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錄:災後教學重建教師論文及教案選3(3 / 3)

入手,創造愉快的工作環境。

(三)加強學習、不斷進取,提高管理水平

北京十四中王建宗校長說,沒有與世界先進潮流合拍的教育理念,

沒法當(校長);沒有豐富的德才學識和博大無私的胸懷,當不了(校

長);沒有抗挫折、耐勞作的堅韌精神和在矛盾困境中奮鬥不息的思想

準備,絕對當不好(校長)。在北京,我們接觸到的一些校長,都非常

重視學習,有的還出了專著。所以我認為,校長也罷,校級幹部也罷,

必須加強學習,要從繁忙的事務中解脫出來,看一些書,讀一些文章,

提高自己的理論素養。作為一名校級幹部,工作中要體現以人為本的

管理思想,把每個人的主動性、積極性、創造性開發出來,形成團隊合193

力。讓那些想幹事、能幹事、幹成事、幹大事的人,有展示自己的舞

台。校級幹部不僅要有寬廣的胸懷,能虛心聽取各方麵的意見,特別是

要注意傾聽不同的聲音,切忌高高在上,目中無人。同時,要有堅韌的

品格,不唯上、不唯書,堅持正確的觀點和做法,一心一意謀劃學校的

發展。要堅持光明磊落、廉潔奉公的工作作風,做群眾的表率。

(四)轉變教育觀念,積極構建愛的大廈

顧明遠先生說:“教育的本源是為人的發展服務。”建設愛心校

園,構建愛的大廈,讓師生生活在幸福的環境裏是我們每一位校級幹部

的責任。通過學習,我認識到首先需要轉變觀念,牢固樹立以人為本的

辦學理念,尊重兒童在發展中的主體性,順應社會變革的趨勢,積極開

展教育創新,用愛與智慧為兒童支撐起一片幸福成長的藍天。

附錄:災後教學重建教師論文及教案選

德陽市災後教學重建

問題與對策研究

1.尊重,從轉變觀念開始

有愛才有教育。什麼是愛學生?愛就是尊重學生。尊重意味著信

任、理解、寬容和接納。充分重視和欣賞每一個學生,耐心傾聽他的意

見,接納他的感受,包容他的缺點,分享他的喜悅。尊重,就是要樹立

為兒童的健康成長服務的理念,遵循兒童心智成長規律,拓展內容,創

新形式,使教育更加貼近兒童的生活實際,使學生能夠自主選擇、自覺

參與、體現個性,適應學生的未來發展趨勢(民主化社會)。要培養學

生合作和積極學習的態度,寬容、關心、創造和自尊的品質,為他們提

供合作性、參與性的學習環境。不但重視學生的學業成績,還應該重視

發展他的創造力,重視遊戲活動與藝術教育對學生創造力和綜合素質

的培養。我們的學校教育追求的不應該僅僅是片麵的“分數”、“成

績”,而應是使學生離開學校後依然對它充滿留戀!

2.創新,從關注細節做起

教育是藝術,本質在於創新。創新體現在紮實有效地做好常規工

作,體現在對學生深切的關懷和愛護——這是我在參觀名校時最真切的

體會。“頒發升旗手榮譽卡”、“小小領操員挑選”、“教室文化布

置”、“特別暑假作業設計”、“我能行”理念的實施等,無不顯示出

教育教學創新的魅力。

“頒發升旗手榮譽卡”——學生珍藏的是一段光榮的記憶;

“每天由學生自己選出幾個做操最認真的孩子擔任第二天的小領操

員”——讓學生體味運動的快樂與展示的驕傲;

“教室文化布置”——讓學生獲得自主參與的成長體驗;

“特別暑假作業設計”——學生收獲的是學習樂趣;

“我能行”理念的實施——學生收獲的是自主發展的信心。

我為什麼沒想到——沒有真正深入細致地為學生們著想,因而思路

漂浮,欠深,欠遠,欠廣,欠“高”。真的為學生著想,就要努力把好

事做到精致,做到極致,愛到深處是質樸的細節,是細節處理的溫暖與

精致。有時候,有些事不是我們沒有做,而是因為沒有始終用心去做,

流於形式和表麵,沒有提升,不能深入本質和內核——想法決定做法,

194 用心才能創新!

“教育學就存在於我們每天與孩子對話的情境中,存在於我們與孩

子在一起的方式中。”成功辦學的管理秘訣不正是通過創新把常規管理

做到極致嗎?

3.行動,從完善自我開始

劉可欽說:“什麼是教育?就是一個成人做了有利於孩子發展的正

確的事情。”教育是一群不完美的人帶領另一群不完美的人走向完美的

過程。

教師不斷完善自我,是建設愛心校園的重要保證。作為教師也罷,

作為校領導也罷,都應該努力做到以下幾點。

(1)擁有理想並保持激情。

教育肩負著人類社會的理想和希望,引領人類社會向前發展。因

此,教育者應生活在理想與現實的兩重世界裏,始終懷揣理想(教育夢

想)才能一路上充滿激情,永不懈怠。教師最重要的素質,首先不是能

力、責任和其他,而是對工作的激情。激情產生於愛。“教育其實很簡

單,一腔真愛,一份寬容而已。”“若不曾愛過,是可悲的不幸的職業

生涯,如同一生沒有愛過誰。”教師自己沒有激情就不可能點燃別人的

激情之火。作為校級幹部更應該如此。不愛就不能進行有效溝通,隻有195

愛的力量才能感動心靈。

(2)自覺追求專業發展。

遠離職業倦怠,實現自我價值,獲得生命的歸屬感。要在忙碌中學

習如何走向主動與從容,正如劉可欽所言:“教師是火把,在點燃學生

的同時,映照出自己生命的燦爛!”

“一切都在變化,隻有變化不變。”順應變化的途徑——發展你自

己!

做一名愛學生的教師,做一名被學生愛的教師,做一名愛教師的校

長助理,做一名被教師愛的校長助理是我的追求!

(3)擁有開放的心態。

麵對工作,麵對學生,基於愛,用真誠去開啟心扉,用寬容去接納

差異,用幽默去化解危機,用欣賞去鼓勵創造……心靈開放,是一種樂

觀的人生態度,是一種廣闊的人文視野,更是一種充滿力量、意蘊悠遠

附錄:災後教學重建教師論文及教案選

德陽市災後教學重建

問題與對策研究

的人性智慧。

最後送大家一段話,讓生活在理想與現實兩重世界中的夥伴們共

勉:

用平靜的心態安撫“浮躁”,

用平衡的心態釋然“境遇”;

能說服自己,是理智的勝利,

能戰勝自己,是人生的超越。

結束語:

培訓的時光是短暫的,學習的體驗與感悟卻是豐富的。個人理念的

更新、思維方式的改進,都是為了更有力地推動學校未來的發展,因

此,我將努力將理念轉化為實踐行動!

感謝培訓,牽引我在思考中領悟;感謝培訓,幫助我在學習中成

長!

感謝北京教育學院給予我學習、成長的機會!

“領悟”是在需要科學理論的指導與支撐下對實踐經驗的反思、積

累、提煉。因此我的領悟存在著片麵與淺顯的缺陷,不妥之處,敬請指

正!

探索學校災後師資重建的路徑和策略

什邡市城南學校

“5·12”大地震改變了什邡,也改變了什邡的學校。震後,學校加

快了整合的步伐,原回瀾中心校、回瀾一中、回瀾二中三所學校並入城

南學校。2009年9月,這所嶄新的學校起航了。一流的硬件設施需要一流

的軟件條件支持,教師隊伍的整體素質便是構成學校軟件的重要部分。

而整合前的三所學校,在管理、教學水平、教師隊伍素質等方麵存在較

196

大差距。如何縮小差距,提升教師整體水平,這一現實問題擺在新組建

的學校麵前。學校在思考中行動,在探索中改進,現已取得一定的成

效。下麵就是我校在災後師資重建方麵開展的工作及取得的成效。

一、確立目標,規劃未來,推動學校發展

學校發展規劃是學校發展的一種戰略規劃。製定學校發展規劃的過

程,是對學校未來發展的思考、選擇和策劃的過程。確立學校發展目

標、製定學校中長期發展規劃,對城南學校意義重大,影響深遠。

為了提高教學質量,辦出學校特色,發揮學校地域優勢,讓城南學

校真正成為市區南大門的一所優質學校,我們緊緊圍繞“以特色立校,

以質量興校,以發展強校”的辦學思路,確立了“一年有提升,三年大

變化,五年達到設計規模,八年建成市內示範”的工作目標。“一年有

提升”,指的是提升學校管理水平、提升教師工作水平、提升學校教學

質量、提升學校對外形象;“三年大變化”,具體指校園環境有大的變

化,教師思想素質和業務水平有大的變化,學生整體素質有大的變化,

學校管理和辦學質量有大的變化,學校的社會形象有大的變化……這一197

目標導向,為全體教師指明了奮鬥的方向,有利於學校穩定、持續、健

康發展。

二、建章立製,嚴格管理,規範教師從教行為

在學校的管理工作中,製度化管理和人文化管理是相輔相成、不可

或缺的兩個方麵。透視人文化管理與工作實際,我們發現,人文化管理

要以製度化管理為基礎,製度化管理則為人文化管理提供保障與支撐。

因此,學校通過建章立製,嚴格管理,規範了教師的從教行為,也促進

了師德師風的轉變。

1.建立並完善各種規章製度

開學前期,學校領導班子成員在廣泛聽取教師意見基礎上,經過深

附錄:災後教學重建教師論文及教案選

德陽市災後教學重建

問題與對策研究

入思考和反複醞釀,對照設定的各類崗位製定出崗位職責,並將各類職

責裝裱上牆,時時提醒教師履行職責。如針對教師管理的職責有《班主

任工作條例》、《教學工作規範》、《教研組長工作職責》等;針對學

生管理的職責有《清潔衛生管理製度》、《住校學生管理條例》、《課

堂常規》等。除了以上成文的製度外,學校還提出了一些具體要求,如

“教師三到崗”,即上課到崗、例會到崗、升旗到崗,凡有請假、遲

到或缺席者一律在校內公示。個別教師集會時總喜歡站後麵、喜歡說小

話,影響教師形象。於是,學校給教師編排了位置,並按位置考勤。這

些細節管理,正逐步轉變教師的行為習慣,教師從他律走向了自律。

2.嚴格管理,提升師德師風

2009年9月至2010年9月,為什邡市教育係統行風建設年活動,也是

學校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的行動階段。學校組織教師集中學習了

《什邡市教育係統行風建設年活動指導意見》、《什邡市教育禮儀規

範》、《四川省規範辦學25條規定》等政令性文件,教師還以自學的方

式重溫了《義務教育法》、《教師職業道德規範》等教育法規,以此增

強自身從教責任感和使命感,做到依法執教。

學校還專門成立了師德師風督導小組,由校長任組長,各職能科室

人員、教研組長、骨幹教師為成員。督導小組成員一方麵開展巡視檢

查,了解教師的思想、工作和生活狀況,發現問題及時溝通解決;另一

方麵,通過問卷調查和各類座談會,廣泛聽取群眾意見,接受社會監

督,以取信於學生,取信於家長,取信於社會,讓教師時時感受到社會

的關注,自覺遵守師德規範。學校將師德與考核評價掛鉤,對於師德差

的教師實行“一票否決”,從而有效地轉變了師風、提升了師德。

三、外塑形象,發掘亮點,增強教師奮進信心

實踐證明,有凝聚力的學校始終能激勵教師不斷學習進取並主動、

健康地發展。我校充分發揮了黨政工團的橋梁作用,開展形式多樣的學

198 校活動以凝聚人心,增強信心。

1.開展衛生先進單位、優秀職工之家創建活動

學校對創建德陽市衛生先進單位、德陽市優秀職工之家工作進行細

致周密的安排,從校長到每位教職工、學生,各負其責、各盡其能,有

分工有合作,學校幹部帶頭保潔,不怕苦與累,創建最終獲得成功。

2.開展“教師紅歌比賽”、“學生籃球比賽”等師生競賽活動

各類競賽是展示學校師生風采、凝聚人心的良好時機。學校對競賽

活動高度重視,全力支持師生積極參與,並利用集會、例會對獲獎師生

大張旗鼓表彰,不僅讓獲獎師生有了成就感,更讓全體師生看到學校人

才濟濟。什邡市教師課堂教學競賽,我校有兩名教師獲得一等獎,兩名

教師獲得二等獎;什邡市教師教育教學論文評選,我校有4篇論文獲得一

等獎,6篇論文獲得二等獎;什邡市小學組籃球比賽,學生獲得男女組兩

個二等獎。更有部分學生在市閱讀、繪畫競賽中獲得嘉獎。一次又一次

成績的取得,見證了師生奮進的行動。

3.質量檢測活動

開展教育活動就離不開質量檢測。而在進行質量分析時,教師選

擇的參照物往往是別的學校、別的學生。作為教學薄弱學校,這樣對

比的結果往往令人沮喪,讓人灰心喪氣。怎麼辦?我校換了一種方式

進行質量分析,將橫向比較改為縱向比較,比較今天的學生與昨天的

學生有什麼變化?今天的課堂與昨天的課堂有什麼不同?過去的成績

與現在的成績是提高了還是後退了?這一比較,教師們自然看到自身

教育的成敗,看到管理之後的效果,不同階段的總結使教師教學信心

逐步增強。

4.城鄉環境綜合整治進校園活動

學校結合什邡市相關部門安排及自身實際,積極開展城鄉環境綜合

整治進校園活動。校園內的保潔是新投入使用學校麵臨的共同難題,學

校發動教師群策群力共同解決遇到的困難,教師們分別想出劃片管理、

附錄:災後教學重建教師論文及教案選

德陽市災後教學重建

問題與對策研究

衛生執守、改換打掃工具等辦法,使校內外衛生日趨好轉。

學校的一係列行之有效的措施,提升了師生形象,師生行為走向規

範,校風校貌也大為改觀。

四、督教督學,研培相濟,提高教師教學技藝

在教師隊伍建設中,加強教師業務能力培訓,提升教師教學的技藝

與師德建設,信心重塑是關鍵。因此,我校在災後師資重建過程中,通

過各種形式各種渠道的培訓,促使教師逐步提升自身專業水平,逐步更

新知識體係,以更好地適應現代教育教學的需要。

1.督教督學,優化改進

課堂教學是提高教育質量的主陣地。學校把師資培訓的關注點首

先放在優化課堂教學,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上。學校成立了課堂教學

督導小組,督導小組肩負著管理教學、培訓教師的職責。校長任組

長,副校長、教導主任、行政人員、教研組長及骨幹教師為成員,采

取的方式為隨堂聽課、查閱資料、走訪調查三結合。督導結果納入教

師考核之中。每周隨機抽查一名教師,先聽課,再檢查了解教學“六

認真”的落實情況,最後進行交流。督導小組成員細致分析被查教師

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提出改進意見。問題較多的教師將進行複查。這

樣的安排,在一定程度上杜絕了教學的隨意性,促進了課堂教學的優

化改進。

2.研思教結合,資源共享

教研組是學校開展教學實踐與教學研究的主體。學校將教研的重心

下移到教研組,可以更及時更直接解決教學問題,資源共享更有利於

同組教師教學相長。學校保證了教研的時間,對教研內容提出兩個要

求:(1)滲透學科知識培訓與現代教育技術培訓;(2)充分發揮集體

智慧,在反思中提高,在實踐中創新。各組教研活動以一課多講、示範

200 課、研究課、彙報課等多種形式開展起來。在教研活動中,有思維的碰

撞,有實踐的收獲,教後思→思中研→研促教的教學流程,成為提升教

師素質的主要途徑。

3.搭建平台,曆練成長

作為教師專業成長和教師隊伍建設,隻有製度的約束、理論的學習

是遠遠不夠的,更重要的是要有一個長期的實踐過程。要想使教師自身

素質得到真正的提高,還必須為教師搭建一個實踐驗證、曆練成長的平

台,使教師真正得到錘煉和提升,直至成長為學科骨幹教師。

(1)搭建學習平台,讓教師在學習中探索,在探索中實踐,在實踐

中完善。

學習是教師成長的途徑之一,隻有不斷地促進教師自我學習、自主

提高,才能使教師的專業成長有效進行。京什遠程教育教學資源網拉近

了教師與名師、專家的距離,豐富的內容、優質的資源給教師許多啟

迪,不少教師現已自覺投入現代化教育技術的學習中。另外,我校還采

用“送出去”、“請進來”兩種方式,為教師搭建起與同行對話、與專

家交流的另一種學習平台。從2009年9月至今,學校先後安排數名教師

上北京、成都及周邊縣市學校學習,涉及的領域有學校德育、教育管201

理、學科教學、心理健康等,受培教師達90%。通過外出學習,教師開

闊了視野,學到了一定的教育教學技巧,提升了素質。同時,我們還邀

請北京教育教學專家、什邡市教育科學研究所學科教研員、德陽市內兄

弟學校教師到校指導、交流。2009年11月,郝臣、趙雲峰兩位北京教育

專家不僅走進我校獻課,還同什邡教師分享了北京教師在教育教學中的

成功經驗。他們的交流為教師們的實際教學找到了理論支撐,對提高教

師教學藝術有很大幫助。2010年4月2日,德陽市德新中學數學組全體

教師與我校數學組教師進行深入研討,他們在提高教學質量上的一些想

法、做法給我們許多啟示。

(2)搭建實踐平台,給教師鍛煉和展示的機會。

教師隻有通過課堂教學展示,才能驗證自身的進步狀況。我校開展

的“四課”活動,讓每一位教師都能參與學校的教學工作,促進教師之

間的相互學習,達到共同提高的目的。“四課”即指:骨幹教師示範

附錄:災後教學重建教師論文及教案選

德陽市災後教學重建

問題與對策研究

課、學科教師研討課、青年教師賽教課、外出學習彙報課。學校設計

層次不同的教學展示,使教師通過對比,總結優點,查找不足,共同促

進。“四課”的開展環環相連,每一個教師均能在“四課”中找到自己

的位置,在實踐中不斷成長。

4.骨幹引領,結隊幫扶

骨幹教師是學校寶貴的人力資源,是學校發展的中堅力量。學校應

有效運用這部分人才資源,帶動、引領全體教師。這裏所指的骨幹教

師,不僅指各級學科帶頭人、骨幹教師,也包含曆年來市級以上表彰的

優秀教師、優秀班主任、師德標兵等。學校每學期安排骨幹教師上示範

課、研究課,或做經驗交流、舉辦知識講座,安排骨幹教師帶出一名教

師,帶活一個教研組。在業務幫扶中,老教師幫帶新教師,將現成的良

好的教學經驗傳授給新教師;新教師扶持老教師,將信息技術等新形式

教會老教師。相互幫扶,取長補短,共享進步,共同提高。

5.課題帶動,科研探究

為了提高教師的研究能力,學校要求每位教師參與課題研究,承擔

或參與一項課題研究,實踐推廣科研成果。通過參與課題的實驗研究,

解決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同時也提升了教師的教育科研能力。

多形式多渠道的教師能力培訓,以教師專業發展為目標,以合作為

基礎,為教師的成長提供發展的空間。

未來兩年,是城南學校發展的關鍵時期。盡管前進的道路是艱辛

的,但我們全體教職工一定會凝心聚力,與時俱進,立足本職,振奮精

神,開拓創新,追求卓越!讓我們用心血和汗水,用智慧和毅力,用追

求和奉獻,把我校建成什邡市示範學校,實現城南學校曆史性的跨越和

騰飛!

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