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學校現狀,采取“一校一策”的辦法,條件成熟一校複課一校。在
上述有力舉措的推動下,我市僅僅在兩個多月時間裏,率先在重災區實
現了學生複學複課。為確保板房教學質量,我市還大力開展了災後學校
“結對互動工程”,安排了17所優質學校結對幫扶10所重災區學校,安
排優質學校教師到重災區學校支教任教,把外地支教教師充實到重災區
學校,加強了重災區學校師資力量。采取有力措施,加強對災後學校教
學工作的管理。根據災後學校教學實際情況,教育局製定並下發了《關
於加強災後教學管理工作的意見》,對全市災後教學、教研工作進行了
導向和要求,推動了全市災後教育教學工作健康有序發展。
(二)加強隊伍建設,提高整體素質
教育要發展,隊伍素質是關鍵。為在災後打造出與一流硬件相匹配
的一流師資力量,教育局采取以北京對什邡教育智力援助為依托,以強
化本地師資培訓機構功能為助推的原則,不斷在加強幹部、教師培訓中
創新舉措、紮實推進,促進提升。
一是充分發揮教科所、進修校的培訓職能,通過專題講座、教學視
導、研究課例等形式,切實提高廣大教師的教學水平和科研能力;二是
加強與北京市教委的溝通聯係,積極與北京市教委就有關學員培訓事宜
進行了商討,對學員學習、生活、實習等各方麵進行了周密安排,確保
了北京教育專家蒞臨什邡支教、什邡學員赴北京培訓工作的順利推進;
184 三是緊緊把握智力援助機遇,在建設京什教育遠程資源網和學校結對共
建兩個方麵狠下功夫,初步構建京什教育智力援助長效機製,為什邡教
育內涵提升、健康發展鑄造了持續穩定的平台。
1.加強幹部隊伍建設,提高學校管理水平
(1)加強學習培訓,提高辦學水平。在災後條件十分困難的情況
下,我們克服困難,選派十多名校長參加了國家、省、市級培訓。開展
了幹部隊伍讀書活動,提高了校長隊伍素質。
(2)實施崗位調整,提升管理水平。對紅白中心學校、鎣華初中、
龍居小學、洛水初中、靈傑初中、國人小學等11所學校的校級幹部進行
了調整。實施校長擔任教學任務和重大事件報告製度;實施學校領導班
子定期在教代會上彙報工作製度;要求學校幹部以身作則、率先垂範,
做群眾的表率。
(3)推進幹部選聘,促進學校發展。進一步完善校長聘任製,強化
任期目標製和目標考核製。堅持“以成績辨幹部、為發展配班子”,推
進新一輪校級幹部選聘工作。堅持把政治覺悟高、個人素質好、進取精
神強、管理水平精、工作執行力好、群眾公認的優秀年輕同誌推上領導
崗位,帶動學校發展。
2.加強師資重建,造就業務精湛的教師隊伍
(1)補足師資。為解決震後師資不足問題,我市從四川師範大學、
西華師範大學招聘了10名特崗教師。
(2)教學資源優化配置。根據災後學校規劃,我市對八一、馬井、
城南、國人等學校進行了整合。在一係列強有力措施保障下,在相關部
門和鎮(街道辦)的積極配合下,整合過程平穩順暢,教師自覺樂意、
家長理解支持、社會讚揚肯定,達到了優化教育資源的目的。同時,為
下一步學校全麵建成後的布局調整、資源整合、結構優化打好了基礎。
(3)加強教師培訓。深入基層學校調研,全麵了解基層學校在教師
培訓上的所需、所急,建立教師培訓長效機製,開展有針對性的教師培
訓工作。
①充分發揮教科所、進修校的培訓職能,通過專題講座、教學視
導、研究課例等形式,切實提高廣大教師的教學水平和科研能力。
②建立京什教育智力援助長效機製。為了增強什邡教育自我發展的
附錄:災後教學重建教師論文及教案選
德陽市災後教學重建
問題與對策研究
“造血”功能,提高教師隊伍素質、提升管理水平、增強發展後勁,北
京市教委將利用兩年時間,為我市教育培訓200名學校管理幹部、300名
學科骨幹教師。
根據《京什教育災後恢複重建智力援助實施方案》,在2009年至
2010年兩年中,北京市教委從“專家教師支教”、“教育管理人員、骨
幹教師培訓”、“學校手拉手結對共建”和建立“京什遠程教育培訓平
台”四個方麵,對什邡教育進行智力援建。
A.專家教師支教,進行專業引領。2008年,北京已派出教育專家
26名,分兩批赴什邡開展支教活動,支教學科涵蓋語文、數學、英語、
物理、化學、生物、政治、曆史、地理等科目,我市2000多名中小學教
師接受了係統培訓。2009年,北京市教委分兩批對我市教育開展支教活
動。采取巡回報告、聽課視導、座談交流、辦學指導等多種形式,就地
開展教育教學管理人員和中小學教師培訓,提升什邡教師隊伍的整體素
質。
B.進京培訓,提升專業素養。2008年,我市147名學校管理幹部
分兩批赴京參加為期3個月和2個月的培訓,209名骨幹教師分五批赴京
參加為期1個月的培訓;2009年,我市有90名教師赴京參加中學政治、
曆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等學科培訓,另有50名校級幹部赴京參
加培訓。通過理論學習、下校實踐、課題研究等方式,了解教育管理的
前沿理論,更新教育教學觀念和方法,掌握有針對性地開展教研活動的
技巧,進一步增強合作意識和反思意識。形成了“我的教育教學觀”、
“教學現狀分析”、“階段小結”、“掛職總結”、“研修感悟”、
“專題研修彙編”等多個學習研修成果。北京先進的教育理念、成功的
管理模式和現代化的教學技能,正在被什邡學員帶回家鄉。
C.學校結對,構建智力援助的長效機製。我市35所具有法人資格
的中小學,已全部與北京相關學校結成共建對子,這標誌著京什“手拉
手”學校結對工作已全麵完成。在京什學校“手拉手”結對共建的框架
下,什邡35所中小學校深入到北京對口支援學校,積極在教育教學、科
研、學校管理和師資隊伍建設方麵展開合作、交流項目,為建立對口支
186 援長效機製奠定了堅實基礎。在學校結對共建過程中,什邡學校能深
入全麵地從北京學校學習校園文化建設、學校管理模式、教育教學技能
等,對增強災後什邡教育的發展後勁,有著不可估量的重大意義。
D.開通京什遠程教育培訓資源網,學習優質資源。京什遠程教育
培訓資源網已完全開通,3000餘名什邡教師正在如饑似渴地吮吸著北京
優質的教育資源。北京—什邡遠程教育培訓資源網,整合了首都優質網
絡教育資源,根據我市教育的實際需求開設了《精品課程》、《教學設
計》、《特色資源》等欄目,我市中小學3500名專業教師憑借網絡學習
卡,免費登錄網站,進行在線學習和交流,接受專家指導。
遠程教育培訓資源網的開通,極大地方便了什邡市教育係統廣大幹
部教師的進修學習。
在教育智力援助中,什邡教育更新了教育理念、提升了教學技能、
豐富了教學資源,極大地提高了災後什邡教育軟實力,為打造與一流硬
件相匹配的辦學水平,推動什邡教育“兩年完成教育重建提升,四年達
到全省一流,六年建成特色突出、發展均衡的西部教育強市,八年建成
標準化、現代化、國際化的全國教育強市”的目標奠定了堅實基礎。
(三)科學管理,實現內涵提升
大力實施素質教育,認真貫徹落實教育部《關於當前加強中小學管
理規範辦學條件行為的指導意見》、四川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規
範辦學行為深入推進素質教育的意見》、四川省教育廳《關於〈四川省
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規範辦學行為深入推進素質教育的意見〉的實施意
見》等文件精神,大力開展素質教育,加強學生綜合素質培養,開齊開
足課時,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和創新能力,減輕學生課業負擔,確保
學生每天陽光鍛煉一小時,促進學生健康成長;加強教育監控,按照什
邡市教育局《關於災後教學管理工作的實施意見》,加強學校教學常規
管理和質量監管,製定“一幫一結對子”提高教師業務水平的暫行辦
法,關於學校課堂教學督導小組的暫行意見和學科中心組管理辦法等,
開展由教研員牽頭組織的對薄弱學校、薄弱學科的教學視導、定向監
測、送課到校等活動;強化督查督導,成立了教育督查工作領導小組,
明確了工作職責,製定了工作措施;加強會風會紀整頓,督促學校對重
附錄:災後教學重建教師論文及教案選
德陽市災後教學重建
問題與對策研究
要工作部署的貫徹落實;加強對基層學校的調查研究,履行“上情下
達”和“下情上達”溝通職能,確保了教育工作規範高效開展;深化城
鄉教研一體化活動,充分發揮全市骨幹教師、學科帶頭人、教壇新秀
等優秀教師的示範引領作用;加強教育教學經驗交流,探索有效教學模
式,改進教學技能,提高教學效率和質量,有力促進教育均衡發展。
三、加強教師心理重建,促進教師健康成長
地震造成的災難,給我市教師帶來了極大的心靈創傷。撫慰教師心
靈,幫助走出陰影,快樂生活學習,是擺在我們麵前的迫切任務。教育
局高度重視教師心理重建,成立並完善心理健康組織機構,明確了由局
領導負責,相關科室協助,教科所、進修校具體開展培訓、教研的工作
領導機構。加強了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不斷提升心理健康教研水平,
提高專兼職心理健康教師專業素養,實施了由學校分管校長為主要負責
人,統一管理心理健康工作的工作機製。落實了“校校都建立一個專
門的心理谘詢室,配齊一名以上的專兼職心理教師,上好一堂心理健康
課”的“三個一工程”。推動了我市學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從災後應急階
段發展到了逐步常態化、製度化的階段。
在具體工作中,我們一是加強震後教師心理疏導,先後選送了56名
優秀教師到北京參加心理骨幹教師培訓,200餘名教師到俄羅斯、北京、
西安、成都、德陽等地培訓學習,開展教師心理輔導係列工作。二是積
極開展心理健康骨幹教師培訓,在各中小學及幼兒園中每個學校選派了
一名專兼職心理教師參加德陽市教育局和北京師範大學心理學院聯合舉
辦的心理健康教師崗位培訓;組織了本市的德育及心理教師參加了由北
師大、西南師大、華東師大心理專家組成的心理健康培訓,實現了什邡
市中小學教師心理健康的全員培訓,以提高教師自我心理輔導和實施心
理輔導的能力。
師資重建工作,是我市災後教育重建的重點工作,我們將為創建一
流的師資隊伍而繼續努力!
188
讓教育充滿思想,讓思想充滿智慧
——什邡市中小學校級幹部培訓活動總結
什邡市實驗小學⊙黃若蘭
搭乘京什智力援建的快車,肩負什邡教育重建的重任,懷揣對首都
北京的向往和超越自我的夢想,我來到北京教育學院,踏上了教學生涯
中一段難忘的成長之旅。
回首過去的兩個月,我們思緒紛飛,感慨萬千。學習,以一種激情
的態勢走進我們的生活,成為我們特有的生活方式。聽講座、觀名校、
寫心得,每一個日子都被填得滿滿的。課堂上,教授們以各自不同的視
角、獨到的見解、深入的闡述,撞擊我們的心靈,讓我們思緒飛揚,感
受著教授的博學與深刻,品味著名校的獨特與風采,體悟著名校長輝煌
成就背後的執著與毅力……經曆著一次次的頭腦風暴,在傾聽中思辨,
在思索中追尋,領悟教育的真諦。現將赴京兩個月以來學習和思考的情
況作如下彙報。
一、聆聽專家專題講座——點燃智慧火花,思
考
教育的本質與規
律
近60場專家講座,場場令人陶醉,催人思索。在專家的引領下,我
嚐試著站在理論與實踐的結合點上,係統、深入、細致地觀察學校現
狀,反思自我行為,領悟教育的真諦。培訓學習讓我認識到,身為校級
幹部,必須加強自我修煉,隻有堅持學習理論以增強思想的張力,堅持
用理論指導實踐以保證行動的科學性,堅持自覺反思並積極改進實踐行
為,堅持與同行交流向同行取經,才能不斷增強專業實力,提升專業智
慧,堅定事業信念;隻有走專業化發展之路,才能真正適應現代教育發
展的需求,才能有效地實施學校知識管理,在“成人”中“成事”,在
“成事”中“成人”,才能有力地引領學校的內涵發展。
附錄:災後教學重建教師論文及教案選
德陽市災後教學重建
問題與對策研究
二、參加掛職鍛煉——親曆先進管理,解讀學校
文化的核心價值
我和葉恩寧副校長來到了北京第一實驗小學掛職鍛煉。第一實驗小
學是一所建於1912年的百年老校,如今它已經發展成了教育思想先進、
教育體係完備、教育質量上乘、教育環境優雅的現代化學校。課堂聽
課,活動體驗,與教師交流,與領導座談——全方位解讀實驗一小“文
化育人”的理念與管理,感悟務實高效的行政會,感悟多姿多彩的教師
文化生活,感悟創新而又充滿活力的教學管理。我明白了一個學校辦學
的終極目標,是實現教師和學生可持續發展的幸福!明白了學校“發展
為本,課比天大”核心價值觀的巨大力量。徜徉其間,陶醉其中,我體
驗著學習與成長的快樂,體味交流與分享的喜悅。用課堂理論來指導實
踐生活,用實踐生活來豐富課堂理論,在實踐中我的教育觀念得到進一
步更新,教育思想日趨成熟。
掛職鍛煉還使我認識到:參觀名校,我們關注的不應當僅僅是人家
怎麼做的,而要分析“怎麼做”的前因後果,要關注其背後的理念支撐
和行動思路(思維方式),這樣才能真正觀有所悟,學有所獲,而生搬
硬套隻會導致高投入低效益甚至不倫不類。
三、與學員同伴對話——研討疑難困惑,共享
教育的方略和經驗
在培訓學習過程中,無論是安排表上正式的交流研討,還是課堂之
外非正式的聊天溝通,與班上其他學員在對話中交流辦學治校的經驗,
探討特色發展的方略……因為共同的教育夢想被彼此點燃思緒的烈焰,
暢談憧憬;因為共同的現實困惑而相互鼓勵,獻計獻策;因為共同的學
習目的而熱情地傳遞著經驗,更傳遞著祝福和友誼……心靈在共鳴中貼
近,情感在真誠中交融,思想在碰撞中提升。在這些同行身上,我看到
了他們身為優秀校長的特質:堅定的教育信念,執著的事業追求,勤勉
190 的敬業精神,創新爭優的開拓意識。同時,也意識到了自身的差距,明
確了自己奮鬥的方向——在實踐中學習,學習,再學習!思考,思考,
再思考!
四、參觀名校、與名校長對話——開拓管
理
思路,感悟教育的激情與智
慧
學習期間,參觀了北京名校紅螺寺中學、豐台第二中學、海澱七一小
學,傾聽校長們的特色辦學介紹,讓我真切地感受到這些校長先進的教育思
想引領下的學校發展的生機與活力!無論是學校環境文化建設、課堂教學對
話,還是師生們的日常精神麵貌,都折射出先進的辦學理念所帶來的教育
真、善、美!豐台二中“尊重·責任·創新”的核心價值觀和“你—我”式
師生關係,引起我們進一步對教師和學生可持續幸福的關注。北京紅螺寺中
學發揮師範學校的辦學優勢,走多元化的辦學之路,高標準發展信息技術教
育,開辦音樂、美術專業班,培養學生特長,創建全寄宿製管理模式,給基
礎薄弱學校的發展提供了一個很好的方向。海澱七一小學“為孩子的終生幸
福奠基”理念,使全校師生在教育改革中激情澎湃……探索教育教學的本真
並領略著成長與發展的喜悅與自豪;感悟著京城名校長燃燒的事業激情和驕191
人的實踐智慧,更感動於他們對教育事業的一腔摯愛!
通過參觀和對話,我意識到對教育理念的領悟,需要堅持學習,掌握先
進科學的教育理論,並善於觀察現實,發現本質;對教育實踐的反思,需要
我們勤勉於教育實踐中的思考,善於對實踐的細節和常態始終抱有質疑,對
問題的解決始終抱有熱切的探尋,使“學中做”變成“學—思—做”的循環
互動、螺旋式上升,讓我們的實踐在反思中調整、完善、提高。
五、與現實和未來對話——堅持改革創新之路
,
研究教育行動策
略
(一)求真務實,大膽改革,促進學校發展
當今世界各國綜合國力的競爭,根本上是人才的競爭。而人才的培
附錄:災後教學重建教師論文及教案選
德陽市災後教學重建
問題與對策研究
養要靠教育。重視教育,把教育放在優先發展的地位已成為許多國家的
共識。國運興衰,係於教育。教育不僅能改變一個國家的命運,更能改
變一個家庭、個人的命運。我們要從國際視野、時代要求來認識教育,
深入思考如何使教育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並有所超前。一個沒有世
界眼光的人,就不可能攀登事業的製高點;一個眼高手低、隻說不做的
人,也不可能在事業上取得成功。作為校級幹部,要克服固步自封、
夜郎自大的心態,虛心學習別人的長處和先進辦學經驗,找到自己的不
足。工作中既要克服急功近利、目光短淺的做法,又要防止碌碌無為、
混日子的想法,以隻爭朝夕的精神,做好學校的管理工作。學校的發展
離不開改革和創新。
(二)合理規劃,持之以恒,逐步形成辦學特色
長期以來,我國中小學一直存在“千校一麵”,缺乏鮮明個性和辦
學特色的問題。在參觀北京幾所學校後,大家對這個問題有了新的認
識。創學校特色並不難,關鍵是校長要有正確的辦學思路,並能持之以
恒。首先,學校要有一個好的規劃。這個規劃必須要有前瞻性、符合教
育發展的潮流。其次,要充分考慮學校的實際,具有可操作性。在實施
過程中,還要不斷充實、創新。第三,擁有一支高水平的教師隊伍,是
形成辦學特色的關鍵。北京十四中學、豐台二中培養優秀教師的做法值
得學習。他們通過鼓勵教師在職進修,開展校本培訓,引進優秀教師等
方法促進師資隊伍的建設,並通過采取事業留人、感情留人、待遇留人
的一些措施,穩定教師隊伍。一些高水平的優秀教師能為學校的教育、
教學作出重要貢獻。如北京豐台二中校園文化建設就是在校長帶領下,
組織一些骨幹教師和專家合作完成的。目前,豐台二中的校園文化建設
以“師生可持續發展的幸福”為辦學理念,設計一整套完善的學校育人
體係,形成了自我辦學特色,取得了很大的成功。現在許多校長辦學思
路不明確,讓升學率、辦學經費等捆住了自己的手腳,年複一年學校的
麵貌仍舊如故。還有些校長隻是憑經驗辦事,不注意學習,也不了解教
育改革的新要求,幾年過去學校的工作就逐步落伍。不進步,就意味著
192 退步。校長必須根據學校特點,選擇適當的辦學策略。對新建學校來
說,要提出具有激勵性、可行性的發展目標,製定並嚴格執行學校的各
項規章製度,為建立學校文化做準備。要開展教師之間的感情交流,為
建立優秀團隊做準備。對有成績的人要給予鼓勵,使教師心中有學校。
對於成長中的學校來說,要穩定學校的常規管理,製定出辦學有特色、
教師有特長、活動有特點、學生有個性的辦學方案。對於困難學校,要
把改善辦學條件和加強人的心理建設放在重要位置,從增強自信心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