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州久借不還,卻不道“人無信不立(24)”!(正雲:)魯子敬,你聽的這劍界麼(25)?(魯雲:)劍界怎麼?(正雲:)我這劍界,頭一遭誅了文醜(26),第二遭斬了蔡陽,魯肅嗬,莫不第三遭到你也?(魯雲:)沒、沒,我則這般道來。(正雲:)這荊州是誰的?(魯雲:) 這荊州是俺的。(正雲:)你不知,聽我說。(唱:)“沉醉東風”想著俺漢高皇圖王霸業,漢光武秉正除邪(27),漢獻帝將董卓誅,漢皇叔把溫侯滅(28),俺哥哥合情受漢家基業。則你這東吳國的孫權,和俺劉家卻是甚枝葉(29)?請你個不克己先生自說(30)!(魯雲:)那裏甚麼響?(正雲:)這劍界二次也。(魯雲:)卻怎麼說?(正雲:)這劍按天地之靈, 金火之精,陰陽之氣,日月之形;藏之則鬼神遁跡,出之則魑魅潛蹤;喜則戀鞘沉沉而不動,怒則躍匣錚錚而有聲。
今朝席上,倘有爭鋒,恐君不信,拔劍施呈(31)。吾當攝劍(32),魯肅休驚。
這劍果有神威不可當,廟堂之器豈尋常(33);今朝索取荊州事,一劍先交魯肅亡(34)。(唱:)“雁兒落”則為你三寸不爛舌,惱犯我三尺無情鐵。這劍饑餐上將頭,渴飲仇人血。
“得勝令”則是條龍向鞘中蟄(35),虎在坐間(36)。今日故友每才相見(37),休著俺弟兄每相間別(38)。魯子敬聽者,你心內休喬怯(39),暢好是隨邪(40),吾當酒醉也。
(魯雲:)臧宮動樂。(臧宮上,雲:)天有五星,地攢五嶽(41),人有五德,樂按五音。五星者:金、木、水、火、土。五嶽者:常、恒、泰、華、嵩(42)。五德者:溫、良、恭、儉、讓(43)。五音者:宮、商、角、徵、羽(44)。(甲士擁上科。)(魯雲:)埋伏了者。(正擊案,怒雲:)有埋伏也無埋伏?(魯雲:)並無埋伏。(正雲:)若有埋伏,一劍揮之兩斷!(做擊案科。)(魯雲:)你擊碎菱花(45)。(正雲:)我特來破鏡!(唱:)“攪箏琶”卻怎生鬧炒炒軍兵列,休把我當攔者(46)!(雲:)當著我的,嗬嗬!(唱:)我著他劍下身亡,目前流血。便有那張儀口(47)、蒯通舌(48),休那裏躲閃藏遮。好生的送我到船上者,我和你慢慢的相別。
(魯雲:)你去了到是一場伶俐。(黃文雲:)將軍,有埋伏哩。(魯雲:)遲了我的也。(關平領眾將上,雲:)請父親上船,孩兒每來迎接哩。
(正雲:)魯肅,休惜殿後(49)。(唱:)“離亭宴帶歇指煞”我則見紫袍銀帶公人列,晚天涼風冷蘆花謝,我心中喜悅。昏慘慘晚霞收,冷颼颼江風起,急“颭颭帆招惹(50)。承管待、承管待,多承謝、多承謝。喚梢公慢者,纜解開岸邊龍,船分開波中浪,棹攪碎江心月。正歡娛有甚進退,且談笑分明夜(51)。說與你兩件事先生記者:百忙裏趁不了老兄心(52),急且裏倒不了俺漢家節(53)。
題目 孫仲謀獨占江東地請喬公言定三條計正名 魯子敬設宴索荊州關大王獨赴單刀會“注釋”①九重龍鳳闕:古代對帝王居住地方的稱呼。
②大夫:指魯肅。心別:別有打算。
③賽春社:古時農村社日迎神的賽會。
④周郎:即周瑜,吳國將領,曾在赤壁之戰中以少擊多,大破曹軍。
⑤黃蓋:吳國將領,赤壁之戰中以苦肉計詐降曹操,為大破曹軍創造了條件。
⑥長春:好酒名。
⑦菲藝:菲薄的技藝。
⑧猥勞君侯:勞駕你的意思。猥:卑下,這裏表示謙卑。
⑨二公子:魯肅對關羽的尊稱。
⑩舜五人:禹、棄、契、皋陶、垂五人是舜的五位賢臣。
(11)不付能:剛才能,好容易。不,語助詞,無義。
(12)“以德報德,以直報怨”:語出《論語·憲問》,意思是應該以恩德報答別人給自己的恩德,用正直的態度對待別人的怨恨。
(13)坐服於禁:曹操命戰將於禁統領七軍,以龐德為先鋒進攻樊城,關羽決襄江水淹七軍,生擒龐德。
(14)夏口:古城名,在今湖北武漢黃鵠山上。
(15)昆玉:兄弟。賢昆玉:對別人兄弟的尊稱。
(16)台:對對方的敬詞。鑒:審察。不錯:考慮決定。
(17)分甚枝葉:意指生出枝節。
(18)豁口截舌:開口割舌。
(19)目下番成:意指反目,翻臉。吳越:春秋時吳國和越國為敵對之國。
(20)傲物輕信:看重物質輕視信譽。
(21)“信近於義,言可複也”:語出《論語·學而》,意思是信譽和義相近,講信譽的人說的話,能得到行動的證實。
(22)去食去兵,不可去信:語出《論語·顏淵》,意思是可以不吃飯,不要軍隊,但不能不要信譽。
(23)“大車無輗(ní泥),小車無軏(yuè月),其何以行之哉”:語出《論語·為政》。古時牛車為大車,馬車為小車,車前均有套牲口的橫木,大車的叫輗,小車的叫軏,缺少它們車就不能套牲口行走。
(24)人無信不立:做人不講信用,就不能自立於社會。
(25)劍界:劍響。
(26)文醜:袁紹的大將,被關羽所殺。
(27)漢光武秉正除邪:漢光武劉秀,出身西漢皇族,王莽末年爆發了農民起義,他也組織起武裝力量,號召恢複劉漢王朝,得到封建地主階級的支持,鎮壓了赤眉起義軍,削平各方割據勢力,建立了東漢王朝。
(28)溫侯:呂布。
(29)枝葉:意指親緣關係。
(30)不克己:不能克製和約束自己的欲望。
(31)施呈:施展。
(32)攝劍:收劍。
(33)廟堂:古代帝王議政、祭祀的地方。
(34)交:教。
(35)蟄:藏。
(36) :疑當作“踅”。這句元刊本作“唬得人向座間朵(躲)”。
(37)每:們。
(38)間別:離間,分別。
(39)喬怯:偽裝害怕。
(40)暢好:正好。隨邪:放肆,胡鬧。
(41)攢:積聚。
(42)常、恒、泰、華、嵩:五嶽名。常,常山,本名恒山,漢避文帝劉恒諱改,為北嶽。恒,應為衡山,南嶽。泰,泰山,為東嶽。華,華山,為西嶽。嵩,嵩山,為中嶽。
(43)溫、良、恭、儉、讓:語出《論語·學而》,意為溫順、善良、恭敬、儉樸、謙讓。
(44)宮、商、角、徵、羽:是五音中的五個音級。
(45)菱花:鏡子上的圖案,這裏指鏡子。
(46)當攔:阻攔。
(47)張儀:戰國時有名的說客,曾遊說六國。
(48)蒯通:漢初謀士,善辯,韓信用其計平定齊地。
(49)休惜:不要舍不得。殿後:指殿後的伏兵。
(50)急颭颭:形容風吹起水波。帆招惹:意指扯起帆。
(51)明夜:白天和夜晚。
(52)趁:同“稱”。
(53)急且裏:急切裏,急迫之間。漢家節:指忠於蜀漢的氣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