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內部運動的理解,加深對地球表麵地形的形成與變化的認識等。
在教學中借助學生身邊的素材豐富教學情景,使學生體會知識的實
用性,認識到學習與生活有著密切的關聯,感到學有所獲,學有所用,
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激發學習興趣,重新燃起學習欲望。
災後教學重建問題與對策研究研究報告
4.多措施降低板房噪音和極端天氣對教學的影響
(1)聲音影響較大的教學內容分時段統一協調安排,減少幹擾。
如:學生英語聽說訓練,利用早讀時間統一播放錄音,讓學生跟
讀,並訓練聽力。在天氣較好的課外活動時間,把學生帶到空曠的地
德陽市災後教學重建
問題與對策研究
方,讓學生大聲朗讀和交流;組織音樂歌唱活動、打擊樂演奏、體育活
動等相互影響較大的活動時,采用相鄰三四個班同時上課或一起上“大
課”,或將學生集中到食堂、會議室等離教學區較遠、影響相對較小的
場地教學,盡力將互相影響降到最低。
(2)注意教學時語言的使用。
板房教室隔音效果差,首先,需要教師盡量注意自己講課的音量。
教師要充分發揮肢體語言的功效,在日常教學中應與學生進行廣泛地溝
通,形成自己特有的教學眼神、手勢、符號等,運用聲音的韻律感來感
染學生、提醒學生,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減少對鄰班的幹擾。教師的
言語動作力求形象、直觀,生動有趣。其次,課堂上盡量不要求齊聲朗
讀,盡量少放錄音,多采用師範讀、生默讀、輕聲誦讀等方式,以免影
響相鄰班級。不少學校在全校師生中倡導“腳步輕輕,言語輕輕”,努
力營造一個“輕輕”的板房學習環境。
如學習一篇文章的初始,采用“開火車”的方式請學生一人讀一個
自然段,其他學生在下麵一邊聽一邊跟著默讀。讀完後,相互交流字
音、停頓、斷句等的讀法,教師再根據出現的問題加以指導。掃清字詞
障礙,理清文章條理後,讓學生帶著一兩個有價值的問題默讀全文,整
體感悟,給學生以充足的時間靜思默想,在默讀中分析綜合、質疑問
難、欣賞評價,體會遣詞造句的精妙。學完一篇文章後,讓學生記憶精
華,默讀成誦。
板房教室間距很近,為了避免視線幹擾,同時為了遮陽,教室的窗
戶可貼窗花紙(或拉窗簾),但要講究色彩與紋樣的選擇,應與教學氣
氛相適應,不宜大紅大綠或者過於繽紛,否則反而會是一種新增的視覺
汙染。例如:冬季教室的窗紙可選用橙、黃為主的暖色調係的,夏季則
宜選用藍、白為主的冷色調係的窗紙,其上也可點綴一些學生的書畫作
品。這樣科學用色,對學生的學習心境也有很好的撫慰與烘托作用,可
營造一種舒適和諧的氣氛。
(3)利用學科特點,吸引學生注意力,提高學生的抗噪能力。
教師在教學中,應特別注意營造課堂氣氛,盡量利用學科自身優
20 勢,開展生動有趣的教學,讓學生集中精力,排除幹擾,自始至終以飽
滿的熱情上好課,逐漸培養
學生的抗幹擾能力,進而提
高學習效率。
如化學課堂教學中,利
用“燒不壞的手帕”、“晴
雨表”、“鐵樹開花”等一
些新奇有趣的實驗,使學生
自覺保持安靜,將注意力完
全放在課堂中。
生物教學中,用變小魔
術的方式來演示加入防凝劑
後的血液分層現象,使教學
新穎有趣。
物理教學中,在學習“大氣壓強”一節時,先做瓶“吞”雞蛋、複
杯實驗,以及利用可口可樂瓶製作氣球實驗,使學生產生疑問:“瓶口
小,雞蛋怎麼進去的呢?”“水為什麼不會流出來呢?”“氣球為什麼
吹不起來呢?”帶著這些疑問,學生進入思考,帶著問題探究的學習狀
態。通過一段時間的養成,就會逐漸使學生具有不受外界幹擾,將注意
力專注於所從事的活動上的良好心理品質。
(4)調整教學時間,應對極端天氣。
我市地處川西平原,出現極端寒冷天氣的可能性較小,造成大的危
害的可能性也不大,而夏季天氣炎熱不僅影響教學效率,雷暴天氣還可
能危及師生生命安全。為應對極端天氣對教學的影響,我市大部分學校
在春秋季節實行六天工作製,適當延長暑假時間(暑期放假提前到六月
中旬),以避開高熱多雨天氣,減少惡劣天氣對教學的影響。
5.多途徑充實實驗器材,改進實驗教學
(1)通過“管、養、修”,維護好現有設備。
“管”,就是加強現有教學儀器管理。地震中,重災區多數學校的
很多教學儀器受到不同程度的損壞,但沒有倒塌學校的實驗室有一些儀
器是完好或者比較完好的,這就要求學校的實驗技術人員管好用好這些
災後教學重建問題與對策研究研究報告
德陽市災後教學重建
問題與對策研究
儀器設備。學校要建立適合板房學校特點的教學儀器管理製度並嚴格執
行,特別是教學儀器借用登記審批製度。板房學校有專門的教學儀器存
放點,教學儀器要分櫃、分類規範存放。要加強對儀器使用中的管理,
盡量避免儀器借用中的人為損壞和丟失。實驗技術人員要對實驗教師進
行教學儀器的使用與維護等知識、技能方麵的培訓,提高教師對教學儀
器的保護意識和正確的使用維護意識。
開展實驗教學前,教師要向學生提出明確、具體的探究要求,對於
使用中容易損壞的儀器,應向學生講清楚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項,盡量避
免造成不必要的損壞。在學生使用完儀器後,要求學生清理好儀器,教
師仔細檢查,確保小件儀器以及零件無遺失,大件儀器無損壞。
“養”,就是加強對現有教學儀器的保養與維護。板房學校環境
差、灰塵多,實驗技術人員要注意長期保持儀器存放點和設備設施的整
潔,經常開窗保持空氣流通,經常對教學儀器進行防潮、防蛀、防腐蝕
和除塵處理,確保教學儀器處於完好的備用狀態。
“修”,就是及時維修可修複的損壞儀器。有些教學儀器雖然在地
震中被損壞了,但是經過修理是可以使用的,學校可以對這些儀器組織
專業人員進行修複。
(2)通過“製、替、購、備、借”,充實實驗器材。
“製”,就是自製教具。有些實驗缺乏現成的模型教具,提倡和鼓
勵師生積極改進和自製簡易教具,是保障學生在板房學校開展科學探究
活動的有力措施。如在做“種子萌發過程中放出什麼氣體”的演示實驗
時,對缺損的實驗裝置可這樣設計:用礦泉水瓶替代實驗中的燒瓶,把
礦泉水瓶口稍剪大點,用一橡皮塞塞緊,上麵留兩個小孔,一個插入漏
鬥(量酒用的),一個插入吸管(喝飲料用的);用手擠壓吸管代替開
關;用玻璃杯代替燒杯,玻璃杯裏麵盛澄清的石灰水。這樣,一套實驗
裝置就做好了,可以現場演示給學生看。又如用飲料瓶、吸管、氣球自
製呼吸運動的演示裝置,物理分組實驗時讓學生自製彈簧測力計測量有
關力等。在不影響實驗效果的前提下,通過自製簡單實驗裝置,既能提
高實驗的隨堂完成與成功率,又能促進學生進行有意義的學習。
“替”,就是利用身邊的一些生活用品、廢棄物、常見材料替代實驗
器材。比如利用飲水用的玻璃杯替
代燒杯,筷子替代玻璃棒,用水盆
代替水槽,用蠟燭代替酒精燈,用
金屬勺代替蒸發皿,用高錳酸鉀代
替品紅,用自己平時收集的廢電池
殼、廢舊鐵絲網、老化電線、生鏽
鐵絲等做適當處理後,代替鋅、鐵
絲、銅絲、生鏽鐵釘等。用夾心糖
替代植物細胞模型:糖紙視作細胞
壁,糖內膜紙視作細胞膜,糖視作細胞質,夾心視作細胞核,通過具體的
物品幫助學生了解掌握細胞的立體結構。微小壓強計受損,就用氣球代替
金屬盒上的薄膜;“做框架”教學中,將乳膠管剪成1毫米寬的小圈套在
竹筷上做框架既牢固又耐用,還不花錢。利用生活中的常見用品和廢棄物
替代實驗用的器材、藥品,既有助於解決實驗儀器、藥品材料短缺問題,
克服板房實驗教學困難,又可以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以及節約和環保意
識。當然,這需要師生在日常生活中多留意和提前收集相關材料。
“備”,就是某些實驗用品要求學生自己準備。如“種子結構的觀
察”、“不同蔬菜水果中Vc含量的測定”等實驗,可布置學生從家中帶
來不同的種子、蔬菜和水果。六年級科學課教材中關於“工具與機械”
的研究、“形狀與結構”的研究、“電與磁”的研究、“小電機”的研
究,三年級教材中關於“材料物理性質”的研究等實驗器材,都可以由
學生自己準備。還有常用的實驗器材如小刀、剪子等可以提前要求學生
準備。讓學生參與到實驗準備中來,有助於提高學生的參與意識,增強
知識與生活的實際聯係能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購”,就是購置一些器材。對於在地震中損壞而教學中必需的一
些常用器材如放大鏡、溫度計、酒精燈等,學校可以根據財力購買,以
滿足教學的需要。新購進的器材交實驗員及時入賬,妥善管理。
“借”,就是與兄弟學校建立聯係,實驗器材互通有無。
(3)紮實進行分組實驗。
分組實驗是提高學生動手實踐和操作能力的重要途徑,因此應盡量
災後教學重建問題與對策研究研究報告
德陽市災後教學重建
問題與對策研究
保證學生分組實驗的
開展。針對實驗器材
的不足,可采用同班
實驗分批次進行,或
將分小組改為分大
組,如以前分20個組
現在可改為分6~8個
組。分組中,應注意
優化組合學生,將成
績好的和學困生,動
手能力強的與動手能
力弱的學生分在一起
相互幫助。還可課前
培訓實驗操作小助手,協助教師管理、指導實驗過程。在分組實驗時,
應抓好重點環節,采取積極有效的應對措施,合理有序完成,落實好學
生實際操作和動手能力的培養。
由於沒有專用實驗室,分組實驗隻能在各班教室裏開展,但又涉及
課前器材的準備和發放、課後器材的收拾和整理,以及實驗小組的安
排,這些都需要一定的時間來完成。課間十分鍾的時間是肯定不夠的,
怎麼辦呢?可以將分組實驗
課安排在上午第四節課和下
午的最後一節課進行,這樣
就可以利用課間十分鍾和眼
保健操的時間(近20分鍾時
間)進行分組實驗前的準備
工作。課後可以有很長的時
間來收拾、整理實驗器材,
也不影響下一節課的教學。
關於實驗教學中用水的
24 問題,學校可統一購買合適
的大水桶和小水桶,滿足每個小組有1~2個小水桶,全班有1~2個大水
桶。課前由教師盛好水放入教室,以備實驗中使用。
(4)將無法進行的分組實驗改為演示實驗。
對於缺乏實驗器材無法開展的分組實驗,可改為教師演示實驗,但
與傳統意義上的演示實驗又有所區別。這就要求教師一定要在演示實驗
上下功夫,采用靈
活多樣的形式上好
實驗課,把演示實
驗課上活。在講解
時,要適當把操作
的步驟與學生動手
容易出現問題的地
方進行必要的重複
和強調。教師在做
演示實驗時,還可
以將師生的角色互
換,讓學生參與實驗設計,如請學生到講台上來做演示實驗,其他學生
擔任評委監督演示學生的操作,觀察實驗步驟,了解具體的做法,發現
其中的問題,教師再進行必要的補充與說明。
(5)增設簡易實驗,增強直觀性。
學生實驗是一項動手、動腦的創造性活動,因地製宜更換實驗材
料,增設聯係學生實際的簡易實驗,增強直觀性以幫助學生理解,將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