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研究內容和研究應用

(一)在研究內容上,本研究將關注點放在了如何探索設計在線學習指導方法上。在梳理了已有的在線指導方法研究基礎上,本研究將原有的隻關注遠程在線學習中指導者以及學習者的角色和作用的轉變,從而設計在線指導方法,擴展到從係統的角度來思考遠程學習係統中的各個要素,不僅關注其中的學習者還要關注環境本身從而來確定在線助學指導方法的設計。從係統幹預的角度來盡量全麵地思考係統中的各個要素。

(二)在研究應用上,本研究不僅僅提出一個在線幹預設計的指導策略和框架,還能夠確立具體幹預設計的著眼點,為實踐中的教育培訓提供具有可操作性和可行性的行動方案。本研究從環境適應的角度展開研究,建構了一個參考框架,並在此框架的引導下,以遠程培訓中的交互作為幹預設計的出發點,確立了把“人-內容”之間和“人-人”之間的交互作為切入點,從而分層次分階段地展開在線幹預設計。本研究所確立的在線幹預設計的支點幾乎涵蓋了遠程培訓所涉及到的各個方麵。對於遠程學習來說,預先設計有一定的引導作用的在線幹預方案將會促進遠程學習穩定良好地開展。

第三節 研究改進與展望

本研究是作者在經曆了三次試點工作和一次正式遠程培訓的基礎上設計完成的。在經曆了三次試點工作後,反思和分析已有的工作和實踐,並查閱相關研究文獻,而形成本研究的框架結構。但是具體實踐中存在許多不足和有待改進之處。

一、本研究原計劃要經曆一個多次的行動研究過程來檢驗研究設計的有效性。但是由於時間的限製,因而不能經過多輪的實踐檢驗和數據支持來更好地完善本研究。本研究的理論假設主要是在理論辨析的基礎上建構產生的,雖然也有一部分已有研究成果的支撐,但是仍然不可避免地缺乏科學依據。此外,在實踐中作者也發現本研究的設計有許多需要改進的地方,在今後的研究中將加以改進和完善。

二、本研究提出的環境適應模型為在線幹預設計提供了一個參考框架,這樣才讓幹預設計有的放矢,推動培訓順利進行。但是環境適應模型的建構難免有些過於粗淺,還有待於進一步完善、改進和細化。而具體每一層麵的幹預設計又不可避免過於簡單寬泛,許多方麵設計的過於粗淺簡單,還有待於繼續深入下去。

三、本研究過多地關注如何探索和設計在線幹預方案上麵,而沒有嚐試探索和開發適合於研究分析遠程學習過程中所產生數據的一些工具,使本研究缺乏可視化表征的數據,讓本研究失色了不少。在今後的研究中將嚐試開發或者設計可以用於收集和分析網絡學習行為的軟件,使得遠程培訓中學習行為分析變得可視化和形象化。

四、研究發現和研究展望

實踐發現遠程學習中在線討論的主持和設計,以及關於在線活動的設計都是非常有研究價值的課題。另外,由於遠程學習的特點,也即學習活動以文本的形式存儲在培訓平台上,而學習者的學習行為以數據的形式被記錄在學習平台的數據庫中,這有利於開展質性研究分析和社會學或者人類學的研究。而遠程學習是一個時間和空間發生了轉變的新時空,它不需要及時地回應和反饋,它為學習者提供了思考的時間和幻想的空間,而另外它不需要學習者的物理在場,所以這種學習方式非常適合肢體殘疾人的學習和繼續教育,如果未來有這個機會,作者將會嚐試研究遠程學習在殘疾人教育中的應用和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