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卡特1981年首次訪問中國,此後又三次訪華。

卡特說,在鄧小平設計的改革開放政策下,“中國的經濟改革成就是巨大的,全世界都以羨慕的目光注視著中國的經濟發展……中國是一個偉大的國家,將會在全球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美國前總統布什,曾任美國駐中國辦事處主任,多次見到鄧小平。

布什先生說:

當我獲悉鄧小平先生逝世的消息時,我為中國人民失去這樣一位偉大領袖而深感悲痛。我非常敬佩他,也敬佩他為中國創建的豐功偉績。

我想強調的是,他的逝世不僅使中國失去了一位偉大領袖,而且世界也失去了一位真正偉大的領導人。

布什接著說:“鄧小平先生為中國人民作出了巨大貢獻。他所倡導的改革開放政策,使中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經濟迅速發展,人們生活水平顯著提高。在今天的中國,人民享受著比以前更加廣泛的人權和個人自由。這些成就應當歸功於鄧小平先生的政策。”

鄧小平逝世的消息傳到英倫三島,中國人民的老朋友、英國前首相希思先生的心情,也格外的沉重。

連日來,希思多次向英國新聞界和中國朋友,表達對鄧小平的悼念之情,高度評價鄧小平的曆史功績,並表示堅信中國會繼續穩定發展、取得更大成功。

希思先生說:

鄧小平逝世,我非常悲痛!他有過充實的、富有建樹的人生!

鄧小平逝世的消息傳到日本後,引起極大震動。日本政要紛紛前往中國大使館吊唁。

2月20日11時許,一位身著素裝、鶴發童顏的老人來到了使館吊唁大廳。他向鄧小平遺像鞠躬誌哀後,戴上老花鏡,在吊唁簿上莊重地寫下了自己的名字:

日本國會議員竹下登

今年73歲的日本前首相竹下登,是中國人民的老朋友。他曾多次訪華,會見過鄧小平。竹下先生力主發展中日友好關係,支持中國的改革開放路線,得到了鄧小平的高度評價。

竹下登深情地說:

鄧小平逝世對中國人民來說,是失去了一位偉大的領導人,對我個人來說,則是失去了一位最尊敬的朋友。

作為世界上最具有影響力的偉大政治家、外交家之一的鄧小平會見過眾多的外國賓客,他那卓越的領袖才能和人格魁力,深深地打動了他們。

四、永遠懷念

●鄧小平說:“自然規律是不可改變的,領導層更新也是不斷的。退休成為一種製度,領導層變更調動也就比較容易。”

●鄧小平在辭職信中說:“我的生命是屬於黨、屬於國家的。退下來以後,我將繼續忠於黨和國家的事業。”

●節日裏,鄧小平總要為夫人和女兒各倒上一杯葡萄酒,說:“辛苦了,節日的廚師,我先來敬你們一杯。”

● 永遠懷念鄧小平進行辭職談話

鄧小平在晚年的歲月裏,依然充滿著活力,閃爍著動人的光輝。

1977年,鄧小平第三次複出時,他已經73歲了,已到了盡享天倫之樂的年齡。但是,他卻從此步入了晚年歲月的輝煌。直至鄧小平1997年去世,這20年中,這位老人又為我國的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殫精竭慮,貢獻了他全部的心血,使古老的東方大國,有了翻天覆地的巨大變化。

那還是在1989年的9月4日,幾輛小轎車駛過喧鬧的大街,前後有序地駛進一個僻靜胡同,在兩扇鐵門前,停了下來。

不一會兒,鐵門悄然無聲地被打開了,等幾輛小車輕輕地開進去後,又輕輕地關上了。

隻見院子裏一片生機盎然的景象。幾棵海棠樹和葡萄架已經長出了果實,三棵雪鬆已經長得遮天蔽日,幾棵白皮鬆英姿華貴,伸向藍天。特別惹人注目的,是那兩棵油鬆,長得拙樸、蒼健。

這個充滿生機的院落,就是鄧小平的住處。

江澤民等幾位中央領導同誌,從車裏走下來,在工作人員的迎候下,走進了寬敞明亮、陳設簡樸的屋子裏。

鄧小平和江澤民等一一握過手後,麵對大家,他開門見山地說:“今天主要是商量我退休的時間和方式。”

由於幾位中央負責同誌從心裏講,還是希望鄧小平不要退,所以想開口解釋。