及時處理做到落實;每一天、每一周、每一學月、每學期檢查評比結果
與相關責任人的獎懲掛鉤做到落實。
5.做好“兩個協調”
兩個協調,即與當地政府、派出所搞好協調,加強校園周邊娛樂場
所、網吧的整治,加強對接送學生車輛的管製,加強對校園周邊流動攤
販的整治;與社區領導、學生家長搞好協調,將環境綜合整治工作延伸
到家庭、社區、社會,充分發揮“小手牽大手”作用,倡導全社會人人
參與環境綜合治理工作。
6.狠抓“五個規範”
五個規範,即師生儀容服飾規範;師生言行規範;教室、辦公室、
寢室、食堂等處物品擺放規範;校園車輛停放規範;校園公示欄以及語
言文字書寫規範。
7.明確具體標準
要求教學、辦公用房的門窗、牆壁、頂棚無積塵、蛛網、汙漬、劃
痕;地麵無垃圾、紙屑、痰跡;室內清潔、通風,桌凳、書籍及其他物品
240 擺放整齊有序;校園內無紙屑,無衛生死角,無蚊、蠅滋生地;學校廁所
做到經常打掃、消毒,無臭味。對校園垃圾做到及時清運,日產日清。
四、抓示範學校爭創,促學校管理規範
1.狠抓學生日常行為規範,爭創各級校風示範學校
大膽實施創新德育,堅持用優秀的作品感染人,用高尚的精神鼓舞
人,用先進的文化引領人。開展好學月主題教育活動、傳統節日和重大
紀念日的主題教育活動,把各個德育目標分解到各個活動之中,讓學生
在活動中受到潛移默化的教育作用。大力開發校本研修教材,充分利用
《孝德中學文明禮儀教育讀本》、《中學生日常行為規範七字歌》規範
學生在校、在家、在社會的行為習慣。與時俱進,改革現有的學生管理
製度,以培養“會做人、會求知、會勞動、會健體、會審美、會生活、
會創造”的高素質現代人、文明人;對新形勢下德育工作的地位、內
容、方式、方法、途徑、層次等問題進行探討,不斷完善一套重視流程
管理、講究實效的學生管理製度;充分發揮家長學校的作用,建立學
校、家庭、社會三位一體的德育網絡;搞好警校共育,加大校園周邊環241
境的綜合整治力度,為學生營造健康的活動內容和空間;大力開展豐富
多彩的文體活動,營造良好校園文化,豐富師生的精神文化生活,陶冶
師生情操,提高素質教育的實效性和針對性,展示學校精神風貌;努力
營造“綠化、美化、淨化、藝術化、教育化、人文化”校園環境,增
強美感體驗,使學生潛移默化地受到教育和熏陶;開展爭創“文明班
級”、“優秀班級”、“‘三好’、‘優幹’”、“校園之星”等係列
活動,引入競爭機製,創建良好的班風、學風和校風。把優美的環境設
施與優良班風、學風和校風的培養,學校的辦學理念、辦學目標結合起
來,促進教育資源建設與內涵發展有機整合。
2.抓校本研修,抓過程管理,創教學常規示範學校
課改的主陣地在課堂,課堂的主體是學生,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學
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是教師課堂教學的關鍵。教師不僅要研究教法,
附錄:災後教學重建教師論文及教案選
德陽市災後教學重建
問題與對策研究
更要研究學生的學法。學科組、教研組是學校教育研究的基本單位,可
以集思廣益,共同探討挖掘教學資源。學校成立學科專家組,大膽實施
課堂改革,不斷改進教學方法,因材施教,重點研究如何教會學生學
習。
教導處與學科專家組一道加強教學“六認真”管理,通過對教師的
備課、學生的作業、考試等環節研究,形成科學的教學常規管理體係,
落實到備課、上課、課外輔導、作業布置與批改方方麵麵。在單元檢測
等的教學常規基礎上,大力開展常規大練兵活動,舉行名師示範課、青
年教師過關課、優質課大賽等教學活動。大膽探索教學評價方法,不僅
要重視教學結果,還要重視學習過程、學習態度、學習方法;不僅要關
注知識積累,更要關注學生的學習習慣。
3.以研促教,科研興校,大興科研之風,創教育科研示範學校
學校組建強有力的教育科研機構,抓好“四個到位”,即認識到
位、組織到位、人員到位、經費到位。全體教師樹立科研興校的意識,
積極加入科研隊伍;行政深入各課題組,加強過程管理;骨幹教師、
學科帶頭人做到人人有課題。學校出台了《孝德中學教育科研獎勵方
案》,鼓勵教師向“科研型”、“學者型”發展;建章立製,規範管
理,建立科學的學校教育科研網絡體係,形成“校長領導—副校長主
管—教科室具體管理—課題組具體落實”的管理模式。加強過程管理,
加大經費投入;以校本研修為主,做到研訓一體,大力推進學校課題群
建設,讓教師廣泛參與到省級、市級、縣級、校級、個人的教育科研課
題中。
4.以現代教育信息技術推動教育教學縱深發展,創實驗及現代教育
技術示範學校
信息科學和現代教育科學、心理科學相互滲透融合,正在引起世界
範圍的教育思想、觀念、模式、內容和方法的重大變革,教育信息化
已成為推進教育現代化的強大動力。以教育信息化推動教育教學改革縱
242 深發展,是全麵實施素質教育的必經之路。全體行政高度重視,加強領
導,開拓創新,努力開創學校實驗和現代教育技術新局麵。
五、抓學校特色建設,不斷提升學校品牌
加強特色學校建設,是學校內涵建設的必然要求,是提升學校品位
的重要舉措。以“追求高標準的教學效益”為中心,打造學校“傳承並
弘揚地方傳統文化,推展多元藝術教育”辦學特色,注重對傳統文化的
接納、弘揚和超越,由此形成傳統文化教育的特色板塊,使學校成為承
續文明的載體;打造學校特色品牌,在內涵建設上求發展,以贏得師
生、家長及社會的廣泛認可。
1.抓特色學校建設
抓特色學校建設,我們主要采取了五個策略,即以營造氛圍來推動
特色建設;以教育科研來支撐特色建設;以師資建設來保障特色建設;
以課堂教學來彰顯特色建設;以課外活動來豐富特色建設。
2.把傳承“德、孝”文化與新時期校園文化建設結合起來
我們在抓特色學校建設時,努力把“德、孝”文化與新時期校園文
化結合起來,並不斷豐富其內涵。以美育為主旋律,推展多元藝術教
育,擴大美育效果,真正收到以藝輔德,以藝增智,以藝滋體,以藝怡
美的整體效果。
3.各類教育目標
今後五年,在藝術教育方麵,培養一批有較高水平的書法、美術、
舞蹈、器樂、音樂學生隊伍;在體育教育方麵,培養一支作風好、水平
高的體育健將隊伍;在信息技術教育方麵,培養一批有一定理論水平、
操作能力強、能自製有較高水平電腦作品的學生隊伍。
學校整合短短幾個月,方方麵麵的工作取得了優異的成績:全體師
生能夠很快從“5·12”地震陰影中走出來,以飽滿的激情投入到學習、
工作與生活之中,大家從不同鄉(鎮)來到孝德中學這個大家庭,相處
附錄:災後教學重建教師論文及教案選
德陽市災後教學重建
問題與對策研究
其樂融融,已成為一個團結、奮進、和諧的集體。全體行政開拓創新,
求真務實,銳意進取;全體教師愛崗敬業,教書育人盡心盡力;學生行
為習慣不斷規範,“比、學、趕、幫”氛圍濃厚;校園文化獨樹一幟,
引領師生走向成功人生。學校已做到綠化、美化、淨化。目前已接待中
外來賓、各級領導、專家及兄弟學校上百次,大家對我校災後教育教學
重建工作所取得的成績給予充分的肯定。2010年下期對學生的綜合素質
評估,我校走在了綿竹市同類學校的前麵,在綿竹市學校工作綜合督導
評估中,我校獲得一等佳績(這是全市七所單設製初中唯一的一個一
等)。
我們深知,在學校建設和發展上,我校還不夠成熟,還有很多的工
作要做,但我們認定的目標不動搖,傾力構造積極和諧學校文化的決心
不動搖。我們所做的一係列工作隻有一個目標,那就是通過文化氛圍的
營造,讓學校的文化彌漫在校園的各個角落,以文化的魅力影響教師與
學生,讓師生得到文化的關懷,最終內化為師生的素質,從而使師生的
思想得到提升,情操得到陶冶,心靈得到升華,行為得到規範,素質得
到提高,進而促進學校的和諧發展。
打造“和雅”文化學苑 踐行“和雅”教育人生
——記天河小學災後校園文化重建
綿竹市江蘇紅十字天河小學⊙王 琴
為適應綿竹教育資源整合、學校布局調整的需要,綿竹市天河小學
誕生於2006年那個金色的秋天。作為一所年輕的城鄉結合小學,我們一
直在苦苦探求學校發展的文化之源,以使學校前行的腳步更加紮實穩
健。2008年的那場大地震,暫時中斷了我們的教育進程,卻沒有阻斷我
們對於文化追尋的渴望與熱情。文化,宛如無邊大海中的航標燈,指引
244
著我們的航向,那是教育征程中火播薪傳的閃光!
學校文化,是一所學校的核心競爭力,是學校持續健康發展的重要
保障,是學校發展的動力。學校重建,文化優先。2009年,我們走過了
災後教學重建的關鍵時期,板房教學譜寫了輝煌的新篇章。在板房教
學期間和搬入永久性校園之後,學校文化的打造更成了“天河人”在曆
經風雨後的眾心所向。中華文化的一脈相承、學校本部與分部間的相互
依托、震後全國親人的無私援助、學校育人使命的崇高召喚……點點滴
滴,既紛繁錯綜,又仿佛有著共通之處,讓我們的文化追尋之路漸漸清
晰起來。
結合中華文化的理念精髓,挖掘學校的曆史背景,我們對教師培
訓、課程設置、學生藝術特長等辦學特色方麵進行了理性剖析,結合自
身辦學淵源、教育特色和文化資源,廣泛調研、多方策劃、集思廣益、
縝密論證,曆時一年多的時間,提出了“和雅教育”的辦學理念,即辦
“天河通海,和雅育才”的學校,辦“和而不同,各雅其雅”的教育,
打造“身正學高,德才兼備”的教師隊伍,培養“德美人和,才高人
雅”的天河學子,讓天河小學成為師生實現人生價值、追求幸福生活的
學園、樂園與家園!
作為一名女校長,我也有著女性的脆弱,但是,災難與磨礪帶給我
的,更多的是堅強和無畏。災難中,所有“天河人”昂起了頭,拉起了
手;暴風雨中,我們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一起。“天河人”的心,從未如
今天這般靠得如此之近!真是應了那句話:大愛者有大誌,大誌者有大
勇,大勇者方有大成!在近兩年的時間裏,天河小學圍繞校園“和雅”
文化的建設,在不同層麵不斷探索、反思、創新、提升,已經在校園內
形成了一定的“和雅”氛圍。全麵推進素質教育,積極創建特色學校,
在“和雅”文化的引領下,我們在教育教學等方麵取得了一定成績,
獲“中央教科所素質教育實驗學校”、“國家青少年體育俱樂部訓練
基地”、“四川師範大學教育實驗基地學校”、“四川省示範家長學
校”、“四川省少年軍校”等榮譽稱號,贏得了上級主管部門和社會各
界的好評。馥鬱芬芳的“和雅”文化之花,就這樣縱情綻放於天河小學
的每個角落,美麗著每一個“天河人”的教育人生!
附錄:災後教學重建教師論文及教案選
德陽市災後教學重建
問題與對策研究
一、建設優質的校園環境文化
“春風化雨,潤物無聲”。環境文化是校園文化中最直觀的部分,
對孩子們的成長起著潛移默化的重要作用。當學校搬入嶄新的永久性校
園之後,實體建築是美觀大氣,但學校的文化氛圍卻近乎為零,故而環
境文化的創設、育人氛圍的營造顯得尤為重要。天河小學圍繞“和雅”
文化主題,本著“高理念、高標準,整體策劃,分布實施,寧精勿雜、
寧緩勿急,和而不同、各雅其雅”的原則,逐步對校園環境進行了係統
化建設。
“天河人”始終堅信,唯有美麗的環境和獨具魅力的文化相得益
彰,才能構成“最美”的學校。為此,學校以年級為單位,充分發揮
班級的智慧和力量,對教師辦公室和教室進行了環境布置:主題突
出,異彩紛呈,和而不同;樓道文化以傳統文化、和雅文化、英語小
知識為主題,實用與育人有機結合;紅十字廳融紅十字知識和感恩教
育為一體,簡潔明了;和雅主題牆高雅大氣,寓意深刻……與此同
時,學校的“和雅大道”、“國學長廊”、“教師書吧”、“操場文
化”等環境主題文化已經在設計和完善之中,將逐步實施。不久之後
的天河校園,定將充滿“和雅”氣息,為孩子的成長營造出優美、典
雅的環境氛圍。
二、打造和諧的學校管理文化
學校要發展,教育要前行,文化要完善,首要的條件,就是打造一
顆“奔騰的心”——建設一個堅強的領導核心!對於一所學校而言,校
長的管理思想和管理方式,勢必會對學校文化產生深刻的影響。校長要
做專業的首席,做思想的領跑者、資源的整合者、創新的實踐者、智慧
的指揮者和人文的踐行者。管理文化是一所學校凝聚力和活力的源泉。
在和諧管理文化的打造中,我們堅持“和雅管理九修煉”,即:修煉學
習力——日有所學、日有所進;修煉執行力——製度取勝、贏在細節;
246 修煉組織力——知人善任、優勢互補;修煉溝通力——兼聽善問、感化
滲透;修煉激勵力——各雅其雅、人文賞識;修煉影響力——桃李不
言、喚醒助推;修煉決策力——理念引領、多謀善斷;修煉創新力——
鮮明個性、獨樹旗幟;修煉服務力——真誠幫助、接納包容。並將“和
雅管理九修煉”明示於行政樓一樓的左側,使管理者時時看在眼裏,記
在心上,並體現於行動之中。
天河小學的管理團隊務實創新,我們注重從人本化的管理文化、人
性化的製度文化和人文化的關懷文化等不同層麵來加強學校管理文化的
建設。在天河小學領導團隊眼中,每一位教師都情同手足,每個學生都
像自己的孩子。教育,將不同姓氏的我們凝聚成了一個大家庭,大家共
同體味艱辛,更一起分享喜悅和收獲。這,就是管理的至上境界;這,
就是“和雅”文化的魅力之所在!於是,下麵這些活動和場景就成了
“天河人”校園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就成了天河小學靚麗而充滿
溫情的教育風景——
每當開學第一天,全體行政人員會整齊著裝,在校門口迎接全校師
生到校開始第一天的生活;每學期一次的“真話如金”調查和“給校
長的一封信”打開了教師們的心窗;一年一度有一次“感動天河頒獎典
禮”,每兩周有一次“教師百家講壇”、“和雅辦公室,特色教師”的247
評選;每當有教師獲獎和教師團隊獲獎,校長都會親自發獎,並且親自
撰寫頒獎詞,像“感動中國”似的宣讀頒獎詞。在天河小學,教師獎項
異彩紛呈,各具特色,如“和雅團隊獎”、“和雅教師獎”、“感動天
河獎”、“最幸福母親獎”、“天河最辛苦獎”、“天河諫言獎”……
每位教師都能獲得不同獎項的獎勵,生動詮釋了“各雅其雅”的內涵。
科學的工作評價和激勵機製,對每一位教師的成長給予肯定和包容;每
周都有業餘登山隊、健美操隊、籃球隊、書法沙龍、銅管樂隊活動的開
展,並有以“和雅”為魂貫穿全學年的師生“主題活動月”;每年有三
個“寶貝節”:重陽節——天河的老寶貝,兒童節——天河的小寶貝,
教師節——天河人自己也是寶貝。“三八”節到來之際,學校領導挨家
走訪,對男教師的妻子進行慰問,給她們送去了意外的驚喜……
上述一係列舉措,無不踐行著“和而不同,各雅其雅”的學校辦學
理念。就這樣,和雅管理文化的營造,極大地關注了教職工的自我成就
附錄:災後教學重建教師論文及教案選
德陽市災後教學重建
問題與對策研究
感,切實做到了“職位不同,地位平等;能力不同,機會均等”;也尊
重了個體差異,做到了“製度無情,管理有情”。還為教師提供了寬鬆
的精神文化空間,增強了大家的職業幸福感,從而真正實現了“健康生
活,快樂工作”,“大家和雅,和雅大家”。
三、追求高效開放的課堂文化
鍾啟泉先生說:“課堂教學總是存在著某種文化,不管我們是否意
識到,學生都在進行某種‘文化適應’,其本質就是思維方式和價值
觀念對學生的影響。”在確定了學校辦學理念之後,我們適時提出了打
造“教和學和,教雅學雅,教學和雅”的“和雅”課堂文化,讓“和
雅”走進教室,摒棄現有課堂的一些弊端,讓課堂充滿人文關懷,充滿
和諧,成為師生情感交流的舞台,成為師生生命成長的地方,培養“德
美人和、才高學雅”的天河學子。2009—2010學年,學校鮮明地提出了
“和雅課堂”所追求的目標:“和雅”課堂是一個和諧的課堂;“和
雅”課堂是一個對話的課堂;“和雅”課堂是一個開放的課堂;“和
雅”課堂是一個探究的課堂;“和雅”課堂是一個快樂的課堂。
天河小學對和雅課堂的不懈追求,旨在催生師生內在的生命激情,
還原課堂質樸的本真,讓課堂的效率最大化、效果最優化,使課堂真正
成為點燃學生智慧火花和教師職業熱情的聖地。
四、創設多姿多彩的課程文化
每個人都是與眾不同的唯一,每個人的興趣和追求也都不盡相同,
這就決定了我們的教育應該是千差萬別、百花齊放的。於是,在“和
雅”辦學理念的指導下,我們踐行了“百家爭鳴,和而不同;百花齊
放,各雅其雅”的理念。在開齊開全國家課程的基礎上,發揮學校的優
質師資資源,積極開發具有本學校特色的校本課程,創造條件開設能滿
足學生對課程多樣性、個性化需求的課程。
248
1.寫字課程
寫字教學是天河小學的一大特色。學校一至六年級每周均開設一節
寫字課,讓孩子們在教師的帶領下領略方塊字的魅力,感受硬筆書法的
情趣。為了貫徹“堂堂正正做人,端端正正寫字”的精神,弘揚中華優
秀文化傳統,天河小學於2008年自編了一套寫字校本課程。書中從基本
筆畫入手,兼有書法作品鑒賞,將生字的書寫與《弟子規》的內容結合
起來,使學生在提高寫字水平的同時又受到中國傳統文化的熏陶,很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