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錄:災後教學重建教師論文及教案選1(1 / 3)

附錄:災後教學重建教師論文及教案選1

板房教學期間存在困難與應對措施

什邡市元石小學⊙張仲豔

“5·12”大地震後,我市各校於2008年8月陸續複課。應急複課期

間,各校基本都在板房內進行教學。由於當時時間倉促,各項工作非

常緊張,板房建設存在許多考慮不周全的地方,給以後的教學帶來了一

些困難。麵對各種困難,我與學校其他教師也想出了一些解決困難的辦

法。盡管板房學校的生活即將結束,但我國地域廣闊,是個災害多發的

國家,為了給今後其他地區再出現類似災害時提供一些可借鑒的經驗,

我們應該進行一些總結。下麵就是應急教學期間板房學校教學存在的困

難和我們的應對措施。

第一,教室采光不足問題的解決辦法。由於需要及時複課,因此板房

學校的選址和搭建都比較匆忙,教室在布局上過於緊密,房屋高度不夠,

加上門窗太小,因此,教室內采光效果極差,遇到陰雨天,坐在後排的孩

子就看不見黑板上的內容。另外,一些教室被設計成了正方形,坐在教室

兩邊靠窗位置的孩子,看黑板對角時,就會出現反光現象。針對這種情

況,教師們都盡量多刷幾次黑板,把內容寫到黑板中間。但長期在這種情

況下學習,容易造成孩子視力下降。而且教室過於陰暗對孩子的心理也有

很大影響,尤其是災區孩子,他們需要明媚的陽光才能帶來開朗樂觀的情

緒。因此,板房學校教學期間,應盡量將孩子學習時間調整在每天光線較

好的時段內。為此,我校及時調整作息時間,將夏季原來8點40分上課,

94 改為8點上課,冬季下午提前半小時上課,提前半小時放學,同時加強眼

保健操的開展,把原來每天一次眼保健操改為上下午各一次。

第二,教室隔音差問題的解決辦法。由於教室密集,教室間相互傳

音,班與班之間相互影響。教室又是孩子活動的主要場所,屬於人口密集

地,聲音的分貝原本就相對較高,這種相互傳音現象將直接影響孩子的學

習效果。另外,教師為了讓學生聽得清楚,不得不提高聲音,一段時間後

許多教師嗓子啞了,有的還患上了咽喉炎。後來經過商量,大家認為板房

學校教學期間,可適當減少孩子集體朗讀的次數,多采用抽讀、小組讀代

替。另外,地震過後,各鄉(鎮)學校都進行了合並,學生大量集中後,

教師就有富餘,適當設置小班化教學,既可以合理利用有效資源,又能更

好實施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更為重要的是將班額減小,有效降低教室

內聲音的分貝,可謂一舉多得。我校將人數較多年級的班,進行重新分配

後,教師感覺上課“輕鬆”多了,加上教師自己購買了小蜜蜂擴音器,既

保護了自己的嗓子,又能讓所有學生都能聽清老師在講什麼。

第三,灰塵大問題的解決辦法。由於要盡快複課,時間倉促,學校

地麵硬化達不到標準要求,造成灰塵漫天。灰塵為百病之源,大量的灰

塵將會使人增大患呼吸道等各種疾病的概率。在應急期間,要想徹底解

決灰塵問題,無論是從經濟上還是從精力上都辦不到。再說板房學校屬

應急用房,投入太大也不劃算。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我校購買了一些盆

栽植物,放在教室兩側阻擋灰塵。而且這些盆栽植物以後還可以搬進新

學校,繼續美化校園。另外,學校給每個教室配了灑水壺,每天放學後

安排學生定時對操場、教室進行灑水;每個教室配一個盆子、一張毛巾

供學生盛水洗手。學校還增加了一些水龍頭,提倡學生一下課就洗手,

以免將灰塵帶入口中、弄到眼裏影響健康。

第四,汙水排放不暢問題的解決辦法。由於許多學校都是重新選址修

建,有的甚至是從農田上建起,下水道的設計出現了一些事先未考慮到的

問題。許多學校出現下水道排水不暢,造成校園大麵積積水。尤其是夏天

雨水較多,校園常常成了個大水池,雨後太陽出來一蒸發,濕氣都往人體

鑽。一段時間內,我校許多學生身上都長了濕疹,非常癢,一上課孩子就

抓,常常把血都抓出來了。針對這種情況,我們建議家長給孩子買塑膠涼

鞋,不要買皮涼鞋。塑膠涼鞋不吸水,可減少水分侵入人體,而皮涼鞋吸

附錄:災後教學重建教師論文及教案選

德陽市災後教學重建

問題與對策研究

水性強,一旦弄濕,孩子就可能一天都穿著濕鞋子坐在教室裏。另外隔兩

三天放學後往教室裏撒生石灰,既可以除濕,又可以殺菌。

第五,室內溫度過高問題的解決辦法。修建板房的材料為內層泡沫

外層鐵皮的板材,鐵皮吸熱快,泡沫加鐵皮密不透風,加上教室內人員

密集,因此夏季室內溫度常常在30℃以上。室內溫度過高,最容易發生

的便是中暑。我校購買了許多藿香正氣液、仁丹、十滴水、清涼油等清

涼解暑藥品,一旦發現孩子頭暈、臉色發白、想嘔吐,我們就及時給孩

子用藥,防患於未然。夏季要多開窗,不要讓孩子在室內待太久,室

內擺放適量的風扇扇風通氣。還要引導孩子多吃一些解暑食品,如綠豆

湯、冬瓜湯、西瓜、西紅柿等。

第六,夏季電源短路問題的解決辦法。夏季雷電天氣較多,加上用

電負荷大,容易造成電源電路短路,一旦發生電源短路,室內一片漆

黑,室外電閃雷鳴。經曆了大地震的孩子們,心靈都比較脆弱,缺乏安

全感,容易造成恐慌。有一次電閃雷鳴後,學校突然斷電,我班是一年

級孩子,有的嚇得抱著老師哇哇大哭,有的鬧著要回家找媽媽。這時候

如果孩子因恐慌出現亂跑,就會有很大的危險。教師們一般都迅速將孩

子們聚集起來,將特別膽小的孩子靠在自己身邊,一起聊聊天、唱唱

歌,或講一些有趣的故事。孩子情緒穩定後,可通知家長將孩子接走,

直到電路恢複正常再行複課。因此,板房學校建家長通信錄尤為重要,

並且一定要讓家長留下可靠的能及時聯係上的電話號碼。

第七,教學設施缺乏問題的解決辦法。搬入板房學校後,大多數學

校所能用的教具真的隻剩一支粉筆、一把刷子、一本教科書了。多功能

教室沒有了,遠程教育資源沒有了,教師無論從尋找備課資源,還是教

學資源上都感到前所未有的困難。如何克服這些困難呢?我校增加了集

體教研的時間。大家聚在一塊,一起動腦思考,怎樣把沒有多媒體輔助

教學的每一堂課盡量上得生動有趣;一起動手製作生字卡、數字卡,一

起繪製教學掛圖,各種教具能自己動手做就自己做。

總之,大災大難過後,百廢待興,要處理的事情太多,容不得人們

有多餘的時間去把一些事情想具體,出現問題是正常的。應急期間能夠

96 及時發現問題、處理問題是非常必要的。

板房學校科學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綿竹市教師培訓中心⊙洪 軍

綿竹市紫岩小學⊙魏明貴

小學科學課程是以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為宗旨的啟蒙課程,它倡導讓

學生親身經曆以探究為主的學習活動,培養他們的好奇心與探究欲,使他

們逐步領會科學的本質,形成科學的認知方式,用科學的思維解決自身學

習、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問題。可以看出,小學科學教育是我國基礎教育的

一項重要內容,它對提高整個民族的素質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然而因為地震,學校的設施設備、教學器材和教學用房遭受了毀滅

性的破壞,全市所有的學校都搬進板房教學,地震造成的困難和當時的

條件,嚴重影響到科學課教學探究活動的正常開展,尤其是實驗課的教

學。通過深入課堂聽課、與教師交流和自身教學實踐,我發現,現階段

板房學校科學課堂教學存在的問題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麵。

問題一:科學實驗室完全損壞,實驗教學無法正常進行。科學課中

絕大多數教學內容都需要在實驗室裏進行,特別是實驗課,包括分組實

驗和演示實驗,這些都需要課前準備好實驗器材,分好實驗小組,也需

要在一定環境條件下教學,如教室裏要通水、通電等。但地震將學校實

驗室完全破壞,而學校在搭建教學板房時,並未設置專門的實驗室,或

根本就沒有多餘的板房用作實驗室,即使有空餘板房可用作實驗室,也

不能滿足通水的要求。

對策一:把實驗課帶入簡易的板房教室進行教學。但實驗教學中的

分組實驗又涉及課前器材的準備和發放、課後器材的收拾和整理、實

驗小組的安排,這些都需要一定的時間來完成。課間十分鍾的時間是肯

定不夠的,怎麼辦呢?可以將分組實驗課安排在上午第四節課和下午的

最後一節課進行,這樣就可以利用課間十分鍾和眼保健操的時間(近20

分鍾時間)進行分組實驗前的準備工作,課後也有足夠的時間來收拾整

理實驗器材,也不影響下一節課的教學。當然,這是在有足夠的實驗器

材的條件下才能進行。如果是分組實驗而又沒有足夠的器材進行分組實

附錄:災後教學重建教師論文及教案選

德陽市災後教學重建

問題與對策研究

驗,又該怎麼辦呢?

對策二:將無法進行的分組實驗改為演示實驗。這就要求教師一定

要在演示實驗上下功夫,采用靈活多樣的形式上好實驗課,把演示實

驗上活,在講解時要適當把操作的步驟與學生動手容易出現問題的地方

進行必要的重複和強調。教師在做演示實驗時,還可以將師生的角色互

換,讓學生到講台上來做演示實驗。通過學生動手做,讓其他學生觀察

其步驟,了解具體的做法,發現其中的問題,教師再進行必要的補充與

說明。

對策三:關於實驗教學中用水的問題,學校可統一購買數量適當

的大水桶和小水桶,滿足每個小組有1~2個小水桶,全班有1~2個大水

桶。課前由教師盛好水放入教室,以備實驗中使用。

問題二:實驗器材損壞嚴重,使得實驗教學無法正常開展。地震

前,學校的實驗器材按“自然實驗教學”的標準配備,很多器材已不能

滿足科學實驗教學的需要,學校沒有按照現行的科學教材配備相應的實

驗材料箱。地震中,這些器材損失殆盡,所剩無幾,使實驗教學陷入

“無米之炊”的困境。

對策一:充分利用僅存的實驗器材開展實驗教學。

對策二:教師可根據教學需要,自製一些實驗器材或由學生自備實

驗器材。如:六年級教材中關於“工具與機械”的研究、“形狀與結

構”的研究、“電與磁”的研究、“小電機”的研究;三年級教材中關

於“材料物理性質”的研究等實驗器材,都可以由學生自己準備。另

外,像常用的實驗器材放大鏡、溫度計等都可以提前要求學生準備好。

對策三:用生活中常見的一些材料來代替教材中使用的實驗器材。

比如:用蠟燭代替酒精燈,用水盆代替水槽,用金屬勺代替蒸發皿等。

通過具有同樣道理的“生活實驗”來解釋“科學實驗”。

對策四:將無法開展的實驗課教學內容製作成課件進行模擬實驗,

將整個實驗過程通過課件演示展現給學生,讓他們在課件營造的環境

中經曆一個完整的探究過程,獲得探究結果。教師要特別注意課件演示

的過程,適時提出相關問題,讓學生作出猜測或判斷後再進行下一個環

98 節。或者選擇有實驗條件的學校和有教學經驗的教師上課,製作成錄像

或光碟發給其他學校的教師,幫助其進行實驗教學。

問題三:學校對科學課教學課時安排不足。受各種條件的製約,部

分學校將科學課教學課時由原來的每周兩課時減少為每周一課時。教學

時間減少,每節課需要完成的教學內容相應增多,使得課堂上無法給學

生足夠的探究時間,教師為了完成教學任務而不得不將本該是以學生探

究為主的學習活動變成了以教師知識講授為主的“填鴨式”活動。

對策一:學校以教研組為單位,加強對教材的研究。結合學校教學

實際和本地區教學資源的實際,對現行教材進行有效整合或適當刪減,

確定每個單元的探究主題,將幾個相似實驗合並成一個實驗來加以探

究。課堂上,重點培養學生科學的實驗態度和探究方法,落實“用教材

教”的理念。

對策二:成立課外探究小組,開展課外探究活動。這特別需要教師

課前做好充分準備,設計好教學環節、教學問題和教學案例。課堂上鼓

勵學生多提問,並讓學生結合實際,選擇自己較熟悉的問題進行研究。

實際的研究活動或課堂上沒有完成的研究活動,讓學生以課外活動小組

為單位進行研究,教師則要特別注意在課外加強督促、指導,幫助學生

解決遇到的困難,並要求學生作好實驗記錄。

對策三:綜合運用各種教學方式和策略。例如開展一些信息收集、

交流活動,現場考察活動,自然狀態下的觀察活動,情境模擬活動,課

外科技實踐活動等來豐富教學內容和教學形式。

問題四:學生課堂學習的熱情不高,興趣不濃。由於缺少實驗器

材,學生少了實驗操作,少了動手實踐的機會,也就少了在探究過程中

體驗學習科學的樂趣。

對策一:教師上課要有激情,充分發揮肢體語言的功效,吸引學生

的注意,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運用教師聲音的韻律感感染學生、提醒

學生。教師的言語動作力求形象、直觀,生動有趣。

對策二:課堂教學要緊密聯係學生生活實際,多舉一些學生熟悉的

例子,通過一些生活現象來推測,說明一些科學道理和科學常識,引導學

生利用廣泛存在於學校、家庭、社會、大自然中的資源進行科學學習。

對策三:充分利用各種音像資料、網絡資源進行教學,借以提高學

附錄:災後教學重建教師論文及教案選

德陽市災後教學重建

問題與對策研究

生的學習積極性,彌補實驗探究活動的不足。例如:網絡資源中有很多

實驗教學的內容,可以下載下來,運用於課堂教學;很多學校接受了中

央教育電視台捐贈的“空中課堂”教育節目的收視設備,包括衛星接收

設備、電視機、DVD機,可以選擇“科學教育類”節目組織學生收聽、

收看;或者將製作的光碟、課件通過DVD機播放。

由於板房學校的教學條件、教學環境非常差,我們的教學還存在很

多困難和問題。因此,我們更要以高度負責的精神和態度,克服各種困

難,拓寬思路,利用多種途徑,開展好科學課堂教學和課外科技活動,

為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打下堅實的基礎。

在災難中挺直我們不屈的脊梁

——漢旺中學板房學校的實驗教學

綿竹漢旺中學⊙魏富貴 張金成

“5·12”汶川大地震給我校造成毀滅性的破壞,大量人員傷亡,

學校所有的教室、功能室和宿舍均不能再使用,教學實驗設施和設備損

毀,極大地影響了學校災後實驗教學的正常開展。麵對災難,全體“漢

中人”團結一致,克服困難,因地製宜,以自強不息的精神譜寫了板房

實驗教學新的篇章。

1.精心組織,積極搶救學校現有的實驗設施和設備

為了最大限度地保證災後板房學校教學的正常開展,學校成立了以

校長為組長、副校長為副組長,各科室負責人為成員的教學設施設備搶

救小組。學校精心組織、周密布置,劃列清單、責任到人,頂烈日、戰

高溫,沒有節假日,冒著強烈的餘震,以高度負責的主人翁精神,把搶

救出來的設施和設備及時地搶運到板房學校。我校後勤組曹先銳,震後

100

在原校址堅守半月之久,負責學校財產的安全保衛和學校教學設施、設

備的搬運現場指揮;楊紹偉師傅往返原校址和板房學校數十次,不辭辛

苦,為搶運學校的設施和設備作出了貢獻。在實驗領導小組的領導下,

後期實驗器材和物品的整理和歸類、入櫃、造冊也得到迅速開展。雖然

大地震使我們的設施設備和部分實驗器材遭到損壞,板房學校的教學環

境也不能和原學校同比,但學校領導班子一致認為,在板房教學環境下

對教育教學的要求不能放鬆,對教學常規管理更要加強,對實驗教學的

要求必須按震前要求進行。至此,學校要求我們實驗相關教師,必須在

開學以後兩周內完成實驗器材和物品的整理、歸類、入櫃、造冊,以保

證開學以後板房實驗教學最有效地開展。

2.克服困難,創造條件,保證實驗教學的順利進行

板房學校的實驗教學由於種種原因遇到了許多具體困難。比如,實

驗器材和材料的不足,教師們為了保證實驗教學的順利進行就自己想法

解決;做分子實驗缺少品紅,就用高錳酸鉀來代替;缺少材料(如鋅、

細鐵絲、銅絲、生鏽鐵釘等),就拿出自己平時收集的廢電池殼、廢舊

鐵絲網、老化電線、生鏽鐵絲、生鏽鐵釘等,經適當處理後使用;缺少101

小刀和剪子,就要求學生自帶。克服了以上困難,我們就可以開展初中

化學分組實驗。做物理分組實驗時缺少電阻線圈,就自己設計製作電

阻。分組實驗的用水和用電是個大問題,水壓低,用水經常不能保證正

常使用;用電負荷大,經常跳閘。為了保證實驗用水,學校在資金十分

緊張的情況下,多方籌措資金,修建兩座水塔,每天專門派人在晚上水

壓高時給水塔注滿水,以利於白天實驗時運用。電量不足,學校就與供

電部門聯係,獲得供電部門的支持,給我們學校設立專線,以保證學校

教學和實驗用電。正是由於學校領導和廣大教師有高度的責任感和主人

翁精神、自強自立的“漢中人”精神,才確保了我校板房教學中實驗教

學的正常有序開展。

3.努力激發學生上實驗課的興趣,積極完成實驗教學

板房學校的孩子剛剛經曆了“5·12”大地震,很多家庭遭受了重

附錄:災後教學重建教師論文及教案選

德陽市災後教學重建

問題與對策研究

大變故,財產受損、親人罹難,心靈受到重創。由此造成孩子們生活和

學習缺少目標,對前途悲觀失望,增加了學校教育教學的難度。為此,

我們在進行實驗教學時,充分利用實驗學科的特點,調動他們學習的熱

情,積極參加實驗教學。

(1)多做趣味性實驗來激發學生參與的興趣。

如,化學實驗“燒不壞的手帕”、“晴雨表”、“鐵樹開花”等小

實驗;物理實驗“研究板房學校電源開關”,開展製作競賽,組建興趣

小組。又如研究如何洗去汙垢,如何除去汙垢及淨水器的製作。由於以

上活動以實驗教學為主,又貼近學生的生活,有實用性,調動了學生參

與實驗的興趣。

(2)以學生為主體,讓他們積極投身到實驗中去。

例如,做演示實驗,我們平時通常的程序是教師出示實驗目的→設

計實驗→進行操作→讓學生觀察→學生總結,最後教師強調記憶實驗的

結論。在這幾個環節中,讓學生去觀察,對於他們有很大的困難。因為

他們往往隻願意走馬觀花“秀”實驗,而不願意細心研究和觀察實驗,

實驗後往往收不到預想的效果,同時也不容易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針

對這種情況,教師就改變演示方法,讓學生各負其責,有的負責操作實

驗,有的負責設計實驗,有的負責監督同學操作,還有的做評委。這樣

做,有利於增強學生的主體意識,調動學生實驗的興趣。

(3)用現代的信息技術優化實驗教學,讓課堂栩栩如生。

現代信息技術能把視頻、動畫、聲音、文字集於一體,形象生動。

在啟發學生設計實驗驗證自己假設的時候,我們的教師要用現成的電

腦動畫來引導學生,糾正他們實驗的盲目性,同時又能激發他們學習的

興趣。有些實驗的過程極短,可以用慢鏡頭或動畫表示;一些動作的變

化,尤其植物的發芽生長過程、根能吸收水分等,可用動畫顯示。利用

現代信息技術可以使課堂教學生動、形象、感染力強,能提高學生的學

習興趣,還能豐富學生的學習內容,縮短掌握知識的過程,提高接受知

識的能力。

102

4.結合教學實際,紮實有效地完成分組實驗

板房學校的實驗教學,由於受到種種條件限製,如用水、用電、實

驗器材的不足,分組實驗的開展往往很難。但是,我們始終相信,從

“5·12”大地震走出來的“漢中人”,一定能克服眼前的困難。我們在

克服用水、用電和實驗器材不足的困難以後,要求相關教師必須按時如

期地開展分組實驗,把教師進行分組實驗的情況作為每學月常規檢查的

重要內容。同時,要緊密結合板房學校和學生的實際,因地製宜地進行

分組實驗。

(1)想方設法克服實驗器材缺乏問題。

①自製實驗器材充實實驗設備。讓學生自製彈簧測力計進行測量有

關力的分組實驗。

②與兄弟學校建立聯係,實驗器材互通有無。

③用日常生活用品代替實驗器材。微小壓強計受損,我們就用氣球

代替薄膜。

④同班實驗分批次進行。

(2)優化組合學生。

農村孩子由於經曆及知識的認知程度不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

能力,動手的能力都存在著不小的差異。所以,在分組時,注意將成績

好的學生和進步生分在一起,動手能力強的與動手能力弱的學生分在一

起,便於相互幫助。

(3)加強教師主導作用。

既要充分確立學生主體作用,又要發揮教師主導作用;既要嚴格管

理,又要給學生一片活動和自主的空間,讓他們有效地完成實驗研究。

(4)抓好重點環節,鼓勵教師積極進行教改。

在分組實驗的一些環節中,應采取積極有效的應對措施,合理有序

地完成。采取教師少講學生多問,少講解多演示的方法,既鞏固課本知

識,又為實際操作做好準備。

實踐證明,“5·12”大地震後,我校由於有了科學合理的部署,

學校領導層強有力的領導,廣大教師高度的主人翁精神和責任感,在板

附錄:災後教學重建教師論文及教案選

德陽市災後教學重建

問題與對策研究

房學校極其困難的條件下實驗教學不僅沒有放鬆,反而得到加強。不

僅保證了學校實驗教學的順利進行,而且還進行了不少有益的探索,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