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遠程學習的各個構成要素中,教學設計是最重要和關鍵的,因為在離開了恰當的教學設計以後,無論遠程教育其他方麵設計的多麼完美,都不能實現遠程學習所應有的魅力。遠程學習的成功與否取決於設計者對於遠程學習的設計,“在設計實現了一個優秀而有魅力的學習平台係統之後,學習的設計可能會變得非常複雜,因為在具有開放性的遠程學習係統中,設計者已經放棄了對學習者的某些控製(Jones & Farquhar,1997[ Jones, M. G. &Farquhar, J. D. (1997). User interface design for Web-based instruction. In Khan,B.H.(Ed.), Web-Based Instruction. Englewood Cliffs, NJ:Educational Technology, p. 240])”。在遠程學習中,不僅僅引起參與者技術和方法上的挑戰,也帶來了參與者的人員角色的轉變[ 轉引自:Arlene. E. Johnson. Transition to online learning. A dissertation of PHD 2005,6]。在遠程培訓係統中所有成員的角色和關係都發生了不同以往的改變。正如(Pyle & Dzuiban,2001[ Ransford C. Pyle & Charles D. Dzuiban. Technology: Servant or Master of the Online Teacher? Journal of Educational Media and Library Sciences. Vol. 36 No. 3 , Pages 271 - 291 , 1999])所說的,網絡進入到教學領域也必然會引起相應的在線教學方法的出現。在線學習對於絕大多數人來說都是一個相對新的領域,它既有一定的積極意義也會有一定的消極影響。由於在線學習方式的特殊性,使得人們常常過多關注了不斷發展變化的技術,而很少去關注真正重要的教與學過程。而在線學習這種新的學習方式改變了以往的學習係統,使得學習係統中的所有參與者的身份和角色都發生了變化,作為在線學習的教學者或者助學者如何組織和設計網絡教學是教育者所麵臨的一個新挑戰,這也應該促發教育者對於在線設計和教學法的探索。
基於網絡的遠程學習是一種新的學習方式,是已有學習方式的延伸,它擴展了已有的學習邊界(Relan & Gillani,1997)[ Relan, A. & Gillani, B.B.(1997). Web-Based Instruction and the traditional classroom: similarities anddifferences. In Khan, B.H.(Ed.), Web-Based Instruction. Englewood Cliffs, NJ: Educational Technology]。研究如何設計有效的在線學習,如何選擇恰當的在線教學設計和教學方法來促進學習者積極參與到學習中來,如何幫助學習者更好的利用遠程學習環境來進行學習,獲得個人成長與發展將是我們研究的關注點。
二、遠程學習領域對在線教學法的關注
在遠程學習中,有效恰當的教學法-也即在線教學法-對於實現成功的遠程在線學習是十分重要的(Relan& Gillani,1997[ 同上];Boettcher,1997[ Boettcher, J. (1997) (Florida State University) Pedagogy and Learning Strategies. http://www.csus.edu/pedtech/learning.html];Carr,1997[ Carr, J. (1997) The Future is Already Here. A National Strategy For Australian Education and Training to Maximise Opportunities Offered by High Capacity Communication Services. http://www.educationau.edu.au/archives/Broadbnd/Report.htm])[ Marilyn Eggers,Shirley Freed,and Larry Burton. Webagogy in Online courses. Journal of Adventist Education, Feb/March 2004]。雖然教育革新常常被看作是由技術所帶來的,但是真正的革新是由技術所帶來的教學方法的革新。技術本身隻能是一個革新的使能發起者,但是技術本身作為革新是不夠的(Eggers,1999[ Eggers, Marilyn R. (September 1999). Web-Based Courses in Higher Education: Creating Active Learning Environments. Ph.D. Dissertation, Andrews University, Berrien Springs, Michigan. Pp210])。Cox 認為“技術隻是一個使能發起者,而在線教學法對於成功的遠程學習是一個關鍵要素[ Cox, B. (1998). Coordination Technology in Higher Education. Virual Education. Http://www.virtualschool.edu/nsf/CTinHigherED.html]”。如何設計和指導遠程在線學習?如何恰當地整合網絡技術而發揮遠程教學的潛在優勢?如何使得遠程教學變得真正有效?對此有許多學者已經對基於網絡的遠程教學法進行了研究和探索。Ells(1999)[ Ells, Rick. 1999. Basic Premises of This Workshop. Effective Use of the Web For Education: Design Principles and Pedagogy. [Online]. Available: http://staff.washington.edu/rells/effective/premises.html
Ells, Rick (September 1999). Webagogy. UW Computing & Communications. Retrieved August 2, 1999, from the World Wide Web: http://staff.washington.edu/rells/webagogy/printfile.shtml.]認為遠程在線教學法(Webagogy[ Webagogy也可以是Internet pedagogy、Electronic pedagogy或者Net pedagogy])是一種應用網絡技術來支持教與學的藝術、技巧和科學,網絡技術包括萬維網和電子郵件等。在線教學法中的核心理念是要仔細地思考如何同網絡技術相整合,探索發揮網絡信息技術的優勢以及發揮出基於網絡技術的學習最佳效果的教學法。
為了探索有效的在線教學法,研究者們提出了許多遠程在線學習設計和指導方法[ 關於在線學習方法的說法有很多,在線指導(online facilitation)和在線協調(online moderation)以及管理(manage online discussion)都是一種方法術語。]。在這些在線設計指導框架中幾個比較有影響的是:Salmon提出的五階段在線指導模式,Collison,Elbaum,Haavind和Tinker所提出的在線指導模式,Paulsen提出的功能模式,以及Hootstein提出的“四雙鞋模式”。這四種在線指導設計框架都為遠程教與學設計提供了很好的設計支架和設計指導。
Salmon的“五階段模式”是在大量的時間經驗基礎上,總結歸納而成。他將遠程教學過程分為五個階段,階段一:訪問和動機階段;階段二:社會化階段;階段三:信息交換階段;階段四:知識建構階段;階段五:發展階段。在這幾個階段中,每一個階段都分別對學習者和教學指導者提出了不同的要求,學習者要掌握一定技術技巧,而教學指導者需要具有不同的指導技巧來指導學習者通過整個在線學習過程[ Salmon, G (ed) 2000b, E-moderator: The Key to Teaching and Learning Online, Kogan, London.]。
Collison,,Elbaum,Haavind,and,Tinker's 所提出的模式則是為在線教學指導者提供指導學習的技巧,該模式有三個在線教學指導原則:一是認為指導協調在專業發展和社會的背景中出現,是時代的產物,所以在線教學法的強調重點是指導;二是研究者認為邊緣指導是最適合指導虛擬的學習共同體;三是研究者認為在線指導是一種藝術,它有一般性的原理和策略,人們可以學習到這些原理和策略。基於這些理論原則,該指導模式關注了在線討論和指導者的角色上來,通過設計指導在線討論來培養學習文化,並且構建學習共同體。並提出了一係列的方法、工具和技巧來推進在線討論。此外,也關注指導者的角色,將助學者的角色分為教學者,項目指導者和小組活動促進者三類。根據不同的情境來選擇不同的指導者角色。通過關注在線討論和指導者角色作用來設計恰當的指導技巧,從而推動學習者進行深入地學習和發展[ Collison, G, Erlbaum, B, Haavind, S & Tinker, R (eds). Facilitating Online Learning: Effective Strategies for Moderators, Atwood Publishing,Madison, 2000]。
Paulsen所提出的在線學習指導框架認為教學指導者在助學指導過程中會具有三種功能,分別是組織、社會、智力指導等功能。在不同的在線學習情境中,助學指導者的角色和功能常常會發生變化,所以為了應對這種變化,助學指導者應該能夠根據不同的情況來確定自己的角色和功能,同時他們也應該了解和明確自己作為指導者比較偏愛的教學風格類型,以及自己比較喜歡的指導技巧,這樣他們才會既能夠麵對突然得變化,也同時能夠設計屬於自己風格的幹預指導策略[ Paulsen, MF. ‘Moderating Educational Computer Confereces’, in ZL Berge & MP Collins(eds) 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on and the Online Classroom in Distance Education, Hampton Press, Cresskill, NJ,1995]。
Hootstein提出的模式則是將助學指導者的功能用四雙鞋子來加以形象比喻,每雙鞋子賦予指導者們不同的角色和責任,它們分別是充當教學者,社會指導者,項目管理者和技術支持者。作為教學者,要能夠指導學習者在以問題為中心的學習環境中進行學習,為學習者提供一定的學習視野以及輔助學習者學習。作為社會指導者,要能夠為學習者創建和培養協作的學習環境。而項目管理者則要負責指導日程安排,使得學習按計劃進行。技術支持者的角色則是要輔助學習者在學習中對技術環境變得熟悉和適應,幫助學習者解決學習中遇到的技術問題。在線指導者們可以根據情況來試穿這四雙鞋子,當指導者穿上某一雙鞋子的時候,學習者就要以這雙鞋子所代表的角色和責任來設計和指導在線學習[ Hootstein, E, 2002, Wearing Four Pairs of shoes: The Role of E-learning Facilitators, Learning circuits, ASTD Online Magazine. http://www.learningcircuits.org/2002/oct2002/elearn.html]。
以上的幾種在線指導模式都代表了設計者對於在線學習和在線指導的不同看法和觀點,每一種模式都有效地促進了在線學習。這幾種模式都是關注指導者的角色和作用,從培訓中助學指導者的角度來思考設計在線指導方案,並且是基於在線協作學習或者小組學習而建構的指導方案。然而在一個在線學習環境中,不僅有指導者,還存在著學習者和一定的技術環境,學習者的特點和需求以及技術環境本身的特點都會影響到整個學習過程,而這其中人與環境相互作用的過程也是比較複雜的,所以本研究確立從係統的角度來思考遠程培訓係統的整個學習過程,將從係統幹預的思維角度來探索遠程學習過程的在線幹預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