀書

激發了我對未知世界探索的興趣。”

4.設施完善的運動場,延展了校園文化建設,讓我校文化建設充滿

新氣象

步入運動場,環繞四周的鐵絲網牆上懸掛著富有動感的各種運動項273

目彩色剪影圖標,及“運動、快樂、健康”的醒目主題標語,將我們

帶到了一種心兒愉悅自由飛翔的境界。紅色的塑膠跑道,綠色的塑膠操

場,嶄新的足球、籃球場,各種運動器械,讓孩子們一踏入就有一種想

跑、想跳、想飛的衝動。在晨曦初露的早晨,我們看到孩子們在塑膠跑

道跑步的身影;在秋涼和春日的午間,我們看到孩子們在運動器械上翻

騰的景象;在下午放學後,我們看到孩子們在足球場、籃球場追逐奔跑

拚搶的熱烈場景;在體育課上,孩子們在教師帶領下,學習各種體育技

能,參與各種體育比賽;在課間操、眼保健操時間,孩子們認真做操,

一招一式那麼投入,那麼熟練;運動會上,孩子們發揚拚搏精神,個個

生龍活虎,成績驕人。所有這一切,讓我們看到北京小學是一所充滿希

望、充滿朝氣,有著光明未來的學校。

如果說我校板房文化建設是一幅隻有幾抹色彩點綴的雅致中國畫,

那麼新校園文化建設無疑是一幅濃墨重彩的絢麗油畫,它讓嶄新的北京

附錄:災後教學重建教師論文及教案選

德陽市災後教學重建

問題與對策研究

小學魅力四射,讓北京小學師生員工驕傲與夢想俱在。

相信隨著時間的推移,隨著我校師生共同的努力,我校的校園文化

建設會愈加亮點紛呈。有愛在,希望就在,未來就在。讓我們為北京小

學的明天喝彩吧!

災後第一堂語文課

綿竹市清平學校⊙顏富香

從“5·12”地震那天起,孩子們就暫時離開了寬敞明亮的教室。在

氣溫高達40℃的帳篷裏,經過兩個多月的煎熬,終於在2008年7月30日這

天,我們在離家30多公裏外的板房學校複課了。

上課的前一晚,我失眠了。兩個多月來,我和孩子們經曆了太多太

多:地震時的恐懼,被困大山時的無助、絕望,痛失親人的悲傷……

當孩子們翻山越嶺來到綿竹體育館受災民眾救助點時,一切都發生了改

變。救災物資、援助款通過不同方式傳遞給孩子們,他們感動著,欣喜

寫在臉上。許多孩子便時時盼望著,甚至有的孩子“迷失”了……作為

教師的我,在收獲感動的同時,也深深擔憂著、彷徨著。一方麵,我希

望有更多的人來關心孩子們;另一方麵,看到孩子們把得到東西看成一

種理所當然的事,又十分擔心他們的成長受到影響。我該怎樣引導他們

呢?

以前,我相信愛能達到“潤物細無聲”的效果。但這一次,我準備

用我的心告訴孩子們:學會感受愛。深思過後,我寫下這封信,準備交

給孩子們。

親愛的孩子們:

你們好!

今天我們又來到了同一所學校,同一間教室,見到我們昔日可愛的

274

小夥伴和你們的老師,我心裏有太多的話想對你們說。孩子,能活下

來,並且健康地活著,對你們,對我來說,實在是一種幸運,一種幸

福。

回想起5月12日那個可怕的日子,老師有很多感觸。那天,你們應該

正在上信息課吧,地震突然發生了,很快教室防盜門變形了,葉老師費

了多大的力氣才把門打開?你們一定親眼看見了,可葉老師生怕門再次

關上,硬是用自己的身體死死地支撐著防盜門,讓你們往外跑。幸虧我

們的教學樓雖然搖斷了柱子,裂開了無數條大縫,但它最終沒有倒塌。

否則,我們今天許多人都將陰陽相隔,進天堂的隊伍中也許就增加了你

們的葉老師和身處三樓的顏老師了。

最後下樓的我,看見你們那樣無助地痛哭,其實,我也想哭。可

我知道,沒有陳老師在你們身邊,我得義不容辭地成為你們的“班媽

媽”。那個時候,我們身邊的危險還有很多很多,所以,我隻好虎著臉

叫你們不許哭。我隻知道,你們的生命比什麼都重要。還好,隻是一會

兒工夫,你們便停止了哭泣,跟著我安全地撤離學校。此時,你們是多

麼堅強,多麼勇敢,仿佛在瞬間就長大了。

還記得老師們為你們搭建的棚子嗎?頭頂上的防水布是二村的潘爺275

爺送給我們的,支撐棚子的杆子和地上的木板、塑料布都是付校長帶領

老師從危房裏搶救出來的。你們可知道,當時餘震不斷發生,老師們需

要多大的勇氣啊。還有你們蓋的被子,那可是張建老師冒著生命危險,

從倒塌的男生寢室裏抱出來的。沒有這些愛心,那個寒冷的夜晚你們該

怎樣熬過?

當黑夜快要來臨的時候,寒冷向我們襲來。我看見你們穿得那樣單

薄,隻好硬著頭皮跑向我那快要倒塌的寢室。一路上我很矛盾:要是房

子垮了,把我砸死了,我值嗎?我最終懷著僥幸的心理去了。就在我抓

住被磚頭瓦片壓住的衣物往外拖的時候,餘震發生了,我撒腿就跑,身

後傳來瓦片摔碎的聲音。房子沒倒,我不甘心,再次衝了進去,拖出了

幾件衣服和一張床單,一口氣跑出校門,癱倒在門外的空地上,再也邁

不動腳步。後來,在謝老師的幫助下,才把那些東西送到你們的手上。

為了那件紫色的毛衣,幾個女孩還爭了起來,我實在不知道該交給誰,

附錄:災後教學重建教師論文及教案選

德陽市災後教學重建

問題與對策研究

幹脆穿在自己身上。現在,這件毛衣成了我最珍貴的紀念品。

在漆黑的夜晚,許多孩子睡著了,可老師們不敢睡,我們得為你們

的生命保駕護航。看著你們,我想起我在綿竹讀書的女兒,不知她是死

是活。公路邊有一輛車,車裏的收音機裏不斷傳出地震的消息,我不斷

地來回走動,腿鑽心地痛。我放心不下你們,也總希望知道自己孩子的

消息,那真是世界上最痛苦的煎熬。第二天,當聽到女兒學校垮塌的傳

言時,我幾乎呆了,躲到一片菜地裏,好想痛哭一場。但想到班裏還有

二十多個孩子,我隻好強打精神。可我的心在流血。

第三天早上,我們班居然還有十多個孩子沒有家長來接,你們知道

我心裏有多難受嗎?我以為你們都成了孤兒。後來我見到了你們的家

長,我激動得哭了。

孩子們,我們都經曆了下山那道“鬼門關”。在那危險的山路上,

你們經曆了與親人生離死別的痛苦,見證了解放軍叔叔英勇獻身的壯

舉。或許你們也與死神擦肩而過,但我們班沒有一個孩子受傷,難道我

們不是最幸運的人嗎?

在下山後的兩個多月時間裏,我們雖然承受著背井離鄉的傷痛,但

我們因為有祖國這個大家庭的關愛,有那些素不相識的人們的無私捐

助,我們暫時渡過了難關。今天,能走進板房學校,其實是一件很不容

易的事情。前段時間,我去了一趟江蘇,那裏的孩子們已經為我們災區

捐贈了四五次;還有很多誌願者,不遠萬裏、不畏艱險來支援我們。其

實,他們並非都是你們認為的有錢人,有些甚至是被別人供養的貧困孩

子,他們用自己的手,用心在幫助著我們。你們在得到他們援助的同

時,學習到他們無私奉獻的品質了嗎?當別人有難時,你和你的家人是

否也會像他們那樣向別人伸出援助之手呢?你們現在吃的、穿的、用的

很多東西都是這些愛心捐贈的一部分,你是怎樣想的、怎樣做的?能告

訴我嗎?

孩子,在你得到這些愛的時候,你感動過嗎?你是否在想“我長大

再說吧”!其實你也可以把你的愛奉獻給別人,不是將來,而是現在,

從你身邊的每一件小事做起吧!老師相信,隻要你用心去做,一定會成

276 為一個愛心使者。

祝孩子們:永遠健康、快樂

你們的老師顏富

2008年7月29日深

上課時,我問孩子們:“經曆了兩個多月時間,你們收獲了什

麼?”

孩子們對這個問題十分感興趣:錢、文具、食品……可以說應有盡

有。

我又問孩子們:你們知道老師收獲了什麼呢?孩子們開始猜測,當

然也無非是錢物之類的東西。當我在黑板上寫下“感動”兩個字時,教

室裏安靜下來了,不過在短短幾十秒鍾後,又開始沸騰了。

第一個孩子站起來說:“地震那天,葉老師用身體頂住門,讓我們

快跑,她連自己才幾個月大的女兒都沒去救,我很感動。”

我在黑板上寫下了“老師”兩個字。

接著第二個孩子說:“付校長衝上樓去找四年級二班的學生,當時

把我嚇壞了。”

一個女孩站起來說:“顏老師,那天你把你的衣服交給我們穿上,277

我才沒冷著,謝謝您。”

聽到這兒,我心中湧起一股暖流。我趁機告訴孩子們,因為我們都

是老師。其實,除了老師,還有很多愛你們的人。

孩子們明白了。楊臘梅同學哭泣著講述了下山路上的一件事:“我

和好朋友王小倩一塊下山。途中,突然山體塌方,解放軍叔叔奮不顧身

地衝向王小倩,將她抱住。王小倩得救了,然而年輕的解放軍叔叔卻犧

牲了。”我和許多孩子都熱淚盈眶。

孩子們又講述了他們看見的軍人、醫生、普通老百姓以及素不相識

的誌願者的事跡,這些故事感人肺腑,催人淚下。我趁機將我寫的信發

給孩子們,希望他們能給我回信,我也想分享他們的感動。

從孩子們的回信中,我不僅讀到了許多感人的故事,而且也明白

了,有時候愛也需要有聲。

附錄:災後教學重建教師論文及教案選

德陽市災後教學重建

問題與對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