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近年來網絡輿論帶來的負麵影響
影視傳媒
作者:滕鈺文
【摘 要】近20年來,我國步入互聯網時代迅猛發展,通過網絡這種新型的科技資源,人們可以收獲各種信息,得到各種所需知識。同時,也存在著各種各樣的負麵影響。其中,網民的一些錯誤、消極網絡輿論帶來的各種負麵影響在近年來比較巨大。本文主要是以“郭美美微博炫富”事件為例來展開對近年來網絡熱點事件負麵信息所帶來的影響,剖析網絡輿論上升到社會現實生活中的影響。
【關鍵詞】郭美美;微博炫富;網絡輿論;負麵影響
1、緒論
1.1研究背景。在當前網上的一個比較顯著的問題就是信息來源的限製,網民意見和事實之間有一定距離。據不完全統計,大多數互聯網用戶對待這些消息,很少質疑其真實性,人雲亦雲、跟風的現象嚴重。此外,比如黑社會組織、不法分子、黑客等也利用互聯網來操縱公眾輿論,以便獲取一些網絡利益。
1.2研究意義。隨著互聯網新媒體的崛起,信息傳播也日益便捷化,個人或者組織的各種不實信息和網絡謠言的錯誤輿論的傳播也就更加便捷。如何盡最大的可能避免互聯網帶給社會的負麵影響?如何讓網民更能正確辨析信息真假、具有社會責任感的輿論傳播,至今已成為社會重視的話題,特別是微博、微信、QQ等這些即時信息社交網絡今後的發展進程有著深遠的意義。
2、網絡輿論概述
2.1網絡輿論的定義。網絡輿論是公眾的意見或言論。輿論的形成,有兩個相反的過程。一是來源於群眾自發,二是來源於有目的引導。社會輿論影響人們的行動和局勢的發展,在造成或轉移社會風氣方麵具有不可估量的影響。是較多民眾關於社會中各種現象、問題所表達的信念、態度、意見和情緒等等表現的總和。網絡輿論形成迅速,對社會影響巨大。隨著因特網在全球範圍內的飛速發展,網絡媒體已被公認為是繼報紙、廣播、電視之後的“第四媒體”,網絡成為反映社會輿論的主要載體之一。[1]
2.2網絡輿論的發展。網絡輿論理論是伴隨著互聯網逐漸發展而產生地一種概念,因此其含義也隨著互聯網中的新媒體(比如微博、微信)的發展而不斷的完善,也有人稱為網絡輿情這樣說法,是在社會輿論傳統下發展而來的一種直接反映。由於引發輿論熱點的問題或事件本身及其變化發展,在與現實產生互動的過程中,會以不同的方式經曆一個形成、高漲、波動和最終淡化的發展過程。
2.2.1網絡輿論的起源。網絡輿論事件熱點的形成,一般起源於某些事件或問題的發生。一些關係國家民族利益的事件、自然災害事件、與弱勢群體相關的事件、反映社會道德困惑的事件、反映當今社會主要矛盾的事件的發生以及與國計民生相關的政策、法規出台,經媒體或網站論壇報道反映後,一般都會引起網民強烈關注與熱烈討論,並廣泛傳播開來。[2]
2.2.2網絡輿論持續發展。網絡輿論熱點形成後,特別是那些負向偏激的觀念受到網民的意見不斷轉發,添油加醋過濾後,使網絡熱點事件受關注的程度越來越高。這種趨勢進過一段時間的傳播後,本來的真實事件受到扭曲擴大後,逐漸形成“蝴蝶效應”後又持續一個較長的過程。
2.2.3網絡輿論淡化消亡。網絡輿論持續一短時間過程後,網民對此事件有所膩煩,網民就開始淡化此事件而轉向其他事件。由於,熱點事件輿論後帶來的利弊影響以及牽扯各個相關責任人或者組織後,各方背後也在協調調查,是屬於處理解決問題的時期,肯定也在做好阻止相關熱門媒體的傳播,這時態勢逐漸淡化。
2.3網絡輿論的特點
第一,負麵性。網絡輿論主要是針對網絡熱點事件,網絡熱點事件的負麵性信息往往比正麵信息多。而在無形當中網絡輿論的負麵性信息傳播就更加迅速廣泛。
第二、感性化。網絡輿論是社會輿論的間接反映,但就是這種渠道不同,載體不同而導致網民的心態有所發生變化。
第三、傳播性。網絡輿論可以由一個論壇、Q群、大V微博向其他論壇向境外網站擴散,還可以由網絡媒體向傳統媒體擴散等等多層次、多渠道變成更廣領域、更深層次的討論,直至上升到整個社會和國家製度層麵。[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