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約翰·麥凱恩”號上參觀時,一位美國水兵向中國水兵談到他自己這方麵的情況。他17歲中學畢業後,因經濟拮據沒有繼續念大學,而穿上了水兵服。他一入伍月薪加上各種補貼可以達1000美元,每月交上100美元作為上大學的積金,待服役6年退役時,海軍就以4倍的錢給他作為上大學的費用。在美國,退役軍人考入大學還可免交學費。

陪同中國海軍官兵參觀的珍珠港海軍基地一名文書,曾在加州國防語言學院學習兩年半華語,他給自己起了個中文名字叫“桑吉仁”。這次中國海軍編隊訪美,他被抽來作翻譯。他說,他已當兵4年了,再當兩年兵,退役後有了錢他繼續上大學。

海軍是美國現代化程度最高的軍種,薪金及各種待遇較高也是使海軍富有吸引力的重要原因。此外,美海軍官兵還享受花樣繁多的各種津貼和補助,如住房、服裝、海外生活、家屬兩地分居、迎賓和出差等生活補貼,以及飛行、跳傘、爆破、潛水、遠航、接近核物質等勤務補貼,還發給多種勤務工作獎金。

軍官服役滿20年後退出服役,每月還可以領到原工資的50%,滿30年領取75%。在美國中小城市,靠這些錢也可以生活得較好,如果有興趣也可再找一份工作。美國軍官們最看重的是退休後的醫療。

美國有一流的醫療係統,但醫療費用昂貴,一般平民要通過買醫療保險或支付現款看病,軍人醫療則可以享受全部免費,有病會得到很好的治療。這在美國是一項很高的待遇。

觀光購物是中國海軍官兵在出訪期間一項饒有興趣的活動。官兵們留連最多的是美國海軍基地內的“軍人服務社”即軍人免稅商店。美國是個納稅意識非常強的國家,不僅偷稅漏稅要被課以重罰甚至坐牢,政府也明明白白告訴納稅人,各種收稅的稅率是多少,這些錢都被用來做了什麼。

在我國,一個消費者到商店去購買商品,他繳的消費稅是隱藏在商品的價格裏麵的,他並不知道自己向國家繳了多少稅,而看起來隻是商店向國家繳納一定比例的稅收。

在美國則不同,商品價格同消費者繳納的消費稅是分開標明的,如你到商店裏買了一件標價100元的衣服,到櫃台付款時卻要交103元,其餘3元是稅收。

在美國海軍基地的軍人免稅商店內,軍人購物則不必繳納消費稅,這是國家對軍人的一種優惠。這種軍人免稅商店一般設在美國海軍基地內,軍人需憑證件方能進入,來訪的中國海軍官兵在這裏享受同美國軍人一樣的免稅待遇,而且憑一身中國海軍軍裝就可以自由進入,並且受到歡迎。有時中國海軍官兵們來購物,還能收到商店贈送的一些免費的小禮物。

這些軍人免稅商店多為“超市”,又主要是多種生活日用品和旅遊商品。中國海軍官兵在美國海軍基地的軍人免稅商店內,發現了一種非常有意思的現象:這裏從小小的鑰匙鏈、玩具到多種衣服鞋帽,很多商品的產地竟是中國。

《今日美國報》曾這樣形象地描述今天美國人的日常生活同中國商品的關係:從早晨提醒人們起床的鬧鍾、梳洗時用的吹風機、早餐時咖啡杯、辦公室裏的文具、健身用的自行車、腳下踏的“耐克”鞋,一直到晚上睡覺時穿的絲綢睡衣,都可能是中國貨。這使來訪的中國海軍官兵不得不在購物時特別留意商品的產地。

官兵們想買一點正宗的“美國貨”做紀念,或回來饋贈親友,這是一種正常的消費心理,自然並非“崇洋媚外”。相反,看到改革開放後的中國,大批商品打入美國市場,大家倒真是有一種洋洋得意的自豪感。

美國海軍基地內的這種免稅店,不僅物品較為豐富,服務態度也好,從夏威夷珍珠港到本土的聖迭戈,都是美國海軍太平洋艦隊的轄區,海軍基地內的免稅店都是連鎖店。

有位中國海軍軍官在珍珠港基地海軍軍人免稅商店內花600美元買了一台攝相機,服務員告訴他,在編隊駛往聖達戈的幾天航程中盡可能使用,若發現不滿意的地方,到了聖迭戈海軍基地內的商店內,還可以退換。

有兩位中國海軍軍官,分別在珍珠港基地買了一件花花綠綠的美國“沙灘褲”和一雙美國軍靴,回來後發現軍靴有一處小毛病,但軍艦馬上啟航已來不及退換,到達聖迭戈後,他們來到基地內的海軍商店,憑購物發票未費任何口舌就退換了。

為了吸引軍人們為國家服務,美國以優厚的待遇使軍人們感到榮耀,而對在戰爭中陣亡的將士,美國政府給予他們極大的哀榮。

1989年4月,美國海軍在大西洋舉行代號為“艦隊3-89”的軍事演習時,滿載排水量為57萬噸的“衣阿華”號戰列艦2號主炮塔發生爆炸,這種口徑為406毫米的巨炮,發射1225公斤的破甲彈,可穿透厚達9米的混凝土工事,一個彈坑足有半個足球場大。這次爆炸事故使艦上47名官兵喪生。美國國會下令全國降半旗致哀,並為死難者舉行國葬。

對美軍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朝鮮戰爭和越南戰爭中留下的陣亡將士遺骸,美國政府都想方設法通過外交途徑將遺骸找到並移回國內安葬。

不久前,我國廣西有農民在深山密林中發現二戰時期墜落的美國軍用飛機殘骸,美國政府和軍方通過與我國政府協商很快派出專家小組來到中國,到飛機失事現場進一步尋找和處理死難者遺骸。

此次訪問美國珍珠港的中國海軍艦艇編隊官兵,參觀了位於檀香山市郊外的一處美國國家公墓,同樣留下深刻印象。

檀香山“蓬奇包爾”國立陵園,位於市郊瓦胡島的山頂。中國海軍官兵們乘車穿過檀香山市區,沿著山路婉蜒而上來到這裏。

這是一座呈巨大碗形的山凹。奇怪的是,這裏名為墓地,遠遠望去卻不見一處墳塚和墓碑,更像一處風景美麗和幽靜的森林公園。平坦低緩的山坡上,綠草如茵,巨大的樹木傘如華蓋,參差錯落其間,在蔚藍的天空下,更顯清淨如洗。

仔細一看,就在草地中間,整齊排列著一塊塊鑲嵌於地麵的白色墓碑,潔淨的碑麵上鐫刻著死難者的姓名和生卒年月。墓碑的旁邊,插著一支鐵杯,前來憑吊的親友們在裏麵插上鮮花,祭奠長眠在地下的靈魂,杯裏澆上水,鮮花可以幾日不凋。來此憑吊,給人一種簡潔、肅穆而又溫馨的感覺。

“蓬奇包爾”國立陵園,是全美114處國家公墓之一。在這裏,埋葬著包括“珍珠港事件”中陣亡的近2000名將士在內的4萬名美國軍人的遺骨。那些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陣亡但找不到遺骨的陣亡將士的名字,也鐫刻在陵園的紀念碑上。

陵園紀念碑的正中,聳立著一座名為“哥倫比亞母親”的雕像,陵園管理人介紹,它象征著所有軍人的母親。陵園紀念碑兩側的回廊裏、牆壁上刻著美國軍隊從二次世界大戰起到越南戰爭的形勢圖。

據介紹,這裏除安葬陣亡將士外,凡是服役滿24個月的美國軍人,死後即可在此得到一塊價值4000美元的墓地。為國家服務的軍人,死後墓地免費,這對軍人來說,與其說是一種待遇,不如說更是一種榮耀。

美軍作為當今世界最為現代化和最強大的軍隊,具有嚴明的軍紀。著名的巴頓將軍曾經一馬鞭抽掉士兵床頭上裸體女人的畫像。

中國海軍官兵了解到,在美國軍艦上,同樣禁止打架、酗酒和吸毒。美軍官兵不問政治,言論可以自由,但是卻嚴禁有“種族歧視”的言行。美國前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鮑威爾四星上將本人就是黑人,黑人軍官和士兵在美軍中占很大的比例。

中國海軍官兵訪美期間所接觸到的美國海軍軍人,大多數忠於職守,服從軍紀,辦事高效且彬彬有禮。嚴格的軍紀是靠有效的獎懲來維護的。

美國海軍中除實行種種獎勵辦法外,對違反軍法軍紀的軍人有各種處罰,以示懲戒。僅以美國海軍驅逐艦為例,艦長對違反規定的下屬,有扣除4個月薪金,關禁閉25天或一段時間內禁止下艦的權力,可以對完不成任務的部門級軍官有降一級或申請退換的權力。軍士長對士兵也有一定的處罰權,像對不按時起床者罰做50個俯臥撐,出2個小時隊列;對內務衛生不合格者罰打掃廁所衛生;對不按時請消假情節輕微者,罰在休息時間、節假日不得下艦,再嚴重者扣除薪金和出海補助費。

1995年9月,美國海軍“麥克亨利堡”號兩棲攻擊艦訪問中國青島期間,曾有幾名水兵在岸上違紀而受到處罰。其中兩名水兵酒後在街上語言挑逗姑娘,姑娘向中國警方報警,被送回艦上;另有兩名水兵在飯館喝酒後,取下水兵帽撒尿,還有兩名水兵沒按規定時間返艦,在街上喝酒到淩晨6時。這幾名違紀水兵受到艦長嚴厲處罰:每人被罰款1000美元,訪問期間不許再下艦,並罰在艦上打掃3周時間的衛生。

美方艦長還特意領著中國海軍負責安全事務的軍官上艦看了對這幾名違紀水兵執行紀律的情況:他們正一個個跪在地上擦拭軍艦甲板。學習借鑒外軍管理經驗

中國海軍艦艇編隊相繼訪問了美國珍珠港、聖迭戈兩大海軍基地,僅參觀的美國軍艦就近10艘,並接觸了許多美國海軍軍官和水兵,可以說對美國海軍有了一些比較直觀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