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從女性主義角度分析迪士尼公主電影(2 / 2)

而電影《冰雪奇緣》則是一部真正以女性角色為中心,集中表現女性意願和情感的動畫。這部電影不同以往的地方在於:首先,電影的主題已經轉移到了女性與女性的關係上來。姐妹兩人的故事彼此交織構成衝突不斷推動著整個故事的發展,而男主角們則徹底成了背景和綠葉。其次,男性角色的變化。在以往的公主電影中,男性毫無疑問的被認作是整個世界的拯救者。然而,在《冰雪奇緣》中,王子成了全片最大的反派。最後,當然是女性自我意識的覺醒與能力的不可壓迫。公主艾莎不再遮掩自己所擁有的超能力,將它們盡情釋放,構建自己的華麗冰宮;安娜憑借自己樂觀向上的精神和義無反顧勇往直前的堅韌意誌,克服了千難萬險,破除了與艾莎之間的誤會和隔膜。她們已經不是在故事中等待被拯救的角色,她們不再需要王子的吻。她們選擇了更加深刻更加感人的親情,這也是第一次女主角完全擺脫男性角色的束縛,依靠自己的選擇改變了結局,用自己的能力拯救自己。

後現代女權主義主張在解構父權製男權中心文化對女性本質特征的設定與歪曲的前提下,使女性成為自身經驗的言說主體並在女性經驗基礎上,尋找和認識女性真實的自我,重新建構女性主體性。以往的迪士尼童話中所刻畫的女性角色多是一種虛假的形象,自始至終都彰顯著男性權力的絕對主動。電影《冰雪奇緣》中艾莎公主的自我釋放則是對以往女性形象的顛覆。艾莎童年的時候本可以控製自己的魔法,卻因為誤傷了妹妹安娜,家人擔心其能力被外界知曉將其隔離。這也是迪士尼動畫中的又一個隱喻:背景社會對於女性的個人能力的曲解和不接受。由於大眾的不接受而被迫將自己的某種能力或觀念深深地埋藏的行為這不正是後現代女性主義要反抗的嗎?艾莎的自我囚禁是為了不傷害他人,她自願一直躲在屋子裏,然而這卻完全扼殺了她與他人交流並被人理解的可能性。因此她的傷心無人訴說,致使魔法變得無法控製,成為了矛盾的導火索。終於艾莎在外界和自己的雙重壓迫之下逃出了阿倫黛爾王國,獲得了解放。這才有了那段在山頂上毫無負擔的完美表演和驚人演唱。艾莎摘掉為了掩蓋自己超能力的手套和鬥篷,將之前積蓄的滿滿壓力完全釋放。在那片土地上,艾莎終於不用再被世人誤解,不用再擔心會傷害到旁人,她穿上自己冰雪的外衣,構建起自己的宮殿。那一首激情高昂的“Let it go”主題曲完美的詮釋了艾莎公主對自由的渴望和對現實的蔑視。那一刻,艾莎隻做自己。

結 語

雖然《冰雪奇緣》中主角仍舊是美麗的公主,但這部華麗的迪士尼影片卻閃耀著後現代女性主義的光芒。本片成功的將迪士尼公主電影係列中需依附他人才能生存和獲得幸福的老套公主形象轉型成了具有獨立人格、主動靠自己的能力創造幸福生活的新女性形象,更加契合時代背景,也更加具有時代意義。

【參考文獻】

[1]馮石崗,李冬雪.後現代女性主義概觀[J].廊坊師範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06).

[2]黃華.權利、身體與自我—福柯與女性主義文學批評[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

[3]左維遠.西方女性主義理論流變[J].贛南師範學院學報,199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