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 災後板房教學問題與對策研究1(1 / 3)

上篇 災後板房教學問題與對策研究1

“5·12”汶川大地震後,我市長期構建的優良教育教學秩序、教學

氛圍被打亂,災區教育的一大特色——“板房學校”應運而生。麵臨新

的教育環境,如何克服困難,搞好災後教育的恢複和重建,是所有災區

教育工作者麵臨的挑戰!特別是作為過渡性教學用房,板房學校存在的

時間雖短,但給孩子們造成的影響卻是巨大而深遠的。而在震後教育教

學的特定環境中,如何促進學生適應板房的教育教學,如何妥善處理好

板房教學中的諸多問題,如何揚其利、避其弊,繼續保證教學質量,促

進孩子們健康、穩定發展,是災區教學重建的一項重要課題,也將為今

後遇到類似的情況積累寶貴經驗。

一、板房教學研究思路和框架

為確保研究活動的有效進行,我們積極構建了研究的思路和框架

(見第3頁框架圖)。

災後板房教學現狀

組織各類板房調研

音體美

學科教學

幼兒活動

理化生實驗

科學探究

其他學科

問題

教師

教學心態

教學適應度

措施

影響學科教學因素

學生學習動機

活動場地

實驗器材

板房條件

校園文化

措施

影響教師教學因素

心理因素

工作環境因素

工作態度

災後教學重建問題與對策研究研究報告

重塑教學信心

情感引導調整心理

豐富教師文化生活

精力轉移到教學研究

創設感恩激發動機

調整教學要求

因地製宜開展活動

多途徑充實器材

開展特色藝體教學

提高災區板房教學質量

目的

途徑途徑

各類教學研討和示範活動

樹立典型

培訓活動

教學競賽

教學感悟

德陽市災後教學重建

問題與對策研究

二、板房教學研討係列活動

在研究整體思路和框架指引下,我們積極開展了係列研究活動。

(一)調研

針對我市災後板房學校教學活動受影響較大,開展較為困難的一些

學科或學科中某些項目教學存在的問題、相關學校目前的應對辦法等方

麵進行調研,並形成調研報告。調研的主要內容包括:

1.音、體、美學科的調研。

2.初中英語學科聽力和口語教學的調研。

3.初中物理、化學、生物實驗的調研。

4.幼兒活動教學的調研。

5.小學科學探究活動的調研

【案例1】物理實驗教學現狀(片段

問題1:學校有無物理實驗室,有無實驗器材保管室?

實際情況:學校無物理實驗室,雖有臨時的實驗器材保管室,但無

法正常開展實驗。絕大多數學校的物理、化學、生物實驗器材共用一個

保管室,隻能堆放器材,搬運到板房去的器材還沒有清理分類,殘缺或

損壞的器材也無專人修理,因而無法正常使用。

問題2:在無演示實驗的情況下,你是如何進行教學的?

實際情況:

(1)以講解實驗為主,按教材上的插圖進行分析講述;

(2)在黑板上畫出實驗裝置,然後講解;

(3)用一些教學掛圖加以講述;

(4)口頭描繪實驗現象,重在結論的推出;

(5)力所能及地製作一些簡易的教具輔助教學,幫助學生理解概

念;

(6)口頭描述,學生思考,用以往做實驗的數據講述實驗。

問題3:物理實驗教學麵臨的現狀,演示實驗能開設的百分比?

實際情況:學生實驗和學生探究實驗無法開展,演示實驗的開設情

況視學校的條件不同,開設實驗的項目為1%~30%,絕大多數隻能開設

10%左右。

問題4:沒有實驗你怎樣在教學中讓學生去觀察現象,理解概念和規

律的?

教師的做法:多看課本實驗,發揮想象力,從日常生活中找相關現

象。

問題5:學生的探究活動被教師的講述代替後,課堂教學究竟有什麼

變化?

實際情況:

(1)學生學習物理知識興趣下降,講述代替演示、指點代替觀察,

課堂結構呆板、單調,課堂效率低下。

(2)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實驗理解能力明顯下降,很多規律學生半信

半疑,結論死記硬背。

(3)學生被動接受學習,教學效率低下,很多概念、規律難以理

解,對知識的理解似懂非懂。

(4)無法通過實驗在課堂上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對陌生、抽象的物

理知識,學生不易掌握,學習興趣低落,感到學物理枯燥無味。

(5)作業完成的質量下降,對實驗部分的練習理解困難,無法獨立

完成。

問題6:你如何解決和克服缺乏器材帶來的教學困難,有什麼好的方

法和建議?

實際情況:

(1)絕大多數教師通過作圖講述演示實驗,或指導學生閱讀課本上

的插圖理解實驗現象,記住實驗結論。

(2)部分教師利用生活中的廢舊材料動手做一些簡易器材代替教材

中的實驗,盡量滿足物理學科的趣味性。

(3)指導學生讀書,重複講述和分析,反複強調,降低教學要求。

(4)到外校借器材,開展演示實驗。

問題7:多媒體教學光盤和資源能否解決演示實驗?你是怎樣做的?

實際情況:多媒體教學光盤和網絡資源能部分解決演示實驗,但是

災後教學重建問題與對策研究研究報告

德陽市災後教學重建

問題與對策研究

所有的板房學校都無多媒體教室,沒有場地和設施,現在無法開展多媒

體教學。

問題8:欠缺的物理器材有哪些?

問卷反映的情況是:幾乎80%的實驗器材都欠缺。造成的原因是,重

災區的學校實驗設備嚴重受損,沒有搶救出來;部分學校搶出的部分實

驗器材也嚴重鏽蝕,不能使用;加之學校的拆遷,實驗設備無法放置,

隻有集中堆放;殘缺、損壞嚴重,因而無法正常使用。

地震後我們到全市所有的初中板房進行了教學視導,物理的教學幾

乎都沒有用實驗器材,教師的授課講述枯燥,學生無積極性,教學質量

顯著下滑,期末考試成績下降,且差距拉大。離開了實驗的物理教學所

帶來的問題不可想象,學生物理成績嚴重下降,學校之間的差距突顯。

【案例2】板房學校生物實驗教學的調研報告(片段)

由於“5·12”地震,絕大多數學校遭受嚴重破壞,實驗室、實驗設

備更是損毀嚴重,無疑給生物教師的實驗教學帶來很多困難。如果單憑

教師說教代替實驗,不但缺少了實驗課的直觀性、學生的親身感受,還

不能使學生體驗到實驗成功的喜悅。那麼,如何把有限的生物實驗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