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 災後板房教學問題與對策研究2(1 / 3)

上篇 災後板房教學問題與對策研究2

三、板房教學中的問題與對策

(一)板房教學麵臨的主要問題

通過調研,我們發現目前教學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有以下六個方麵。

1.師生心理受到影響,工作、學習熱情不高,興趣不濃

大地震使很多師生家庭遭受重大的變故,財產受損、親人罹難,心

靈受到重創,在師生心裏留下了較大的陰影。不少師生經常想起失去的

親人、朋友,認為活著就不錯了,工作、學習都不重要了。師生工作學

習的信心和勁頭大減,目標缺失,給教育和教學的組織管理工作帶來較

大的困難。據災後對某些學校學生的調查表明,大約有46%的學生在學習

上的投入時間遠遠不如從前,對學習沒有興趣,課堂上也不能集中注意

力。

災後教學重建問題與對策研究研究報告

德陽市災後教學重建

問題與對策研究

2.板房教室教學環境惡劣,教學效率低下

板房教室隔音能力極差,在一個教室上課能聽到隔壁教室上課的聲

音,幹擾很大,學生注意力難以集中;有些學生注意力常被教室外麵

的聲音和環境變化所幹擾,部分教師上課中途不得不提高嗓音或暫停授

課,嚴重影響了教學效率。

鏡頭一:五(1)班學生正在讀課文,靠窗邊的一個學生卻津津有味

地看著窗外,原來是被外麵六(2)班英語課上你追我趕的搶答場麵吸引

住了。

鏡頭二:六(3)班學生正靜靜地坐在教室裏等待,等什麼呢?原

來隔壁班不是語文課在大聲朗讀,就是音樂課在放錄音,孩子們豎起耳

朵,也聽不清自己班老師在講什麼。隻得暫停一下,再繼續上課。

鏡頭三:五(2)班正在上美術課,忽然間鄰近教室傳來了音樂課學

唱新歌的曲調聲。隔壁班上音樂課,這個班的孩子既能上美術,又能學

音樂,真可謂是“一舉兩得”呀。

板房教室通風效果差,散熱慢、潮濕,易受惡劣天氣影響。天氣寒

冷時,教室不能保溫,學生如坐冰窖;天氣炎熱時,又不通風,學生如

蒸桑拿。如遇下暴雨,雷鳴電閃,教室漏雨、進水,學生上課注意力更

不容易集中,學校不得不停課,從而影響教學時間和教學進度,導致部

分學科課時安排不足,每節課需要完成的教學內容相應增多。教師為了

完成教學任務而不得不將本該是以學生探究為主的學習活動,變成了以

教師講授知識為主的“填鴨式”活動,使得課堂教學效率更低。

3.專用實驗室缺乏,實驗器材損壞嚴重,實驗教學無法正常開展

由於是臨時過渡性教學用房,很多學校沒有專用實驗室。絕大多數

學校的物理、化學、生物實驗共用一個實驗室,且教室內無法實現通

水、通電等,因而無法正常開展實驗,隻能堆放器材。同時,地震後許

多學校的實驗器材大部分沒有搶救出來,即使搶出的部分實驗器材也嚴

重鏽蝕,不能使用,加之學校拆遷,實驗設備無法放置,隻有集中堆

放,殘缺或損壞的器材也無專人修理。

由於缺少實驗器材,大多數學生實驗甚至教師演示實驗無法正常開

14 展。教學中,實驗課以教師講解為主,借助教材上的插圖、教學掛圖或

在黑板上畫出實驗裝置,教師描繪實驗現象,用以往做實驗的數據或現

象講述實驗;學生通過看課本,聽教師講述,發揮想象力,記住實驗結

論。實驗課由講述代替演示、指點代替觀察,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實驗理

解能力明顯下降,很多規律學生半信半疑,結論死記硬背,對知識的理

解似懂非懂,對陌生、抽象的知識不易掌握。同時,由於缺少實驗,導

致課堂氣氛呆板、單調,教師講述枯燥,學生學習知識興趣下降,被動

接受學習,課堂效率低下。

4.藝體教學設施、器材受損嚴重,運動場地狹小

地震後,藝體學科教學所需的道具、手工材料、器樂、體育器材等

設備、設施也受到很大損壞,不能再使用,使教學陷入“無米之炊”的

困境。全市80%左右的學校缺少體育器材,50%左右的學校無大型體育器

材;90%以上的學校運動場地狹小、地麵平整和硬化有限,甚至一些學校

運動場地全鋪的是卵石或碎石塊,根本無法進行戶外體育活動;70%以上

的學校無法開足體育課時,80%左右的學校未實施早操和課間操。

5.幼兒遊戲教學所需玩具缺乏,戶外活動場地受限

地震後,許多幼兒園玩具被損壞,特別是大型玩具幾乎沒有,室內

玩具也很有限。同時,由於板房搭建場地狹小,幼兒園戶外活動場地極

窄,且地麵凹凸不平,灰塵也較大,不利於集體鍛煉和組織戶外活動。

6.多功能教室缺乏,多媒體設備損失較大

英語、音樂、美術等學科教學缺乏專用教室,多媒體教學設備受損

較大,許多搭建的板房多功能教室由於多種原因無法正常使用,這些都

給英語聽力,音樂、美術欣賞等教學帶來了極大困難。

(二)板房教學問題的應對策略

針對調研中發現的問題,我們積極組織教師開展研討,總結推廣一

些學校教師探索出的成功經驗,形成了以下對策。

1.積極引導,重塑師生工作、學習心態

(1)以豐富的校園文化生活撫慰師生心靈,幫助師生走出地震陰

影。

學校豐富多彩的藝術活動的開展,能使師生的心靈得到慰藉,精神

災後教學重建問題與對策研究研究報告

德陽市災後教學重建

問題與對策研究

有所寄托,有助於師生以更飽滿的熱情投入到工作、學習中去。震後,

我市許多學校積極以豐富的校園文化生活撫慰師生心靈,幫助師生走出

地震陰影。如綿竹天河小學成立了教師銅管樂隊、書法沙龍、舞蹈隊,

學生書法、美術、舞蹈、二胡、古箏、鼓號、跆拳道、武術、竹笛、口

風琴、健美操等藝術興趣組,使師生於絲竹歌舞、揮毫鋪墨間獲得心靈

的慰藉。

綿竹中學於震後先後舉行了“抗震救災重建家園”書法美術大賽、

“板房新家園”征文比賽、班級拔河比賽、教師籃球比賽、跳繩比賽等

藝體比賽活動,使師生在比賽中釋放自我,重塑信心。

在積極開展藝體活動的同時,還應注意用愛與美裝點學校,使單調

雷同的板房成為師生溫馨的新家。活動中,讓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民

主決策,積極參與,這對於學生來說,不僅是一種鍛煉與學習的機會,

也是一種美的發現和創造的藝術曆程,更是一次團隊合作探究交流的互

動過程。他們自己的一幅畫、一首小詩、幾句感言,或是草編的螞蚱、

泥做的娃娃、一串紙鶴、幾枚山間的樹葉、幾顆溪底的小石,野趣中透

射出不泯的童心,質樸中散發出美的芬芳,可以想象出他們坐在親自裝

點的如詩如畫的教室中,沉浸在美的享受與熏陶中,定能揮別震痛,從

震災的陰影中走出來。

(2)通過剛性製度和豐富的教研活動,將教師的精力引導到關注教

育、專心教學上來。

為調整教師心態,強調以人性的光輝撫慰教師心靈的同時,嚐試以

製度的剛性和豐富的教研活動規範教學過程,提高教學效率,引導教師

將精力轉移到教學研究中。各學校落實行政和年級組的聯係製度,實行

“管理重心下移”的辦法,強化年級教學管理責任,充分發揮學科組和

年級組管理的積極性與主動性。抓好各學科備課組的教學管理,落實教

學常規的各個環節,提高學校民主管理進程,使正常的教育教學秩序很

快得以恢複。同時,市教研部門通過大量教研活動轉移教師注意力,

先後舉行了板房學校教育教學研討會、教師教學能手大賽、教學技能競

賽、論文交流、災後學校教育科研專項研究、教學經驗交流等活動。通

過多渠道引領及豐富的教研活動,激發廣大教師的教學熱情,把廣大教

師更多的精力引導到關注教育、專心教學上來,重建教師教育心態,重

塑教師教育信心。

(3)創設感

恩、勵誌的教育環

境,激發學生學習

動機。

大地震後,孩

子們得到了許多愛

心人士的幫助,救

災物資、援助款通

過不同方式傳遞給

孩子們。如何讓學生銘記並將這些愛轉化為感恩、勵誌精神?我們通過

創設校園文化環境和課堂教學滲透,使學生意識到活著不僅僅是為了個

人,要為他人、為社會奉獻自

己的愛心和力量,培養學生社

會責任感,從而促進學生轉變

觀念,積極主動地投入到學習

中。許多學校將抗震救災中的

感人事跡、圖片製作成牆報,

激勵學生感恩、回報。綿竹天

河小學還編寫了感恩教材——

災後教學重建問題與對策研究研究報告

德陽市災後教學重建

問題與對策研究

《感動天河》,並把“感恩擔當”四個字響亮提出來作為學校文化的重

要內容,在歡送親人解放軍、八一節、教師節、三八婦女節、學雷鋒紀

念日等特殊的日子裏實施感恩教育。

2.結合實際進行必要的課程設置和教學時間調整

“5·12”地震,我市各學校受災強度均屬於重災區,綿竹、什邡各

學校屬於極重災區,學校複課後,師資、場地和設施設備的使用都出現

困難,特別是師生的心理創傷、場地設施設備的缺損和環境衛生條件急

需得到改善。

課題組積極配合相關部門和外援,要求各學校加強師生心理健康教

育,為學校培訓心理指導教師;要求各學校開設心理健康課程,設立心

理谘詢室。同時結合災區防震減災及安全教育和衛生防疫教育,要求各

學校開設防震減災及安全教育和衛生防疫教育的相關課程。

由於全市各學校實驗場地和實驗設備嚴重受損,學校在短期內不能

按課程開設實驗課,當年對全市的高中和初中物理、化學、生物實驗操

作考核暫停,但要求各學校盡可能創造條件多開設實驗課,或是將原有

學生實驗變為演示實驗,或是簡化實驗操作過程,強化實驗的理解,盡

可能彌補不能進行實驗操作給學生造成的損失。

從災區板房學校實際出發,考慮天氣、季節變化和教學環境等因

素,要求各縣(市、區)對中小學的課時安排和教學進度進行必要的調

整。各學校可根據實際,適當調整作息時間和課表,寒暑假可提前或推

遲放假,開學時間也可提前或推遲,盡可能讓學校有一個較為安全和適

宜的教學環境。

3.課堂教學選擇適宜的方法,緊密聯係生活實際,使學生感到學有

所用,重新燃起學習欲望

鼓勵教師利用有限的教育教學資源和板房學校的教學活動規律,選

擇適宜的教學方法,課堂教學努力克服板房教學的困難,緊密聯係生活

實際,使學生感到學有所用,重新燃起學習欲望。對此,我們提出了以

下建議。

(1)化學教學中,借助板房教學的特點創設情景。

在學習金屬的性質時,結合板房的牆壁材料提出:為什麼用金屬與

泡沫塑料結合?為什麼金屬上有一層保護膜?學習金屬的導電性時,

讓學生思考為什麼要在板房區安裝一定數量的避雷針?學習燃燒與滅火

時,提出板房因電路短路而引起火災,你知道該怎樣滅火嗎?能用水進

行滅火嗎?教給學生防火逃生的知識以及正確使用消防器材的方法。

(2)生物教學增加常識。

結合教材內容,增加衛生保健知識,如:怎樣預防血小板減少?吃

哪些蔬菜可預防貧血?

(3)物理教學結合實際運用。

結合板房區張貼的標語“嚴禁使用大功率用電器”進行交流和討

論,使學生明白:大功率用電器工作時產生很大的電流,易使導線在短

時間內發出大量的熱,導

致溫度升高引起火災;物

理實驗中結合板房隔板上

安裝的電器開關、隔板上

的汙垢,以及放置在教室

中的淨水器,研究電器開

關、研究如何洗去汙垢及

淨水器的淨水原理。

(4)地理教學根據感

受,加深認識。

教學中引導學生根據在地震中的感受,觀察地震中一些地方地麵上

升、一些地方地麵下陷,一些地方噴水、一些地方冒沙等現象,增強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