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從《儀征厲氏支譜》看一個家族的發跡(2 / 3)

孝萱按:據《清史稿》卷二百四《疆臣年表八?各省巡撫?同治元年壬戌?福建》:“瑞正月丙午罷。徐宗福建巡撫。厲恩官署。”《清實錄?穆宗毅皇帝實錄》卷十七:“(同治元年壬戌正月丙午)以前任浙江布政使徐宗為福建巡撫,未到任前,以學政厲恩官暫署。”二書所記厲恩官署福建巡撫之時間、原因及本職,可作《厲譜》之補充。又據《厲譜?事略》卷上,厲恩官署刑部右侍郎及兵部左侍郎,在放福建學政之前。

雲官:“冠卿公長子。字伯符,號鳧,亦號小樵。國學生。道光己亥恩科順天鄉試挑取謄錄。癸卯科江南鄉試中式舉人。揀選知縣。國史館謄錄。選授湖南清泉縣知縣,署衡陽縣知縣、衡州府通判,保升直隸州、湖南補用知府。賞戴藍翎,換花翎。兩湖記名道,加鹽運使銜。奉特旨交軍機處存記。遇有兩湖道員缺出,請旨簡放。署湖北鹽法武昌道,簡放湖南嶽常澧道,調補湖北荊宜施道,監督荊州鈔關,擢湖北布政使,署湖北按察使。曆充湖北鄉試內提調官,甲子科湖北文武闈鄉試外提調官,總辦湖北水陸糧台,奏辦湖北巡撫、湖廣總督事務。加三級,給予正一品封典。誥授通奉大夫,晉授光祿大夫。生於嘉慶十三年戊辰十月二十三日亥時,歿於光緒二年丙子正月二十八日申時,享年六十九歲。”(《厲譜》卷中)

孝萱按:《厲譜》卷末方頤《厲公墓誌銘(並序)》雲:“署湖北按察使,兼攝布政使,旋即真除。文恭有事於黃州,奏以公辦理總督事務;巡撫嚴樹森率師出省,複奏以公辦理巡撫事務,將大用矣。”道光戊申、己卯間,頤、雲官二人在都,“一見即相契,訂金石交”。光緒時,二人在揚州“朝夕過從”,“蹤跡彌密”。“最莫逆”的方頤所述厲雲官以湖北布政使辦理湖廣總督、湖北巡撫事務情況,比《厲譜》詳,是《厲譜》最好的注解。據官文《重訂厲廉州先生詩集序》:“猶幸我友厲君,體燕翼之良規,膚鴻漸之丕績,與餘共事十餘年,寅恭辰猷,昕夕罔倦,今已遊曆屏藩,仗節麾旄指顧也。”可見他與厲雲官關係甚好,評價甚高,所以信任厲雲官,奏以厲雲官辦理湖廣總督事務。

厲恩官、厲雲官兄弟皆宦達,除了由於恪守讀書―科名―仕宦的家教外,還有社會原因。請看厲恩官是在什麼情況下署撫護督的吧!《清實錄?穆宗毅皇帝實錄》卷十七雲:“(同治元年壬戌正月丙午)……福建巡撫瑞老病昏庸,難期振作,均著勒令休致。該二員各有牽涉被參之款,仍均著聽候查辦,又諭:本日因京察屆期,福建巡撫瑞老病昏庸,已降旨將徐宗補授福建巡撫,飭令迅赴新任,毋庸來京請訓。現在福建近賊氛,關係緊要,若由部行文,為日較遲,著寄諭徐宗即行迅速起程,馳赴閩省,接印任事,儻因道路梗阻,或由海道馳往,更為迅捷,毋得稍涉遲緩,將此由五百裏諭令知之。以前任浙江布政使徐宗為福建巡撫,未到任前,以學政厲恩官暫署。”再看厲雲官是在什麼情況下由知縣升至布政使的吧!方頤《厲公墓誌銘(並序)》雲:“丁外艱,直湘鄉曾文正公以侍郎督辦鄉團,聞公名,奏請奪情,俾參戎幕。湖廣總督官文恭公,偕湖北巡撫胡文忠公,檄公辦理水師饋餉及軍裝局務,二公交相倚畀。丁內艱,複為二公奏留。公有為而能有守,曩主餉糈,綜核周至,侵蝕浮冒之弊,一掃而空,故文忠、文正皆深信之。”可見,清廷為了消滅太平軍,亟需人才,而當時官員中,滿人多腐敗無能,隻得提拔漢人。這是厲恩官、厲雲官兄弟的共同機遇。厲雲官得到曾國藩、胡林翼等名人的信任,故仕途順遂,這是厲雲官的特殊機遇。

(五)

既然厲氏家族以“二百載”詩書相傳,“蟬聯”不斷而自豪,拙文應介紹一下厲氏著述情況。先述有刻本傳世者:

厲同勳(十世)

《重訂厲廉州先生詩集》:厲同勳著,官文撰序。包括《藉花小室詩鈔》《寄蠡詩鈔》《還珠堂和陶百詩鈔》《斷梗吟》《棲塵集》《幸存稿》《衡遊草(附補刻詩)》,通共古近體詩九百九十首。各集均有親友撰序、跋、題詞。南京圖書館藏此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