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待製智斬魯齋郎(全本)(1 / 3)

“題解”《包待製智斬魯齋郎》是關漢卿著名的公案劇。故事假托於宋朝,實際上是反映元代社會人民在蒙古貴族統治下遭受的巨大苦難,是對當時黑暗暴政的大膽揭露。“動不動挑人眼、剔人骨、剝人皮”的花花太歲魯齋郎強行搶去銀匠李四的妻子張氏,害得李四幾乎客死他鄉;接著橫行不法的魯齋郎又強行霸占了鄭州六案都孔目張珪的妻子李氏,張珪悲痛欲絕,離家出走。

李、張兩家,家破人散。通過這些描寫,展現了一幅元代社會人民遭受迫害的苦難圖。特別是“令史當權”的中級官吏六案都孔目張珪,平時誰人都讓他三分,但在權豪勢要的魯齋郎麵前,尚且“連老婆也保不的”,普通老百姓的遭遇自然就更悲慘了。

元蒙貴族和豪門權勢強占民女,是元代社會的一大罪惡現象。《馬可·波羅遊記》中就有關於當時平章政事阿合馬曾占有一百三十三名婦女的記載,可以想象,它釀成了多少家庭和婦女的痛苦與不幸。此劇所揭示的權勢豪強強搶民女這一主題,具有強烈的批判現實意義。

作品筆觸細膩,人物性格鮮明,情節曲折生動。特別是對張珪被逼迫將妻子“送”給魯齋郎時的內心矛盾與痛苦,刻劃得尤為生動真切,催人淚下。

張珪企圖以酒代淚,麻痹自己,這種生離死別的氛圍,表現得越是感人,對搶占民女的豪強勢要批判就越顯得深刻。

魯齋郎的罪惡,代表了封建社會的醜惡本質,它得到最高統治者的庇護。

包待製揭露魯齋郎的罪行,還要瞞過皇帝,將魯齋郎寫做“魚齊即”,這就在一定程度上將指斥社會罪惡的矛頭指向了最高統治者,使作品閃耀了一絲民主思想的光輝。

作品通過描寫“清官”為人民除害,反映了人民的願望和呼聲。

楔子(衝末扮魯齋郎引張龍上①,詩雲:)花花太歲為第一,浪子喪門再沒雙;街市小民聞吾怕,則我是權豪勢要魯齋郎。小官魯齋郎是也。隨朝數載,謝聖恩可憐,除授今職②。小官嫌官小不做,嫌馬瘦不騎,但行處引的是花腿閑漢③、彈弓粘竿④、兒小鷂⑤,每日價飛鷹走犬,街市閑行。但見人家好的玩器,怎麼他倒有我倒無,我則借三日玩看了,第四日便還他,也不壞了他的;人家有那駿馬雕鞍,我使人牽來則騎三日,第四日便還他,也不壞了他的:我是個本分的人。自離了汴梁⑥,來到許州⑦,因街上騎著馬閑行,我見個銀匠鋪裏一個好女子,我正要看他,那馬走的快,不曾得仔細看。張龍,你曾見來麼?(張龍雲:)比及爹有這個心⑧,小人打聽在肚裏了。(魯齋郎雲:)你知道他是甚麼人家?(張龍雲:)他是個銀匠,姓李,排行第四。他的個渾家生的風流⑨,長的可喜。(魯齋郎雲:)我如今要他,怎麼能勾⑩?(張龍雲:)爹要他也不難,我如今將著一把銀壺瓶去他家整理(11),多與他些錢鈔,與他幾鍾酒吃,著他渾家也吃幾鍾,扶上馬就走。(魯齋郎雲:)此計大妙。則今日收拾鞍馬,跟著我銀匠鋪裏整理壺瓶走一遭去。(詩雲:)推整壺瓶生巧計,拐他妻子忙逃避,總饒趕上焰摩天(12),教他無處相尋覓。(下。)(外扮李四同旦、二俫上(13),雲:)小可許州人氏,姓李,排行第四,人口順喚做銀匠李四。嫡親的四口兒,渾家張氏,一雙兒女,廝兒叫做喜同(14),女兒叫做嬌兒。全憑打銀,過其日月。今日早間開了這鋪兒,看有甚麼人來。(魯齋郎引張龍上,雲:)小官魯齋郎,因這壺瓶跌漏,去那銀匠鋪整理一整理。左右接了馬者,將交床來(15)。(張龍雲:)理會的。(坐下科。)(魯齋郎雲:)張龍,你與我叫那銀匠出來。(張龍做喚科,雲:)兀那銀匠(16),魯爺在門首叫你哩!(李四慌出跪科,雲:)大人喚小人有何事幹?(魯齋郎雲:)你是銀匠麼?(李四雲:)小人是銀匠。(魯齋郎雲:)兀那李四,你休驚莫怕,你是無罪的人,你起來。(李四雲:)大人喚我做甚麼?(魯齋郎雲:)我有把銀壺瓶跌漏了,你與我整理一整理,與你十兩銀子。(李四雲:)不打緊(17),小人不敢要偌多銀子(18)。(魯齋郎雲:)你是個小百姓,我怎麼肯虧你?與我整理的好,著銀子與你買酒吃。(李四接壺科,雲:)整理的複舊如初。好了也,大人試看咱(19)。(魯齋郎雲:)這廝真個好手段(20),便似新的一般。張龍,有酒麼?(張龍雲:)有。(魯齋郎雲:)將來賞他幾杯。(做篩酒,李四連飲三杯科,雲:)勾了。(魯齋郎雲:)你家裏再有甚麼人?(李四雲:)家裏有個醜媳婦,叫出來見大人。大嫂(21),你出來拜大人。(旦出拜科。)(魯齋郎雲:)一個好婦人也,與他三鍾酒吃。我也吃一鍾。張龍,你也吃一鍾。兀那李四,這三鍾酒是肯酒(22);我的十兩銀子與你做盤纏(23);你的渾家,我要帶往鄭州去也,你不揀那個大衙門裏告我去!(同旦下。)(李四做哭科,雲:)清平世界,浪蕩乾坤,拐了我渾家去了,更待幹罷(24)?不問那個大衙門裏,告他走一遭去。(下。)(貼旦引二俫上,雲:)妾身姓李,夫主姓張,在這鄭州做著個六案孔目(25);嫡親的四口兒家屬,一雙兒女,小廝喚做金郎,女兒喚做玉姐。

孔目衙門中去了,這早晚敢待來也。(李四慌上,雲:)一心忙似箭,兩腳走如飛。自家李四的便是。因魯齋郎拐了我的渾家往鄭州來了,我隨後趕來到這鄭州,我要告他,不認的那個是大衙門。來到這長街市上,不覺一陣心疼,我死也,卻叫誰人救我這性命咱?(正末扮張珪引祗候上(26),雲:)自家姓張名珪,字均玉,鄭州人氏,幼習儒業,後進身為吏;嫡親的四口兒,渾家李氏,是華州華陰縣人氏(27),他是個醫士人家女兒,生下一雙兒女,金郎、玉姐。我在這鄭州做著個六案都孔目,今日衙門中無甚事,回家裏去,見一簇人鬧。祗候,你看是甚麼人?(祗候問雲:)你是甚麼人,倒在地上?(李四雲:)小人害急心疼,看看至死。哥哥可憐見,救小人一命咱!(祗候見末科,雲:)是一個人,害急心疼,倒在地下。(正末雲:)我試看咱。兀那君子,為甚麼倒在地下?(李四雲:)小人急心疼看看至死,怎麼救小人一命!(正末雲:)那裏不是積福處?我渾家善治急心疼,領他到家中,與他一服藥吃,怕做甚麼!祗候人,扶他家裏來。大嫂那裏?(貼旦見末科,雲:)孔目來了也,安排茶飯你吃。(正末雲:)且不要茶飯,我來獅子店門首,見一人害急心疼,我領將來,你與他一服藥吃,救他性命,那裏不是積福處!(貼旦雲:)待我調藥去。(做調藥科,雲:)君子,你試吃這藥。(李四吃藥科,雲:)我吃了這藥,哎喲,無事了也!多謝官人(28)、娘子(29),那裏得我這性命來!(正末雲:)我問君子,那裏人氏,姓甚名誰?(李四雲:)小人姓李,排行第四,人口順都叫李四,許州人氏,打銀為生。(貼旦雲:)你也姓李,我也姓李,有心要認你做個兄弟,未知孔目心中肯不肯?我問孔目咱。(做問末科,雲:)這人也姓李,我也姓李,我有心待認他做個兄弟,孔目意下如何?(正末雲:)大嫂,你主了便罷(30)。兀那李四,你近前來,我渾家待認你做個兄弟,你意下如何?(李四雲:)你救了我性命,休道是做兄弟,在你家中隨驢把馬也是情願(31)。(正末雲:)你便是我舅子,我渾家就是你親姐姐一般。兄弟,你為甚麼到這裏?(李四雲:)你便是我親姐姐、姐夫,有人欺負我來,你與我做主。(正末雲:)誰欺負你來,我便著人拿去,誰不知我張珪的名兒!(李四雲:)不是別人,是魯齋郎強奪了我渾家去了。姐姐、姐夫,與我做主。(末做掩口科,雲:)哎喲,唬殺我也!早是在我這裏(32),若是別處,性命也送了你的。我與你些盤纏(33),你回許州去罷,這言語你再也休題。(唱:)“仙呂端正好”被論人有勢權(34),原告人無門下(35),你便不良會可跳塔輪鍘(36),那一個官司敢把勾頭押(37)?題起他名兒也怕。

“幺篇”你不如休和他爭,忍氣吞聲罷;別尋個家中寶(38),省力的渾家。說那個魯齋郎膽有天來大,他為臣不守法,將官府敢欺壓,將妻女敢奪拿,將百姓敢蹅踏(39)。赤緊的他官職大的忒稀詫(40)!(下。)(李四雲:)我這裏既然近不的他,不如仍還許州去也。(下。)“注釋”①魯齋郎:原是宋代小官名,這裏指人名,官位也較高。

②除授:任命。

③花腿閑漢:腿上刺花的流氓無賴。

④粘竿:捕捉蟲、鳥的獵具。

⑤ 兒:似鷹而小,能捕雀。鷂:俗稱雀鷹。都是肉食猛禽。

⑥汴梁:今河南開封。

⑦許州:治所在今河南許昌市。

⑧比及:既然。爹:當時奴才對主子諂媚的稱呼。

⑨渾家:妻子。

⑩勻:夠。

(11)將:拿。

(12)總饒:即使能夠。焰摩天:佛教欲界分六重天,焰摩天為第三重。

這裏借指遙遠之地。

(13)外:外末的省稱。俫,也稱“俫兒”,元雜劇中扮演兒童角色。

(14)廝兒:小子,男孩。

(15)交床:交椅。

(16)兀:發語詞,無義。

(17)不打緊:不要緊。

(18)偌:如此,這般。

(19)咱:語尾助詞,多表示希望或請求。

(20)廝:對男子的蔑稱。

(21)大嫂:當時丈夫對妻子的稱呼。

(22)肯酒:古時婚姻習俗,男家給女家送禮物和酒,女家如收了禮,喝了酒,便是同意了婚事,這種酒叫“肯酒”。

(23)盤纏:家用開支,這裏指費用。

(24)更待幹罷:豈肯善罷甘休。

(25)六案孔目:元朝地方政府掌管兵、刑、工、禮、戶、吏六個部門文書檔案的吏員。

(26)祗候:宋代武官名,元代用來稱衙役。

(27)華州:治所在今陝西華縣,下轄華陰、潼關等地區。

(28)官人:當時對男子的敬稱。

(29)娘子:當時對已婚女子的敬稱。

(30)主了:作了主。

(31)隨驢把馬:趕驢牽馬,有表示甘願做隨從之意。

(32)早是:幸好是。

(33)盤纏:路費。

(34)被論人:被告的人。

(35)無門下:指沒有權勢之家。

(36)不良會:不顧後果。跳塔輪鍘:從高塔上跳下,讓車輪從身上壓過。

這裏指冒險行動。

(37)勾頭:捉人的拘票。

(38)家中寶:媳婦,舊時認為媳婦醜陋,不會惹起麻煩,是“家中寶”。

(39)蹅踏:亂踩,踐踏。

(40)赤緊的:實在的。忒稀詫:特別稀罕,特別使人吃驚。忒:太。

第一折(魯齋郎上,雲:)小官魯齋郎,自從許州拐了李四的渾家,起初時性命也似愛他,如今兩個眼裏不待見他①。我今回到這鄭州,時遇清明節令,家家上墳祭掃,必有生得好的女人,我領著張龍一行步從②,直到郊野外踏青走一遭去來。(下。)(正末引貼旦上,雲:)自家張珪,時遇寒食③,家家上墳,我今領著妻子上墳走一遭去。想俺這為吏的多不存公道,熬的出身④,非同容易也嗬!(唱:)“仙呂點絳唇”則俺這令史當權,案房裏麵關文卷,但有半點兒牽連,那刁蹬無良善⑤。

“混江龍”休想肯與人方便,衠一片害人心⑥:勒掯了些養家緣⑦。(帶雲⑧:)聽的有件事嗬,(唱:)押文書心情似火,寫帖子勾喚如煙⑨,教公吏勾來衙院裏,抵多少笙歌引至畫堂前⑩。冒支國俸,濫取人錢;那裏管爺娘凍餒(11),妻子熬煎。經旬間不想到家來,破工夫則在那娼樓串(12),則圖些煙花受用(13),風月留連。

“油葫蘆”隻待置下莊房買下田,家私積有數千;那裏管三親六眷盡埋冤(14)。逼的人賣了銀頭麵(15),我戴著金頭麵;送的人典了舊宅院(16),我住著新宅院。有一日限滿時(17),便想得重遷(18),怎知他提刑司刷出三宗卷(19),恁時節帶鐵鎖納贓錢。

“天下樂”那其間敢賣了城南金穀園(20),百姓見無權,一昧裏掀(21),潑家私如敗雲風亂卷(22);或是流二千(23),遮莫徒一年(24),恁時節則落的幾度喘。

(雲:)早來到墳所也。(唱:)“金盞兒”覷郊原(25),正晴喧(26),古墳新土都添遍,家家化錢烈紙痛難言。一壁廂黃鸝聲恰恰(27),一壁廂血淚滴漣漣,正是,“鶯啼新柳畔,人哭古墳前”。

(貼旦雲:)孔目,咱慢慢耍一會家去。

(魯齋郎引張龍上,雲:)你都跟著我閑遊去來。這一所好墳也!樹木上麵一個黃鶯兒,小的(28),將彈弓來。(做打彈科。)(俫兒哭雲:)奶奶(29),打破頭也!(貼旦雲:)那個弟子孩兒(30),閑著那驢蹄爛爪,打過這彈子來!(正末雲:)這個村弟子孩兒無禮(31),我家墳院裏打過彈子來。你敢是不知我的名兒!我出去看波(32)。(唱:)“後庭花”是誰人牆外邊,直恁的沒體麵(33)?我擦擦的望前去(34),(魯齋郎雲:)張珪,你罵誰哩?(正末唱:)唬的我行行的往後偃(35)。

(魯齋郎雲:)你這弟子孩兒作死也!我是誰,你罵我?(正末唱:)我恰便似墜深淵,把不定心驚膽戰,有這場死罪愆。我今朝遇禁煙(36),到先塋來祭奠,飲金杯,語笑喧;他弓開時似月圓,彈發處又不偏,剛落在我麵前。

(魯齋郎雲:)張珪,你罵我嗬,不是尋死哩!(正末唱:)“青哥兒”你教我如何、如何分辨?(貼旦雲:)是那一個不曉事弟子孩兒,打破我孩兒的頭?(正末唱:)省可裏亂語胡言(37)。(俫兒雲:)打破我頭也!(正末唱:)哎,你個不識憂愁小業冤(38)!唬的我魂魄蕭然,言語狂顛,誰敢遲延,我隻得破步撩衣走到根前(39),少不的把屎做糕糜咽(40)。

(正末做跪科。)(魯齋郎雲:)張珪,你怎敢罵我!你不認的我?覷我一覷該死,你罵我該甚麼罪過?(正末雲:)張珪不知道是大人,若知道是大人嗬,張珪那裏死的是!(魯齋郎雲:)君子千言有一失,小人千言有一當。他不知是我,若知是我,怎麼敢罵我!不和你一般見識。

這座墳是誰家的?(正末雲:)是張珪家的。(魯齋郎雲:)消不的你請我墳院裏坐一坐(41),教你祖宗都得生天!(正末雲:)隻是張珪沒福消受(42),請大人到墳院裏坐一坐。(魯齋郎雲:)倒好一座墳院也。

我聽的有女人言語,是誰?(正末雲:)是張珪的醜媳婦兒。(魯齋郎雲:)消不得拜我一拜?(正末雲:)大嫂,你來拜大人。(貼旦雲:)我拜他怎地?(正末雲:)你隻依著我。(貼旦出拜。)(魯齋郎還禮科,雲:)一個好女子也!他倒有這個渾家,我倒無。張珪!你這廝該死,怎敢罵我?這罪過且不饒你!近前將耳朵來:把你媳婦明日送到我宅子裏來!若來遲了,二罪俱罰。小廝,將馬來,我回去也。(下。)(貼旦雲:)孔目,他是誰,你這等怕他?(正末雲:)大嫂,咱快收拾回家去來!(唱:)“賺煞”哎,隻被你巧笑倩禍機藏,美目盼災星現;也是俺連年裏時乖運蹇(43),可可的與那個惡那吒打個撞見(44)。唬的我似沒頭鵝(45)、熱地上蚰蜒(46),恰才個馬頭邊,附耳低言,一句話似親蒙帝王宣。(做拿彈子拜科,唱:)這彈子舉賢薦賢,他來的撲頭撲麵,明日個你團圓、卻教我不團圓。(下。)“注釋”①不待:不願意。

②步從:隨從。

③寒食:節令名,在清明前一日或二日,這天禁火寒食。

④出身:做官的資曆。

⑤刁蹬:故意刁難。

⑥衠(zhūn 諄):真,純粹。

⑦勒掯:勒索。

⑧帶雲:戲曲術語,角色行腔唱曲時的夾白。

⑨帖子:指拘人的傳票。勾喚:傳喚,拘拿。

⑩笙歌引至畫堂前:元代稱婚禮的習慣用語。這裏喻指衙門裏拘人時的喧鬧、忙碌。

(11)凍餒:寒冷,饑餓。

(12)破:花費。

(13)煙花:妓女的代稱。

(14)埋冤:埋怨、責備。

(15)銀頭麵:銀首飾。

(16)送:斷送。

(17)限:指任期。

(18)重遷:升官。

(19)提刑司:提刑,官名,宋代專掌所屬各州的司法、刑獄和監察,兼管農桑。官署稱司。刷:查。

(20)那其間:那時候。敢:必然。金穀園:晉代豪富石崇的別墅,這裏借指豪華住宅。

(21)掀:揭發。

(22)潑家私:家產如潑水般流失。

(23)流二千:充軍流放到二千裏的遠處。

(24)遮莫:或許。徒一年:徒刑一年。

(25)覷:看。

(26)晴喧:晴朗和暖。

(27)一壁廂:一邊。

(28)小的:對仆人的賤稱。

(29)奶奶:這裏指母親。

(30)弟子孩兒:婊子養的。

(31)村:蠢。

(32)波:語尾助詞,無義。相當於“吧”、“呢”。

(33)沒體麵:不要臉,不正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