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錄:災後教學重建教師論文及教案選6(2 / 3)

新學校由北京市委統戰部、民主黨派、工商聯、北京非公經濟人士

等捐建,由北京建工第三建築公司承建。2008年10月,新學校在什邡市

方亭鎮雍城東路新興城市發展區奠基動工。在北京援建工人不分晝夜的

辛勤工作下,什邡市北京小學於2009年8月落成。新學校大氣、漂亮、古

樸,帶著濃濃京味,可謂人見人愛。

新學校在社會各界愛心企業、愛心人士的無私援助下,教學硬件設

附錄:災後教學重建教師論文及教案選

德陽市災後教學重建

問題與對策研究

施基本到位,但因為地震的原因,校園文化建設卻較薄弱。雖說新校

舍、新桌椅、新圖書、新電腦、新運動場,讓學校設施設備上了一個新

台階,但離真正意義上的好學校還有很大的差距。

何以提升學校品位,何以展現我校震後獨特的校園文化建設特色?

這是擺在全校師生麵前必須解決的首要問題。

震後板房學校期間,學校領導就為校園文化建設未雨綢繆。他們深

知:校園文化建設僅有硬件設施不行,吃老本也不行,必須讓精神文化

建設和製度文化建設先行,才能真正反映學校教育的價值觀,才能讓學

校的辦學特色得以體現,才能讓學校與時俱進具有厚重的文化底蘊。為

此,學校領導不僅在板房教育教學期間注重校園文化建設,新學校落成

後更是加大了校園文化建設的力度。讓我校在傳統校園文化特色基礎上

打造具有鮮明“抗震救災板房印記、災後重建北京印記”的嶄新校園文

化特色,走在了全市災後重建學校的前列。

一、板房印記

愛如涓涓細流在板房流淌,流進孩子們心田。偉大的抗震救災精神

激勵著孩子們,催人奮進的奧運精神感染著孩子們,強烈的板房校園文

化建設震撼著、撫慰著孩子們傷痛的心。

1.營造濃濃讀書氛圍,堅定信心,相信一切都會變好

地震後,大連援建人員日夜奮戰,建成了簡易鋼架板房。複課後,

簡易、潔白的板房雖沒有裝裱的字畫標語上牆,但它有小塊孩子們感恩

的樸素字畫、作文學習陣地,有一盆盆簇擁在板房周圍的盆栽竹、樹裝

點,讓空曠的板房變得生機盎然。小操場那旗台、那旗杆上迎風飄揚的

五星紅旗總是那麼鮮豔、那麼親切。操場上方那橫幅——胡總書記“任

何困難都難不倒英雄的中國人民”的鏗鏘話語總是那麼讓人心生敬意、

心生激動之情。每周一升旗儀式,孩子們的誓言、教師的勉勵總是那

麼讓人蕩氣回腸,那麼激情萬丈。校門口板房牆麵醒目地張貼著胡總書

266 記、溫總理來什邡看望勉勵幹部群眾同困難作鬥爭的照片及解放軍、武

警官兵、我校教職員工參與抗震救災的宣傳畫。對災區孩子來說,是無

窮的力量,是無限的信心,是希望之所在。

2.接受捐贈,傳遞愛心,平複受傷心靈

大地震後,很多愛心企業、單位、個人來到板房給學校捐款捐物並

和學生們開展各種豐富多彩的活動。知心姐姐和北京史家小學領導是

第一時間到板房看望我校師生的團隊。在板房,知心姐姐團隊為學生們

上了開學第一課。生命教育課、心理教育課、災難教育課,無不如及時

雨,打開了學生們的心靈之窗,讓他們懂得災難不可怕,生命最可貴。

史家小學捐贈的5萬元愛心圖書,更是讓學生們手捧圖書,淚水漣漣。這

是愛的傳遞,心的交流。一個企業為每個學生捐來了小小暖手器,當初

冬時節學生們使用暖手器時,相信暖手器帶給他們的不僅僅是溫暖,更

多的將是心靈的慰藉。2009年1月17日,那是個難忘的日子。這一天,我

們的奧運冠軍、世界冠軍、體育明星來到了板房,孩子們實現了和明星

們零距離接觸的夢想。在和孩子們交流中,明星們講述了他們成長中與

困難作鬥爭的故事。在和孩子們互動中,明星們牽起孩子們的手,和他

們一起打乒乓球、羽毛球,一起滑冰、一起講笑話、一起舞蹈。歡樂的267

時光雖然短暫,但是和明星在一起的時刻卻是美好難忘的。也許這一次

的經曆,一些孩子長大就可能成為明星,成為能為國家作出巨大貢獻的

人。因為和明星的接觸,讓他們心中升騰起了夢想。

3.板房書信傳真情,小小畫片感恩親人解放軍

大地震後,社會各界向災區伸出了援手。為了表達災區學生的心

意,在板房,學生們利用雙休日在教師指導下,用稚嫩的小手拿起筆,

向恩人、向親人彙報自己在板房的學習生活,彙報自己同困難作鬥爭的

經曆,講述地震期間解放軍、武警叔叔阿姨奮勇抗震救災的英雄事跡,

講述愛心人士親切關懷災區學生的感人情景,並且用畫筆將這些感人的

場景真切地描繪下來。飽含學生們真情的封封書信,像雪片一樣飛往祖

國的四麵八方。時光飛逝,感恩的心、真情的童音得到了熱烈反響。中

央政治局委員、北京市委書記劉淇百忙中給學生們發來了長長的帶著勉

附錄:災後教學重建教師論文及教案選

德陽市災後教學重建

問題與對策研究

勵、祝願的熱情洋溢的回信;大科學家錢學森爺爺也來信了。在病榻

上,錢爺爺委托秘書將他對災區孩子的牽掛,對祖國下一代的深切關注

帶給了我校師生。我校向銳林同學的感恩畫感動了中央軍委首長,打

來電話向學生們表示慰問,2009年8月1日這幅畫發表在《解放軍畫報》

上。更多心中裝滿愛的解放軍官兵來到學校看望同學們。官兵們帶來的

不僅有物質上的支持,更有精神上的鼓勵。對災區、對災區學校他們傾

注全力,真正將“人民子弟兵愛人民”這一宗旨落到實處。

4.活動育人,豐富孩子們板房枯燥的課外生活

在板房期間,孩子們受到了社會各界的真情關懷。遂寧日報集團發

起並組織了“同心同行,我們在一起”大型愛心互助夏令營活動,我校

40多名地震中失去親人、學習優異的孩子和其他災區孩子一道,沿長江

暢遊了三峽、遊曆了蘇浙城鄉。活動中,孩子們飽覽了祖國壯美河山,

目睹了改革開放後祖國大地發生的巨大變化。此次出遊,孩子們受到了

生動的愛國主義教育,心靈的創傷得到了修複。在板房期間,孩子們同

時還受到了我校教師們像父母一樣的疼愛。對於地震中心靈受到傷害的

孩子,教師們不僅用話語鼓勵他們,關注其心理健康,更用自己行動感

染他們。教師們在認真上好每一節課的同時,還組織孩子美化板房教室

環境,將學校打包分發給班級的捐贈圖書送到孩子手裏,組織他們開展

讀書活動、詩歌朗誦會、故事會。學校還在市消防大隊指導下,組織孩

子們進行了火災疏散及火災滅火應急消防演練,讓孩子們知道在突發事

件麵前該怎樣逃生、怎樣幫助受困者、怎樣正確處置突發事件。學校還

組織孩子舉辦了板房運動會。踢毽、跳繩、拔河、接力賽,項目雖少,

但孩子們參與麵廣、熱情高。在活動中,地震陰霾一掃而光,孩子們臉

上綻放的是微笑和陽光,顯現的是信心與勇氣、鬥誌與激情。

板房這段刻骨銘心而又美好的記憶,相信帶給孩子們的除了溫暖、

感動,更多的是精神層麵的諸如堅韌、樂觀、向上、感恩這些好品質的

熏陶。

268

二、新校園印記

2009年8月30日,我們徹底告別了板房,來到了新學校。麵對新學

校嶄新的一切,學校師生員工圍繞“將新學校打造成一所什麼樣的文化

特色學校”展開了討論。校領導一班人高瞻遠矚提出了構想:新學校文

化建設要站在與世界接軌,站在大中國、大北京、大什邡的高度對待。

在此共識下,校領導集全校師生智慧,醞釀並製定了新學校的校徽——

“什邡北京”,新學校的校訓——“達德盡材應天下”,新學校的校園

文化場——“地震、板房、什邡、北京、中國、感恩”。在此基礎上,

校領導一班人多次召開教師培訓會,並采取“請進來、送出去”的辦法

提高幹部、教師素質,打造適應新學校發展的幹部、教師隊伍。在校領

導和全校教職員工的共同努力下,一所幹部管理水平高、教師綜合素質

強、學生行為習慣好、校園文化建設一流的好學校展現在人們眼前,展

現在什邡這座飽受大地震苦難,在無疆大愛援助下又煥發勃勃生機的熱

土上。

1.新校園文化設施初具規模,校園文化氛圍濃鬱

搬入新學校近一年中,在社會各界的關注下,在援建單位的通力協

助下,在各級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我校文化設施不斷完善。

站在校門前,映入眼簾的是中國著名書法大家何應輝先生題寫義贈

的校名“什邡市北京小學”七個遒勁有力的鎏金大字,校門長方立柱

上由著名書畫家程風子先生篆刻義贈的朱印白文圖案的中國印“什邡北

京”。校名、朱印白文圖案、中國印交相成一組閃亮的傳統文化藝術風

景圖。

走進校園,在校名基座背麵有什邡著名學者郭輝圖先生撰文的碑銘

並序。在文中,郭先生滿懷深情回顧了北京小學的來曆及建成之不易。

漫步校園,我們看到在學校前操場走廊內外側,有展現我校師生健

康活潑向上精神風貌和團結關愛等主題的鏤空雕塑;有展示學生們感恩

奮進的作文、書法作品及科幻畫作品欄;有展示我校大型少先隊主題活

動“以愛育愛,放飛希望”的孩子手掌印長幅展示畫卷;有圖文並茂對

附錄:災後教學重建教師論文及教案選

德陽市災後教學重建

問題與對策研究

學生進行習慣養成教育的宣傳欄,宣傳欄每月一主題。在學校前操場正

中的國旗杆下,有一個用紅花簇擁的心形圖案,上麵銀色和平鴿翻飛,

顯得格外引人注目。在前操場兩側,有用實木做成的圖片展示欄,生動

再現了學校的過去和現在,尤其展現了新學校從奠基到落成的不平凡變

遷。從中我們深深感到,新學校是一所愛心凝聚的學校。在這裏,我們

舉行了各種捐贈儀式活動,迎接了很多或看望孩子或慕名而來的貴賓及

友人。在這裏,我們的教師帶領學生一起練歌、跳舞、做遊戲。這裏的

一切都是那麼熟悉,那麼親切。在前操場兩側如茵的草坪中,有從原學

校移栽的百年古樹,春日中它挺拔、蓬勃、富於強大的生命力,不正像

我們的新學校嗎?在草坪中,那棵棵小草、棵棵小樹都滿含著北京人民

的情和意。在草坪中的塊塊大石上,雕刻著科學家、體育明星、友人、

領導看望孩子關注孩子留下的感人至深的鼓勵,激勵孩子努力學習、健

康成長的話語。石頭無聲,但話語有情。

站在前操場上,仰望新校舍,鮮紅的校訓“達德盡才應天下”,醒

目而厚重傳神。它彰顯了新學校的辦學思想、辦學理念,彰顯了學校的

品格,彰顯了無疆大愛結晶的新校園的一切。

在校園門廳及門廳走廊,放置有八個精美的立體展示柱。它們展示

並記錄著發生在新學校的重大事件、珍貴物品、珍貴資料。看了它們,

師生心中湧動著的隻有感恩和報恩的情懷。在這樣濃濃的校園文化氛圍

中,我們能夠做的就是牢記恩情,好好工作、好好學習、好好生活,努

力提升自己,讓孩子成才,回報社會。在門廳兩邊,分別安置著兩麵衣

冠鏡。早晨,上班、上學的師生通過門廳,都自覺地來到鏡前,理理衣

服,抖擻精神,開始新的一天工作、學習。在門廳正麵牆上,有什邡本

土走出去的知名書法家洪厚甜先生書寫義贈的荀子《勸學篇》,是那麼

大氣磅礴、意義非凡。

在教學樓走廊,幾個開放書架放滿了孩子們喜歡的書籍。下課的間

隙,上學、放學的空餘時間,孩子們駐足書架前,手捧心愛的圖書貪婪

地閱讀,享受閱讀之快樂,無不讓人感歎連連。學校領導的用心,教師

的真情嗬護盡在小小的書架間。

在教學樓門廳門口、龍門有兩幅實木楹聯。楹聯內容彰顯了我校學

270

風、校風、教風。在教學樓南東、南西、北西、北東樓分別用蘭、蕙、

蘅、芷等香草作為樓名,喻指教師對學生的培養,學生們對理想的追

求。在四樓門口分別掛著實木楹聯,內容分別為修身養性、關注社會人

生、為人師表、愛鄉愛國。它們充實了我校的文化建設內容,讓我校文

化建設氛圍濃鬱香醇。

2.班級文化建設再上台階,師生素質全麵提高

班級文化建設,是校園文化建設的重頭戲。為了全麵提升班級文化

建設,學校德育處、教導處及各位班主任老師做了大量工作。各班根據

自身特點、特色發動孩子重新為班級命名,打造班級品位、班級形象。

各班的室內布置力求讓每一麵牆說話,將班級風貌、發展目標及學校對

孩子們的日常行為規範、安全規範展示在班級牆麵上,讓孩子們的作

文、書法、美術等作品上牆,讓每個孩子都有展示自己的舞台。在每個

教室裏,都有每月主題宣傳黑板,孩子們的黑板報辦得雖算不上精美,

但黑板上真情的流露、用情的描繪,無不傳達出一種聲音、一種感恩的

情懷。學校為方便孩子閱讀,還開辟了“愛心島圖書角”,孩子們課餘

足不出室便可讀書。在小學階段,孩子的養成教育最重要。德育處、少271

先隊大隊部配合班主任老師做了大量耐心細致的工作,月月有主題、周

周有細化的安排檢查評比,讓孩子天天看到自己的進步,讓學校天天有

新氣象、新變化。讓愛護公共財物、節約用水、節約用電、注意樓道安

全、交通安全、待人接物有禮、誠實守信成為孩子自覺的行為。德育

處、少先隊大隊部在抓好“五星奪擂”常規檢查的同時,還狠抓班隊活

動檢查,要求各中隊隔周有主題隊會。讓孩子在活動中提高自己的能

力,增長自己的才幹,受到生活的啟迪,學會做人、學會生存、學會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